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90 作者:张昊哲 发布时间: 2019-11-11 来源:本站
“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 陈鹤琴先生在谈到“活教育”的课程时,提出把“大自然、大社会最为出发点,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我们合理利用我园的户外自然资源进行活动,和孩子们一起探索自然的秘密。大自然是最为宽松、自由的环境,孩子可以沉醉其中,自由发展。跟随着鹤琴先生的脚步,我们一起来到了我们的大自然中。
背景1:(2张照片)
我们的故事从这里开始,2019年10月一次艺术DIY活动前,孩子自主在园里收集创作所需材料,这时,第一个孩子发现了它,这个它我们暂时称呼它为“立体花”。
小闫:老师,你看我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果子。
睿睿:我看看呢,我也去找找看。
顶顶:老师,它是立体的。
问题1:它是什么呢?
小闫:这不是花。
小汤:我也觉得不是花。
小吕:我知道了,是果实。
小邓:不对,是种子。
小闫:我知道花长什么样,跟我来。(带着她的三五好友去寻找“花”)
小汤:这个小黄花是的,你看这旁边有这个。
小吕:是的,你看就是那颗大树上掉下来的,快捡。(4张照片)
探究中……(7张照片)
汐汐:我觉得这不是花,因为它没有花瓣。
顶顶:我也觉得它不是花了,它没有花香,闻起来不香。
宸宸:我觉得是花,它有花瓣,你看!(他将“花”剥开)
果粒:它不是花,你看里面有种子。
问题2:这是谁的果实呢?(2张照片)
我们提供网络支持和电子产品支持,孩子利用我们的手机进行拍照,我们帮助孩子进行照片搜索,原来这是复羽叶栾树的果实,因在国庆节期间被孩子们发现,它的花果期也在整个国庆期间,孩子给它起名“国庆树”,这是一种花果同期的乔木,我们发现的立体果实名为“蒴果”,外形紫红色似灯笼。
因为蒴果奇特的外形引起了孩子极大的兴趣,在每次吃过午饭外出散步时亦或者进行奇妙世界游戏时,孩子们总是要走过去看一看、玩一玩,这一看、一玩间就玩出了事情……
(照片泓泓1、2、3、4)
泓泓:老师,果实有红色的,也有黄色的,黄色的像枯萎的树叶。
小吕:里面藏了种子,你看!它的种子是黑色的!
宸宸:不对,是绿色的,也有黑色的。
带着这个疑问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探究,不仅知道了种子颜色的不同是因为果实的成熟度不同,也知道了蒴果种子油脂含量高,可以用于榨油;它属于无患子科,可以用来制作肥皂。(6张照片+榨油)
背景2:因为它的独特性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在小闫的带动下,更多的孩子开始收集蒴果。
问题3:“蒴果”可以做什么呢?(照片)
小闫:可以拼小人,还可以做眼睛,抛来抛去会有声音。
盼盼:有点像小球,可以做小球玩。
顶顶:对,可以做羽毛球,我们可以打羽毛球了。
文文:可以当足球,用脚踢它。
小韩:可以把它放在脚上当毽子或者当平稳的东西。
小汤:可以把剥下来的果皮像羽毛一样吹起来。
曦曦:可以用鼻子顶住。
羊羊:可以将它放在脚上和小朋友传。
葡萄:可以将它放在头上,走路不掉下来。
小展身手:教师为孩子清除桌椅等大件物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空间。(照片6张)
大展身手:户外尝试,为孩子提供羽毛球拍、乒乓球拍、弹性球网、足球门等。(6张照片)
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选出了最喜欢的游戏——“吹果实”。在“吹果实”的游戏过程中小汤有了发现,我吹的果实不是直接往下落,而是远一点再往下落。回来后由小汤带头,孩子在美工区将自己的观察到的现象画了出来。(4张照片吹果实记录)
问题4:为什么落下的路线不一样呢?
我们展开了讨论,我们提供了笔、纸、整包纸巾、椅子、枕头、气球等物帮助孩子一起操作试验,孩子们各抒己见。(问题4照片3张)
哲哲:因为材料不一样
彤彤:因为形状不一样
曦曦:因为太轻了,重量不一样
宸宸:因为它会自己控制自己
物体会控制自己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宸宸通过试验知道物体不能控制自己,孩子们将宸宸操作的过程进行了记录。(照片6张)带着问题我们去寻找答案,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我们知道因为空气对纸产生了阻力,导致了我们看到的拐弯现象。(照片3张)
我眼中的阻力:(照片5张)
球球:我觉得阻力像河里有网,把鱼网住了;顶顶:像开车时遇到红绿灯。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解释阻力。
问题5:果实为什么会落下呢?(照片)
小袁:因为没人接住它
葡萄:因为吹一口气不够,需要两口
果粒:因为它没有腿
汐汐:因为它没有翅膀
雅雅:我觉得还是因为它太重了。
师:重?那我们就换轻的嘛,什么不重,你们说吧。
幼:纸。
师:可以。(结果纸还是落下来了)
幼:纸太轻了,换成笔吧。
师:好的。(那就再来,笔还是落下来了)
根据孩子不同的要求,尝试了他们找到的所有物体,无一例外,都落下了。现在知道啦,物体都是会下落的。回去后有孩子查找了关于果实下落的原因,第二天利用晨谈的时间和小伙伴们进行了分享,知道了“地心引力”的存在。
问题6:什么是“地心引力”?(照片问题6(1、2)
小闫:“地心引力就是我看到喜欢的东西,忍不住就去了。”
利用区域时间孩子将自己认为的”地心引力“画了出来。
西娅:我觉得地心引力就是一个小朋友被自己喜欢的东西吸引忍不住要。
顶顶:所有的汽车和小人都在在地方就是地吸引力。(照片问题6(3、4、5、6)
33个孩子心中有33种不同的地吸引力。地心引力我们知道了,但是果实下落是有快慢的。
问题7:谁落得快?谁落得慢?(照片6张)
在吹果实的游戏中孩子自发开始了比赛,看谁的果实最后落下,我们负责给孩子提供蒴果,以满足比赛所需,一开始都吹果实,渐渐的都吹果皮,再后来果皮越来越小。孩子知道了重的东西落得快,轻的落得慢,吹的力气越大,气越长,飞的高,就落的慢。孩子不知不觉间把自己的肺活量也练大了。
问题8:这个果皮属于什么垃圾呢?
在游戏结束,收拾地上残留的果实、果皮时,在垃圾桶旁边,孩子犯了难。(照片问题8(1、2)
睿睿:这是什么垃圾呀?
羊羊:可回收垃圾。过了一回他又回来说:不对,应该是厨余垃圾。
汐汐:可是垃圾桶没有厨余垃圾。
羊羊:那就扔在不可回收垃圾。
后期我们提供网络支持,了解到干枯树叶类属于厨余垃圾,厨余垃圾属于不可回收垃圾。根据这一活动,我们将纸、笔投放到益智区,根据益智区的垃圾分类游戏,给不同的垃圾设计垃圾桶,这是孩子的设计图。孩子的能力让我觉得他们可以去上海快乐的生活。(照片问题8(3、4、5、6)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我们始终秉持着这个理念,寓教于乐,将教育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理解、一起成长。
以上是我们对于“国庆树”的探秘,以孩子兴趣为基点,跟随孩子的脚步,合理利用我们身边的自然物开展活动。《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将蒴果投放到班级各区域,让孩子自主发现不同的游戏玩法。我们一起来欣赏以下,他们和蒴果的游戏。
奇妙世界中的各国料理,有泰国的咖喱饭、印度的手抓饭、中国的盖浇饭,还有鱼汤和各类小吃。(8张照片)
艺术DIY中的我们,进行了人物拼画。(照片3张)
美工区中我们利用蒴果进行了拼贴画、添画以及立体画的创作。
生活区根据孩子的不同需求,我们提供了不同材料的游戏,有:剥蒴果、夹蒴果以及穿蒴果的游戏。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支持孩子在原有水平上进行发展。(3张照片)
科学区我们通过蒴果的变形,了解了平面到立体,我们进行平面图形的变形并进行记录,从中还学习到一个新知识——金字塔,金字塔的形状叫四棱锥。(7张照片)
角色区中我们用蒴果进行联合游戏,我们可以在超市中购买蒴果,在小厨房中进行元宵的制作,医院的医生、病人以及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和宝宝可以一起来品尝我们的蒴果小元宵。(4张照片)
在自然角中我们用蒴果的种子进行了小试验,我们对小种子进行了土培和水培,控制土量和水量进行不同的试验,每天都去照顾它,看看什么办法可以让它发芽。(照片9张)
在科学区游戏的时候,雅雅突然发现立体图形里面是有空间的,我们可以在里面放东西,会响。(照片1、2、3)根据这个我们制作了沙锤进行了打击乐活动,还将活动延伸至我们的音乐小舞台进行了有乐队的走秀。(照片4、5、6)回来后,我们将我们的精彩瞬间进行了记录。(照片7、8、9、10、11、12)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逐步的探究能力。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以幼儿兴趣出发,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在科学学习的同时,孩子们的语言能力也得到发展,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在社会领域有了提升。在艺术领域,孩子现在。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的。
经过探究,我们:
1、在相互交往中有了合作意识,在活动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主动向其他伙伴介绍、解释游戏规则。
2、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听老师的问题与要求,积极找寻问题答案。
3、了解更多科学知识,实际进行操作、试验,学会自己记录我们的试验结果。
4、请爸爸妈妈帮助我们查找信息、收集材料,将知识与同伴共享,共同学习、进步。
5、知道如何去与别人交流,交流时要使用礼貌用语。
6、小手可以灵活的沿边线较直地画出简单图形,知道用双线条表现人物形象。
我们发现:
1、在活动过程中,孩子的问题很多,问题越多,想法越多,跟随孩子的兴趣,进行活动的拓展;
2、孩子有了相互交流的机会,社会性、语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在探究的过程中,孩子的合作意识逐渐强烈;
4、对于“集体”这个抽象的概念,孩子有了不同的认识,“集体”就是我们班所有的小朋友,大家都要参加;
5、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变强,消极现象变少。孩子有事可做。
在此过程中,作为老师的我们:
1、欣喜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能力的提升;
2、感动于孩子对自然、对游戏、对探究投入的热忱与专注;
3、看到孩子的“错误”,看到孩子敢于尝试“错误”的勇气;
4、记录孩子的发现、记录孩子的问题、记录孩子的童年时光;
5、在孩子需要时,作为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6、与孩子一起探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7、看到孩子的独立自主,看到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
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
一百种,总是有一百种,
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发掘,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创造,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梦想。
……
——《不,一百种是在那里》节选
作者:罗里斯-马拉古齐(Loris Malaguz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