浏览数量:79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0-12-03 来源:本站
为了贯彻和落实课程游戏化的理念精神,提升教师对课程的反思能力以及撰写课程小故事的能力,2020年11月30日中午,我园课程审议教研组开展了“课程小故事”评比活动。
本次课程展示评比围绕“课程追随儿童”的理念而展开,组内教师交流展示各班自己的班本课程小故事。
评比前,老师们认真观察,对照《指南》,追随幼儿的兴趣和发展规律生成了一个个有趣的课程故事,并制作了PPT。
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执行园长梁园长、教学潘园长、教研组长袁老师组成评审团。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的现场吧!
中一班姜超老师带来的《幼幼互动,动之“幼”理》课程小故事中,姜老师通过观察中班幼儿同伴交往情况并结合该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帮助孩子们不断的学习与实践着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方法,收获着成长的喜悦。
中一班杨燕老师发现11月1日起南京实施垃圾分类之后,班级的孩子对于身边出现的各种不同的垃圾筒及垃圾分类的话题产生了兴趣,于是她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展开了《垃圾筒不见了》活动,帮助幼儿养成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等良好的品质。
当孩子们对人类为什么要吃油,油从哪里来,油怎样从食物里出来等问题产生好奇之后,作为老师应该怎么支持孩子们呢?中六班的金伟老师通过《油滋油味》课程小故事向我们讲述她带着孩子们通过调查、讨论、实践等多种方法探究油的奥秘。
孩子们居住的小区会藏着什么奥秘呢?在中六班王靖雯老师讲述的《小区大探险》课程故事中,孩子们老师根据孩子的探究兴趣多角度支持幼儿对自己身边的小区进行实地考察、探究。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始终追随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自主表现,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得自我发展的独特经验。
一颗在午餐时间突然脱落的乳牙激发起大班幼儿的兴趣,每个孩子都对换牙、补牙及保护牙齿有不一样的看法,快来看看大一班陈安冉老师带来的《牙齿咔咔咔》课程小故事,一起开启这段有关牙齿秘密的探索之旅吧!
每周五带被子回家的孩子苦恼了——被子怎么总是拿错?换来换去真的好麻烦呀!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快来欣赏大一班马凡老师带来的课程小故事——《关于被子的那些事儿》吧!
中山植物园之行给了孩子们不一样的感官体验,当孩子们生发了对植物探究兴趣时,大四班的王钰老师是如何支持孩子们的探究的呢?通过《树叶的秘密》课程小故事来看看老师的机智与思考吧!
大四班的《恐龙大探秘》课程小故事,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进入神秘的侏罗纪时代,探索、发现恐龙的秘密;老师们结合课件通过一个个真实鲜活的课程故事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评比结束后,梁园长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八位老师带来的课程小故事,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同时也展现了班级教师的智慧与特长。在肯定的同时也提出:课程建设需要设计与构思,老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手中有方法。
班本课程建设任重道远,班级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从提出班本课程建设至今,老师们对班本课程的概念从模糊不清到逐渐清晰,最大的收获在于老师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得到锻炼与成长,孩子在课程实践中得到自信和快乐。
本次活动提高了幼儿园青年教师的课程意识,对她们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