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9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08-30 来源:本站
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作为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2022年8月29日,西幼仙林湖园全体教师在邓园长的组织下开展了以“科学与数学教育研讨交流”为主题的业务学习,本次学习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理论学习,吴老师以PPT呈现的形式,将第五届全国幼儿科学与数学教育学术研讨会的学习内容与老师们分享,从幼儿园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数学教育个别化,科学/数学区域活动的开展这三个专题展开研讨交流。
如何为数学教育个别化助力?吴老师建议大家,在幼儿的表征中捕捉与数学相关的要素,关注个体,尊重差异;在互动中解读幼儿的数学学科经验、数学思维和学习品质;借助幼儿自评、互评,教师积极赋能评价,助力幼儿个性化发展。
如何合理投放与应用科学发现区材料呢?吴老师阐述了科学发现区材料投放的三个要点,以及材料运用的过程和方法。
第二部分是实践操作。结合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反馈对幼儿园体感区游戏活动组织的困惑,由程老师为大家进行体感区设备的操作方法演示,并鼓励老师们大胆操作并体验。在游戏中,老师们通过奔跑、跳跃、伸展、平移等肢体动作体验游戏的操作,也再次感受到体感游戏的魅力。
通过本次学习活动,教师对幼儿科学与数学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如何有效支持幼儿的科学与数学学习,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教育热情,更离不开教师持续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相信老师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学以致用,促使幼儿在科学与数学学习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