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09-14 来源:本站
9月12日上午,西岗幼儿园南师大指导教研核心团队、青秀城幼儿园园长、教师以及金地明悦幼儿园园长、教师,来到西岗幼儿园仙林湖园,参加本学期第一次南师大黄进教授指导的教研活动。
活动伊始,老师们分批观摩了仙林湖园中四班的班级环境及区域游戏。接着,老师们移步二楼多功能厅,仙林湖园中四班王老师进行了《中班,我来啦!》主题的前期汇报,王老师从“班级基本情况”“主题来源”“前期准备”“前期预设”“活动的开展”“下一阶段预设”“我们的困惑”等几个方面对本次主题活动进行了汇报,并分享了一篇与本主题相关的案例。
在座的教师认真聆听了主题汇报之后展开了对话式的讨论。大家肯定了教师在主题前期的精心准备及对幼儿的支持,在座教师认为原来的班级和现在的班级可以进行对比,引发幼儿的思考,发现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也可以在入园后与孩子现场交流教室的空间布局,比在线上与孩子商讨教室的空间布局更直观、更合适。
接着教师就汇报中的案例及两点困惑展开讨论。
在案例《中班的我,只哭一点点》的讨论中,教师们认为可以接纳幼儿以不同的方式抒发自己情绪,哭也是抒发情绪的方式之一。后面可以进一步与家长沟通,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在家为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在幼儿园教师也不用将个体问题用集体谈话的方式讨论解决,避免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
困惑一:两个好朋友自主选择在一个组,但经常违反班级公约,并影响到其他幼儿。教师应如何面对此类问题,如何引导幼儿遵守规则,在集体活动中集中注意力且不影响他人?”
困惑二:“如何区分主题目标和活动目标?”
各位教师结合自身经验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对于第一个困惑,教师认为应该关注幼儿为什么选择坐在一起,如果只是个别问题,就针对问题个别交流解决。对于第二个困惑,黄教授表示主题目标会有活动目标交叉,但主题目标更宏观,活动目标更具体,实际开展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目标的设置都是为了去解决问题。
根据汇报情况,青秀城陈蕾园长和黄教授分别就大家的研讨内容进行了总结与指导:
陈蕾园长:
教师在做主题时,应思考自己班级的情况,让主题更适合本班幼儿。
让幼儿自主入园变得更好玩更有挑战,接纳走错班级这个过程,并想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
教师对待特需儿童是平等的态度,并意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
主题结束时,教师可以回顾目标并做补充,这样对主题目标的制定是有帮助的。
黄进教授:
1.本主题的价值是帮助幼儿解决转换身份和空间的问题,幼儿园提供给儿童认知、思考的机会,这是儿童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幼儿在主题活动中主动积极地构建想象即将开展的生活,可以让幼儿主动地去创造、想象后续主题的开展,给予他们参与主题的机会。
2.当班级空间发生改变后,可以用多种方法帮助儿童解决,如:将原来班级与现在班级的路线进行比较,并要注重随机教育,重视语言的力量,提前准备好清晰简单的语言来解释这样的突发情况,帮助儿童形成更好地空间认知。
3.两个好朋友喜欢一直在一起,且在集体活动时聊天,不参与班级活动且影响到其他幼儿,可能不是因为自主分组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因为儿童的特点带来的,要告诉他们这会影响到其他儿童,之后一起讨论解决方法,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并执行,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如有必要,应体现教师的权威性。
4.教师要注意保护儿童隐私,对于个别问题,不用在集体面前谈论。儿童哭泣也是一种自我调节、控制,表达自我的方式,教师要做好判断观察工作,如:儿童经常被动的接受,没有朋友,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其他情况,更好的构建有意义的活动,及时给予儿童丰富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