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7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4-05-16 来源:本站
一个不经意的发现,一个天真烂漫的想法,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当我们俯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心声,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课程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发生……
班本课程是在关注班级生态的前提下,由教师、幼儿、家长等多元主体共同构建的动态发展的课程,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和课程游戏化实施要求,引领教师科学观察和解读幼儿行为,更好地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发展,扎实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工作,2024年5月14日中午1点,西幼天佑路园课程组的老师们在多功能厅开展了“探课程百味,寻儿童本真”的班本课程展评比活动。
本次班本课程展评活动中,各班教师针对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园部足球活动、1+N绘本、园内研究重点及周边资源的运用、实施等进行了班本课程展的打造,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老师们追随儿童的兴趣点,依附主题活动的衍生,从课程缘起、课程实施、课程反思等方面出发,精心设计了此次班本课程展。
评比过程中,课程组的各位老师依次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讲解,从幼儿作品的来源、课程开展中的问题以及幼儿在课程中的收获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评委们认真倾听了老师对于作品的介绍、欣赏了各位老师的作品。
彭云老师从自己班级开展的生成性主题《玩具大家玩》的线索说起,线索一玩具知多少,线索二玩具大探秘,线索三我与玩具做朋友,活动开展后,彭老师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结合调查表,组织幼儿大胆地介绍自己玩具的名称和玩法,并说一说喜欢的理由等。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幼儿对玩具的经验。
鲁家玉老师通过在课程中让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具、寻找幼儿园的玩具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鼓励幼儿与同伴共同探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在玩具分享活动中,孩子们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和新奇的玩法以及玩具的性能、特点,感知玩具的多样性。
崔敏老师从班级开展的生成性主题《我们的家乡》说起,活动开展中,幼儿通过调查访问,实地参观、收集特产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有意识地、更多的感知家乡的美貌风景、名胜古迹、美味佳肴……,知道自己是南京人,情感升华是幼儿在本主题的进行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对家乡多了一份情感和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丁茜老师在班本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先是让孩子们从多种感官获取关于家乡的名胜古迹和特产的新经验,了解南京;再通过用油泥制作雨花石,了解感受家乡特产雨花石的魅力;获得中丁老师鼓励幼儿自己设计桥梁,表现出家乡的名胜古迹;大胆绘画出对家乡未来的畅想,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为家乡的变化感到自豪。
戴惠惠老师从班本课程展中的四个作品《我心目中的小学》《10分钟可以做什么?》《入学心情大探秘》《我想对“你”说》进行介绍。戴老师在活动中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对于小学的向往,从感受十分钟中体会幼儿园的十分钟和小学的十分钟的不同之处。结合幼儿入学心情调查问卷,对幼儿进行情绪疏导,缓解幼儿入学焦虑心情,从而帮助幼儿顺利进入小学。
李想老师从自己班级开展的生成性主题《准备上小学》的线索说起,线索一“你好,小学”、线索二“学做小学生”、线索三“小学畅想记”。班本课程展中的《现实中的小学》、《我的课程表》、《学戴红领巾》、《我设计的校服》四个作品分别源于四节活动。活动开展前后幼儿对于小学有了更深刻更精准的了解。知道了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之处,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情。
陈丹蕾老师抓住大班幼儿对于汉字的兴趣,支持幼儿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汉字的探索。在这个课程中,幼儿对汉字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孩子们知道了汉字的起源,感受到了语言和文字的魅力,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知道汉字在生活中的用途等等,也让这些快要上小学的小朋友们,带着这份好奇心和探索欲迈入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去识字、去阅读、去书写、去发现中国汉字的魅力。
张慧老师结合班本课程中幼儿对于时间的问题——“时间是什么”这一线索而衍生出的幼儿的作品进行了讲解,课程开展中张老师抓住幼儿对时间的兴趣,逐步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时间、感受时间从而能够明白时间的珍贵,萌发珍惜时间的意识,也是为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王传运老师从自己班级开展的生成性主题《我和运动有一个约会》的线索说起,线索一运动知多少,线索二我的运动计划,线索三我的运动畅想。我们班本课程展中的四个作品《我们的运动场》、《我的运动计划》、《运动相框合影》、《运动故事畅想》分别来源于四个小活动。活动开展后帮助了孩子们了解了各种各样的运动,运用生活中各类材料创作了运动中的人;设计了属于自己的运动计划,体验在运动场上尽情运动的快乐。发挥想象创作了自己与运动的故事。
课程故事,虽然微小朴实,但蕴含着教育的深度和温度!此次班本课程评比活动,是一次具有实效性的思想交流会,是教师们相互分享、相互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提升了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开展、推进、反思、总结的能力,为课程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课程的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会努力成为一名追随者!追随儿童,让课程自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