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风:诚信、友善、合作、高效

【灵动课程】豌豆大棚搭建记 ——记西幼天佐路园中四班课程故事

浏览数量:48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1-12-15      来源:本站

活动缘起

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他们通过看、说、做等多种感官来认识周围世界。他们的心中有着许多的为什么?尽管在寒风袭的冬天,在他们的眼里也是乐趣横生地探索时机。一次餐后散步时间,中班的孩子发现了什么秘密呢?

一周前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小菜地里播种了豌豆,每次户外活动经过时,孩子们都会给豌豆浇浇水,瞧瞧地里的秧苗长高了没有,但秧苗似乎一点都还没有动静。

小1.jpg

幼:“老师,我们的豌豆宝宝怎么还没有长高呢?

他们是不是太冷啦,不想出来呢!

豌豆宝宝是不是怕冷,冷死了?

我们要拿东西给他盖住的!

好可怜呀,我们给它们穿衣服吧

小朋友暖心地说︰“我们有衣服,可是幼儿园的植物怎么过冬呀?”小小的疑问,引发了孩子们探索的兴趣,于是以孩子的兴趣为导火索生成了一系列的活动。

初次讨论

幼:我们要拿东西把他给盖住!

我们给他做个房子就不会死掉了。

对,就是那种房子,我摘草莓的时候看到过。

橘子的时候,看到的是橘子被白色的口袋包住的。

经过孩子们的商讨,决定大家一起给蔬菜宝宝建大棚。可是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见过大棚。大棚到底长什么样呢?孩子们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幼:我没见过大棚,大棚应该像大风车一样。

大棚是圆形的,像个气球会上下飞。

大棚像个蒙古包,里面可以给蔬菜当房子住进去。

老师,你看到过大棚吗?我们的豌豆肯定会被冻死的,我们要赶紧救一救它们。

教室里孩子们讨论起了关于大棚想法。他们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自己认为最好的取暖工具、取暖的方法。

教师的思考

孩子们对事物的探索欲望远远超越我们的想象,作为老师要学会放手,让孩子们在自然中体验、观察、分析、思考和创造,去锻炼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去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和创新。

小43.jpg

初次设计

孩子们跃跃欲试也想为我们班的豌豆搭一个大棚。瞧,一个个小设计师来啦!需要哪些工具呢?让我们宝贝开动一下小脑袋瓜,自己设计吧!

幼:我的大棚里面有灯,晚上也可以照顾蔬菜宝宝。

里面种着蔬菜。

我的大棚有自动浇水的武器。

要先用棍子插在土里铺上就行了。

我的大棚很大,很多人进去不会拥挤。

孩子是天生的理论建构者,有着奇妙的想法。这些猜想可行吗?那就挨个来验证一下吧!

我们的初次尝试

搭大棚需要树枝和塑料膜

我们在幼儿园里收集到了许多的树枝。还从幼儿园的仓库里找到了塑料膜,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此处插入图大23-27)

可问题也接踵而至,我们自己收集来的树枝有长有短、粗细不一,支撑不住塑料膜布。这时孩子们自发的开始讨论,渐渐地发现了太细、太短的树枝都支撑不住薄膜。所以大棚的初次搭建以失败告终。(此处插入视频“初次尝试”)

回到教室之后,幼儿并没有一次的失败而垂头丧气,而是将自己的发现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于孩子们五花八门的想法,教师没有急于给幼儿直接的解答,而是将问题抛回给幼儿,“你在搭建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可以怎么解决呢?”

幼:“我发现树枝有的长有的短,有的胖有的瘦。”

我发现有一边的树枝插得太近了,我们那边都没有树枝了。”

可以把树枝放在一起比一比,把太长树枝的掰断。”

可以用尺子在树枝上画好线,再用刀切开。”

我可以回家再带点树枝来搭大棚。”……

教师有的思考

幼儿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那我们成人就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再次搭建

在孩子们基本解决了树枝和薄膜等材料上的问题后,我们又信心满满的向着种植园地出发啦!

可是这次的问题更具有挑战性:只用树枝在种植园地边缘支撑,薄膜的中间部分没有支撑,就压倒了豌豆苗。孩子们采取了客人老师的建议:豌豆需要中间高的大棚给予生长的空间,而单用薄膜的大棚则适用于植株育苗时期。孩子们也非常愿意用自己的大棚帮助小四班的薄荷快快发芽。

我们的调

经历过前两次的失败,我们决定上网查看一下大棚是怎么样的呢?看看就知道了!小朋友看得可认真了呀!

幼:我看到的大棚是半圆形的,还有门。

我远远的看大棚是长长的、拱形的。

大棚是用竹杆折成一个个拱形的门,上面盖着白色的薄膜,还有一扇门,可以让我们进出。

我看到的大棚是用钢管做成的,上面盖着透明的膜。

我们的再次设计

孩子们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知道了大棚是由塑料膜、竹竿或钢管做成的,里面种着各种蔬菜。孩子们也对大棚的设计图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教师的思考

把行动与动手能力还给孩子们,成为他们的支持者与引导者,让她们通过自己的双眼观察、双手操作,去亲身实践,去了解、认知和改变自己童年里丰富多彩的世界。

我们的再次行动

我们在门卫爷爷的帮助之下,将竹片削成适合的形状后,小心的将两头插进土壤里。最后一步是盖上薄膜,捡来石头压在薄膜上。

我们的成果

我们的蔬菜大棚搭建完成!豌豆宝宝们可以好好过冬啦!

老师,我们的蔬菜肯定感觉到温暖了!

教师的思考

自然中的儿童最有灵性,他们能从周围的环境中,敏锐地生发出自己的学习兴趣,孩子的在园生活更是,每天都充满惊喜和挑战。小小疑问却引发了孩子,巨大的研究热情,他们怀揣着对世界的好奇和善意,一路前行.....

天气渐渐冷了,蔬菜怎样才能平安地度过冬天呢?勾起了孩子们无限的遐想。陶行知先生说∶“行动生困难;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为了不让寒冷的天气把蔬菜冻死,孩子们想了各种办法、有了各种尝试,尝试之后蔬菜的生长情况给了孩子们最真实的反馈。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中发现了植物生长的条件、锻炼了科学思维。教育就是让孩子大胆喷涌出想法,并且实践它。能够运用各种想法让蔬菜度过冬天,虽然有些想法有些天马行空、异想天开,但也不失为创造而且是极富想象力的创造。

我们一直以《指南》、生活化、游戏化的精神为引领,在生活中倾听儿童的内心,追随儿童的兴趣,聚焦问题,在对话的情境中,不断反思,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我们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只要提供多种机会让幼儿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就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小57.jpg

2020  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00570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