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2 作者:张昊哲 发布时间: 2020-03-10 来源:本站
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工作节奏和安排。虽然延期开学,但不能阻挡我们对孩子的责任与爱。虽然不能见面,但是课程审议组义不容辞最先开展线上交流互动。三月初,各班级的互动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前期老师结合线上学习,针对疫情下幼儿的核心经验和生活经验后预设了相关主题,为开学后主题的开展提前预热。紧接着课程审议组在组长曹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二次审议课程,针对如何了解孩子和家长的需求又展开了热烈的研讨。王青青老师认为:小班的孩子年龄较小,用语音或者视频的方式回更加直接有效的了解孩子的需求,问卷调查可以快速了解家长的想法。王坤瑶老师建议:可以试试与家长电话私聊这些方式增进家园联系,更加亲近的了解家庭和孩子的具体情况,为预设主题开展做好准备。张卉老师提出:鼓励班级的孩子们分享自己宅在家中的生活,通过了解孩子在家的状态等,了解孩子的身体、心理、兴趣、已有经验等状况,家长的需求通过问题不多的问卷形式可以很好的了解。王媛媛老师还提出:大班的孩子已有了较好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可以采用孩子口述家长记录的方式更清晰的了解孩子的需求和问题,家长们也可以用问卷的形式来进一步了解家长的需求。
各班级老师根据研讨结果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展开调查,通过调查数据汇总,了解了家长和孩子的需求,大部分家长对于培养良好的行为卫生习惯、了解运动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重要性有较大关注。孩子们对冠状病毒彻底消失的时间、医生、护士穿的防护服及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病毒的样子,病毒是怎样占领地球和病毒为什么在野生动物身上发现以及与我们人类的关系这些问题感兴趣。同时在调查中老师了解家长希望开展线上亲密互动的方式,通过动画、或绘本、视频、分享假期趣事、良好学习习惯等形式与孩子们互动。结合需要,课程审议组的老师们也针对性的及时进行调整。
采取了以下措施:
考虑到小班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不太完善。所以通过制作与疫情相关的绘本视频,来加深小朋友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同时也利用一起长大平台发布了感恩之心,我有“画”说 、谈话活动——珍惜当下的幸福 、搭建mini医院、角色扮演——我是小医生等亲子任务进行互动,部分孩子还私信老师表达自己想上幼儿园也想念老师了。从孩子们反应的情况来看,幼儿更容易通过绘本视频这样的方式来了解病毒!因为老师细心缜密的思考,所以小班在主题预设开展中,获得家长们共同参与和信任感。
中班也根据家长的需求,老师通过QQ群发送了关于良好卫生习惯“关于戴口罩的方法”的绘本故事及卫生健康《小猪害我打喷嚏》的绘本与孩子们共读,通过提问、故事分享、日常交流等方式分享渗透了良好卫生习惯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热情回应。针对个别家长的需求老师私聊少部分家长分享了疫情下孩子心理状态的调节方法。老师利用一起长大APP发送了居家运动乐趣多、假期绘本推荐、小兔子开铺子(绕口令)、为武汉加油、我是健康小主人、特殊的寒假、我帮妈妈打鸡蛋等亲子任务同时也利用一起长大分享许多教育文章。在一段时间的亲密互动下,有孩子开始在班级群里分享了自己的生活!同时老师也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孩子们对预设主题的居家隔离经历还有疫情时期我们怎样做的经验还是十分丰富的,为课程的展开打好了基础。
大班针对孩子们的问题老师进行调整,在核心经验中呈现。同样根据家长和孩子需求近期老师在一起长大和班级群分享关于孩子免疫力的文章。我们也自己录制了一个绘本《一只口罩的旅行》给家长,孩子积极响应有的还把自己讲故事的视频与其他孩子分享,还有家长关心的孩子的学习问题,老师分享了“十的拆分”手指操。在一起长大的家庭时光中也充满了老师的脚步,家长和孩子的分享也得到老师的回应与此同时老师也进行了语音互动等等。在老师的辛勤付出下,家长的参与也逐渐增加起来。
在一段时间亲密互动后,班级群不再完全属于老师,家长和孩子在里面畅所欲言,自由分享自己的生活,这一点点的变化也鼓励我们老师继续努力前行。针对调查后的家长孩子需求为出发点,开展的这段亲密互动,课程审议组的老师进行总结梳理得出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的方向。1、老师会陆续在班级群发一些绘本、以及疫情小视频。2、老师会结合家长资源和家长建议,更加完善主题活动。3、主题开展除了结合家长的需要,更要关注孩子的需要增加引导并适当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调整。4、老师利用好家长资源,了解家长的工作性质和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5、加强线上语音互动,鼓励幼儿大胆分享与表达。6、通过更多的渠道与家长互动,全方位更细致的了解孩子和家长的现状和变化。
老师们心系幼儿及家庭,利用网络与幼儿、家长互动,指导幼儿居家生活和游戏。与此同时,老师们的互相学习和教研也需要关注。在特殊时期如何捋清家长和幼儿需求,把控好家园亲密互动的节奏,安排好线上交流的内容,使预设的课程更有实效、能落地,需要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