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81 作者:张昊哲 发布时间: 2020-03-12 来源:本站
教研是幼儿园老师最好的成长平台之一,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延迟开学期间,为了更好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的老师们已经“思想先行”,提前开展了线上教研活动。
观察组在疫情期间,为充实观察组老师们的寒假生活,让老师们积极向上地丰富自己,观察组组长张老师组织了老师共读《幼儿的行为观察与记录》,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很多。
没有书怎么阅读?我们巧妙地利用了网络平台“喜马拉雅”,以“静心讨论、精致研读、结合实际、反思教育行为、改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行为”为流程。虽然疫情阻隔了我们的见面研讨,但是“线上”教研更加拉近了老师们的距离。在阅读的过程中,每位教师都会针对书中的一些点进行记录分享,遇到问题,大家进行讨论,老师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研,随时提出自己对观察的想法:
潘雅老师:观察儿童,唯有我们老师去观察幼儿、分析幼儿,才能够真正的去了解每个孩子和个别差异,才能更好的去协调周边的环境,用恰当的方式方法或者是态度去对待幼儿,做好对幼儿的教育。
魏璐芸老师: 在看书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的记录也是建立在大致观察的基础上就进行了概括的笼统的总结性表述,所谓的分析和措施现在看来也成了肤浅的解决方式。
刑缝丽老师:学会观察的同时,准备好一支笔,一张纸,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随机记录,随时记录。不仅能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可以让我们更加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在阅读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引发教师思考,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我们也利用了各种各样的文献来支持教师的一些想法,这样一种共读活动,让每一个教师都在书香书海中察觉更好的自我,建立更深层次的职业幸福感。
课程审议组的所有老师在疫情期间认真开展“停课不停学”线上教研活动,在组长曹老师的带领下阅读了《幼稚园教材的研究》,每一章的阅读、思考让每一位老师都受益良多。阅读的同时能够做到积极思考,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改进,老师们也发表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王青青老师认为:《3-6岁儿童教育与发展指南》是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风向标,具有引领作用,
王坤瑶老师建议: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重视幼儿的发展需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张卉老师提出:让幼儿体验收获感、成就感,有助于积极主动、乐于探究等良好学习品质的萌发。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们结合当下疫情切入点,学以致用,针对前期疫情主题的预设结合家长问卷调查进行调整,并积极关注家长与幼儿的互动。教研组的老师们坚持每天读书打卡并将讨论交流的问题附在笔记本后,每一位老师还根据自身对书本内容的理解进行了小结反思。并再接再厉,四个班级线上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环创组在李老师的带领下,以“审美”为主题进行了研讨,正所谓"言为心声,字为心画。"写一手漂亮的字,不但能给人的外在形象增添许多光彩,还会对人的内在气质修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积极倡导教师书写规范汉字,环创组的老师每天进行“书写打卡”,大家每天将书写的作品发到群里,大家一起欣赏、点评,取长补短。
李静老师:大家写的都很认真,大家有一个共性就是每个字的比例和风格还有一些不足,注意字与字之间的关系,毛笔字和广告字是最难把握的。
潘汀老师:在写艺术字体是,首先要确定好字的高、宽,先用单线写出字形,主体笔画要顶住格线。
夏惠华老师:毛笔字不是用毛笔随意写出来的,要想写好必须掌握好笔法和字法。何老师书写的毛笔字不仅结构好,而且笔画有力度,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此次活动,增强了教师习字的热情,大家明白要想写一手好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练习。
在这一段延迟开学的特殊日子里,通过线上教研活动,在思想的碰撞中,畅所欲言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们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但愿春暖花开时,我们可以以更专业的能力和保暖的热情陪伴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