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风:诚信、友善、合作、高效

【灵动教研】秋风十里,“研”续精彩 ——记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教研组会议

浏览数量:39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1-11-03      来源:本站

   教与研共生,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本次教研立足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效推进课程园本化实施。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分析解决现存问题,通过进一步分享交流经验和困惑,提升教师素养与教育质量。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于10291300开展了各教研组会议。

1.jpg

环创组

首先环创组组长魏老师就本月进行的自然感观箱评比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后续我们的提升方向,接着就本月针对各班级环境的检查进行反馈,指出主题墙的合理运用及建构区的环境布置等问题,带着问题进行研讨:每天我们都在说给予儿童视角的环境创设?那什么是基于儿童的环境创设呢?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的与本质到底是什么?

张老师说:“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为了促进幼儿的艺术方面、审美方面的发展,注重幼儿参与的过程。”

束老师说:“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让幼儿有小主人的意识,主动参与环创中,在情感上也建立起一定的联系。”

王老师说:“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本质就是为了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

梁老师说:“我们的环境创设应该吸引幼儿爱上幼儿园,减少幼儿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应给予幼儿创设的机会。

18.jpg

魏老师总结道:“我们环境创设的本质意义是应该让一个人拥有幸福感,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想要获得未来学习、生存的能量并不是要掌握很多知识,而是要拥有幸福感。幸福感的核心是什么?是一种来自自我的、内在的强大力量。而我们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过少的去感知幼儿的幸福感,因此我们的环境过于冷静,需要教师们去促动环境的灵性。”

同时,我们学习了芬兰教育,它的“简单”,教育回归自然,顺应人的生理、心理及成长规律。本质上是让孩子获得幸福感。最后,我们欣赏了一些日常收集的环境照片,并就自己班级主题墙及建构区环境进行反思与记录,在交流、碰撞中有效提升了老师对环境创设的认识。

在现场结合材料进行了设计实践,看,老师们正在认真的设计,这样的实操性活动,让每位老师深切的体会到了自我提升的重要性。

此次教研活动,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在愉快、轻松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老师们对环境创设的认识,开拓了新的思路。老师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主题墙环境创设中将学以致用,基于儿童视角,聚焦儿童需要,创设真正适合儿童的环境给幼儿归属感、幸福感的环境

观察组

教育为本,观察先行。”观察记录为教师的因材施教提供了依据,没有科学有效的观察,就难以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和素养20211028日,观察组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次小组现场实操培训。

上午教师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了各自的观察,教师们进入幼儿游戏现场后,先用10分钟时间进行预观察,以了解现场环境和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然后确定本组的观察对象

中午在教研组会议中大家进行了观察内容分享,分享内容主要围绕:“视频的主要内容”“视频中幼儿的行为分析”“教师如何更好的进行观察”以及“如何通过观察促进幼儿的发展”这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在视频分析中每个老师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见解。

闻余芸:视频能够观察幼儿在区域游戏时的同伴交往,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同伴协商,自我调节能力。

王婧竹:在投放一个新的区域游戏时,教师可以参与共同开发新玩法来引导幼儿,让幼儿尽快熟悉游戏玩法。

汪密老师: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并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游戏。

叶凡:小班阶段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迅速,喜欢并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教师利用很好的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多开展一些促进社会交往的活动,大力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紧接着,老师们针对有疑问或有争议的地方进行交流、碰撞,或回放现场视频再次研讨,从自己的感悟出发,教师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困惑。

随后赵园长给出了很好的建议:观察并不是要刻意地促进幼儿的各方面发展,而是要分析幼儿背后的层面,游戏背后的意义,要多关注儿童的言行,在活动中了解儿童,站在儿童的立场和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在活动最后,组长张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观察中的一些要点,总结并反思本次活动,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明确了在日常活动中教师的定位、着力点,并将知行合一,更快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教科研能力。

课程审议组

课程审议作为实施课程改革、提升课程质量的核心,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地提升主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20211029日中午,在组长胡老师的带领下,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课程审议组的全体老师在美工室开展了本月的课程审议。

首先,各班结合主题开展情况进行了讨论:

曹老师:大三班引导幼儿了解秋天、感知秋天,在艺术DIY中利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区域活动不仅停留在了幼儿园,我们拓展到了校外、社区,将孩子们收集到的树叶进行创意外,平面、立体从不同方面进行呈现。

胡老师:小三班前期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到幼儿对树叶比较感兴趣,幼儿通过看、闻、模等感官出动的方式让幼儿感知、探索各种各样的叶子,在探索中幼儿对叶脉特别感兴趣,因此,衍生出一些列的活动,树叶彩绘、树叶拼贴画,户外游戏“树叶踏踏响”以及“和小树叶跳舞”等活动。

毛老师:中四班前期通过调查问卷,我们预设了主题线索,发动家长资源,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来,孩子们利用周末和家长一起走近秋天,感受秋天,并收集了相关秋天的果实、种子等投放到了班级的自然角,在材料的收集中发现我们班幼儿对柿子很感兴趣,于是又衍生出了关于柿子的课程小故事,始终以幼儿的兴趣为主,帮助幼儿从不同的领域多元化发展。

在各班进行主题的汇报后,针对主题前期的调查问卷这一块,我们再次进行了一个研讨:

曹老师:可以建立“家长云课堂”,充分调动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到主题课程中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幼儿园、老师以及孩子,这样家长也能更好地支持教师的工作。

夏老师:首先针对主题的开展,我们一直秉承“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通过晨谈等形式先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然后教师进行价值取向,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

许老师:除了对孩子进行调查问卷以外,我觉得对家长也可以进行一个调查问卷,有效地利用家长资源,在主题课程实施中,家长资源对课程的推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最后组长胡老师也进行了总结,让我们在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学会善于观察及思考,在实施过后要学会反思,反思在实施的过程中目标落实是否合理,环境创设是否得当,每个活动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经验及发展特点以及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等,让自己成为一个善于思考,善于提问的老师,同时也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

通过本次主题课程的审议,教师们将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中的经验相结合,深入挖掘各类活动的价值,也让老师们在审议中逐渐走向反思,通过现场思维的碰撞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化成长。

材料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为儿童提供多种适宜的材料,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合理投放游戏材料,不仅能丰富游戏的內容,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激发游戏热情,也可以促使幼儿自主投入游戏活动中,在材料的操作中发挥自主性和创造力。

为了更好地发挥材料在游戏中的价值,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材料投放组于20211029日开展了以“区域活动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材料投放”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首先王老师跟组员们先从调查问卷中总结出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首先是材料的层次性,面对相同年龄段发展的幼儿,教师投放的材料也要有不同层次,以利于所有幼儿在自己水平上得到发展。

其次是主题下材料投放进行分享 ,组员们针对近期幼儿游戏时的材料支持以视频的方式进行分享。

  1. 潘汀老师:分享了益智区的孩子们在玩五子棋,下棋是一项高级的智力游戏,能够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记忆力,对逻辑思维、耐心有明显的帮助。通过学棋,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下棋是需要深思熟虑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能培养孩子静心思考的好习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邢缝丽老师:孩子们在益智区选用纸杯进行了三次搭建,主题分别是:城堡、小桥、给城堡搭建一条路。幼儿在活动时不仅增强了与同伴的合作意识,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到了提升。在这样的搭建活动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在不断的变化、创新,而且技能也会在不断的提高。

  3. 张卉老师:从生活区的舀豆子孩子将红豆舀到盘子里,用豆子拼摆圆形,摆放自己喜欢的图形,之后有些不想玩,教师提供了一些材料支持,不同大小的瓶子增加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激发了孩子探索的欲望。

  4. 朱海燕老师:通过主题下活动开展制作柚子茶的活动,孩子们分工明确,一个负责剥柚子皮,一个负责切柚子丝,在此过程中孩子们能相互合作并能在活动中体会勤劳的意义。李竹青老师:从建构区提供的木夹子和雪糕棍的使用下,发现孩子们已有一定的建构水平,手部小肌肉动作逐渐发展,思维、想象、生活经验等更加丰富。

通过此次会议的讨论和分享,老师们了解到开放性材料的投放应根据不同年龄、兴趣、能力等因素分开投放。材料应具有开放性,有多种组合的可能,材料能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促使每个幼儿在游戏中都能自由、自主、愉悦、创造。

心有所信,方能远航,心有所向,方有力量。一次次的教研过程中,我们不断完善自身,开拓教研和课程研究的思路,为教学活动注入勃勃生机。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让教研落地生根,让教师幸福成长。

30.jpg















2020  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00570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