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风:诚信、友善、合作、高效

【灵动教研】教研中收获 交流中成长 ——记西岗幼儿园香悦澜山园各教研组会议

浏览数量:3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12-29      来源:本站

     教研活动是教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的直接手段,为提升教师工作能力,促进专业成长,西岗幼儿园香悦澜山园各教研组在1225-1229日开展了各教研组会议。

1.jpg

环境创设组

会议的内容主要围绕教师理论学习分享和班级晨谈墙评比反馈两个方面进行

【《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创设》读书分享】

首先由单靓老师分享了《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最后两章节的内容,重点分享了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游戏场地,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为什么户外游戏对有特殊需要儿童很重要、规划游戏场地、设计注意事项。书中提到在户外游戏时如何进行融合教育以及如何进行游戏设计。结合我园现在进行的是融合教育,考虑到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目前室内从感统室开始研究,而户外游戏的融合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我们接下来需要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针对单老师的分享,组内老师围绕这两章进行了自主阅读并分享自己了的想法。

徐慧老师:在户外游戏中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可以模仿他们所观察到的行为,并像其他儿童一样,在与较小和较大的群体融合之前,在群体的边缘开展游戏。他们的发展水平和特殊需要的类型对他们是否充分参与有影响。

傅玥老师:《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创设》中指出受欢迎的固定设施创设游戏平台,可以是最具适宜性和可供儿童游戏的地方。这些平台可以鼓励儿童进行各种各样的团队游戏,并可以被长期使用。

陈影星老师:书中指出秋千需要很多空间,但它们支持一系列令人惊讶的技能的发展,其中一些技能非常复杂。精心设计的索道可以成为儿童进行挑战和享受的源泉,并让儿童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在空中飞翔,同时获得新技能和对自身行为的掌控感。

【班级晨谈墙评比总结反思】

紧接着,老师们围绕此次班级晨谈墙评比中的思考与疑惑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陶慧娟老师:结合自我班晨谈墙的问题及参观环境组成员晨谈墙发现在后面设计中一定要是持续性的,发现问题后及时解决问题,在讨论中多让幼儿参与,多记录幼儿从发现到解决、成长的整个过程,让我们能够明显的看到幼儿的成长变化。

张海军老师:根据小班年龄特点可采取简单的、趣味的方式来吸引孩子,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或感兴趣的话题,让幼儿乐于谈、有话可说,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晨谈话题讨论时,教师可用图画的形式记录,便于幼儿理解。

石芳芳老师:晨谈墙对幼儿而言:1.表达个人见解,分享经验,建立自信。2.从倾听中获取有效的语言信息,拓展经验。3.提高语言交往技能,理解交谈的规则。4.感受集体的氛围。

缪婷老师:在本次的晨谈墙的创设中,对于晨谈的内容和形式上设计的不够合理,墙面的可操作性较为缺乏,后期可以持续观察幼儿在晨谈中的感兴趣的话题,给予幼儿最大的关注与支持。

最后组长李静老师对老师们在评比前的积极准备表示了肯定,同时提出建议:1.晨谈墙创设应该围绕小朋友的热点话题,符合幼儿目前存在的实际状况。同时晨谈内容应具有教育性意义,提醒出互动性与持续性。总而言之,晨谈墙呈现的模式归纳为两方面:固定模式和随机模式,教师根据班级幼儿存在的共性话题展开跟进式的研讨和记录。

相信通过本次的教研组会议,老师们对晨谈活动的开展又有了新的认知和思考,在日后班级组织晨谈活动时更有针对性,相信幼儿也会在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5.png

观察教研组

混龄游戏活动能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拓展幼儿的交往空间,扩大幼儿的接触面,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的同伴和方式,让他们在真实的、复杂的、生活化的、开放的、动态的环境中提升自己的社会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技能。为了能够更好的让幼儿投入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同伴交往当中,使幼儿的各项能力和素质得到发展,20231226日中午观察教研组全体教师在武晓春组长的带领下共同研讨了混龄游戏中幼儿的行为观察。

首先,老师们一一分享自己在本月中的混龄游戏的观察,并结合视频、案例等进行分享:

蒋长平老师:在观察中我觉得对于混龄区游戏的开展来说怎样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活动空间尤为重要,让幼儿的游戏活动得以顺利有序开展,是活动实施的基础。我在观察中每次遇到问题,我也会反思自己是否抓住活动实施的重点,是否给幼儿提供自主区域空间来支持混龄幼儿投入到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当中。

毛雯老师:在每次观察幼儿的混龄游戏时,我都会思考可以用哪些方式进行提问、示范、鼓励呢,如何引导幼儿之间的互动,促进他们的合作和交流呢。观察时了解幼儿的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我和幼儿间的互动随之也会增多。当然尊重幼儿的自主探索,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解梦颖老师:在这个月的观察中我结合自己的反思进行混龄游戏的观察,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能够同时参与的游戏活动,是我这个月重点观察并尝试的一部分。观察中我也遇到过一系列的问题,我经常会从幼儿经验与发展及教师支持策略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询问有经验的教师,并在观察过程中不断进行尝试。

爱因斯坦也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在思考。因此,老师们通过聆听了几位教师在日常观察中的分享,带着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今后混龄游戏的观察及开展进行讨论并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武老师建议:我们可以在图书区设置一些适合混龄游戏的活动,如合作阅读、角色扮演和故事分享等,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易懂的绘本,让大班的孩子帮助小班的孩子阅读和理解。增强大班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同时也帮助小班孩子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故事情节和角色。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儿童角度出发,共享混龄之乐。在混龄的集体环境里,所有成员,无论老师还是幼儿,都是观察者、学习者、引导者和守护者。混龄活动中,孩子们在各个阶段的不同需求得到满足,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相互之间共同学习与合作,自发地进行自我完善,这就是混龄游戏最大的教育价值,而我们一直在行动的路上!

材料投放组

20231227日中午,西岗幼儿园香悦澜山园材料组的老师们在组长李茜老师的组织下召开了教研会议。本次活动主要聚焦于评比时各个班级开展混龄户外游戏的情况,共同讨论游戏中的发现和所遇到的问题,并一起学习了共读书籍《混龄教育实践手册》。

首先聚焦“幼儿是如何游戏的?”“遇到了哪些问题?”“怎样引导、支持幼儿继续游戏?”三个问题,每位老师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分享近期进行户外游戏的情况。

徐杨吾一老师:灵探基地B段的水池利用率不太高,不知道如何充分利用这样独特的场地。粉笔画墙面处需要老师更多的指导。

王玉老师:灵探基地的A段和B段连接可以尝试使用小车。在混龄游戏之前可以让幼儿之间先结交朋友,游戏内容可以随主题不断地更新。

鲍婉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带幼儿先熟悉场地,让幼儿自己商量可以怎么玩。在游戏中幼儿游戏的秩序有时会有一些混乱。通过回班讨论,与幼儿共同商讨解决办法。下一步应注意的是如何让生活游戏更加的真实又能引导幼儿爱惜粮食。

程晓韵老师:最开始的游戏比较混乱,幼儿游戏比较随意。通过对游戏内容进行梳理以及与幼儿共同讨论,让幼儿认识材料,幼儿游戏的丰富性也随之增加。但教师要反思的是提供的材料比较细碎,应更加考虑到提供材料的适宜性。

王佳节老师:有的幼儿前期经验不足,导致幼儿在游戏中不知道玩什么或不知道怎么玩。在混班玩时,两个班的经验不同,互动较少。前期导入可以尝试两个班一起导入一起介绍。

王慧老师:小班可以先混班再混龄。由于小班幼儿的经验不足,不能很好的与中大班幼儿一起游戏。在进行音表区游戏时可以选择更多幼儿熟悉的歌曲并且制作幼儿能够理解的图谱,让幼儿有更多的参与感。

刘佳佳老师:老师的站位可以调整,老师也可以混班站位。材料的层次性还可以改善,还要继续思考水池里可以进行哪些其他的游戏。

在组员们都发言结束后,李茜组长对评比时各班级游戏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要更加注重游戏的延伸性,持续的跟进游戏。灵探基地AB两端可以连接起来,让幼儿真正的混起来。游戏时要注意材料的种类与数量,通过多次游戏了解幼儿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提供支持。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游戏的总结和导入不可少,教师要会导入、会总结。混龄游戏前两个班级的老师要一起商讨,找到两个班级共同的兴趣点。

随后,陈园长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教研会议要让教师有目的的参与会议,让教师真正的有思考,教师要带着思考和想法参与会议。游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教师要踏踏实实的开展游戏。

最后,李茜组长带着组员们一起学习了共读书籍《混龄教育实践手册》。大家认为混龄游戏中教师的站位可以仿照书中所说的混龄编班模式。游戏材料的提供需要老师们之间共同商讨,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班级之间固定结对,进行混龄游戏,利用好混龄见面的时间增加幼儿之间的熟悉度。

课程审议组

伴随着冬日的暖阳,本月课程审议教研组会议于20231228日中午会议室进行,会议主要有两部分内容:混龄体育游戏研讨和主题课程审议。

【混龄体育游戏观摩研讨】

前期,课程审议组老师和《强体润心:幼儿园混龄体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园本实践研究课题组的老师共同观摩了由赵萌老师、陈影星老师组织的大班和中班混龄体育游戏《毛毛虫爬呀爬》,本次会上老师们围绕观摩的活动,从经验准备、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教师指导策略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陈老师:混龄最好是教师低控,也不仅只是一个混龄体育游戏,日常环节中也应该体现混龄,前期应该有过混龄经验,在进行体育游戏,可能混龄体育效果可能更好。

洪老师:因为孩子的年龄不同,认知水平也不同,所以,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依据个体行为水平的差异,设置难易不同层次的活动。

姜老师:首先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熟悉两个混龄班级幼儿的发展情况,从而制定适当的活动目标活动可以分为两课时(课时一:新授动作,课时二:复习动作加游戏。)课时二中游戏为重点。

金老师:目标设定要从同一个角度,教师示范的次数有点多,要明确口令,先把口令念好,游戏的难度会相对减少点。

武晓春老师:游戏中老师的站位要在明显的位置,防止有的孩子看不清,看不见老师的示范,动作的标准要求。

袁老师:首先我们要区别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清楚我们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体育教学活动混龄的难度更大,可以先从游戏入手,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前期可以在更多自由或过渡环节给不同年龄幼儿相互接触的机会,增加交往经验,提升熟悉度。

陈园长:活动目标需要更加清晰化,混龄目标不仅是围绕一个班的目标,而是两个年龄段的幼儿都有的发展目标。混龄体育游戏不仅要关注动作技能的发展,还需要关注孩子社会交往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我们尽量教师退位,放手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在交往、模仿、互动中学习。

【主题课程审议】

随后,老师们围绕班级主题课程进行了课程审议。

陈老师:我们即将开展主题为拥抱冬,我们可以带孩子们了解冬天里相关传统节日,例如元旦、腊八节、春节等在孩子带来的绘本故事中,他们接触到“节气”并产生兴趣,我们计划围绕冬天里的节气进行深入探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使一些优秀文化得以传承。

金老师:在《我们一起玩》主题中孩子们对好朋友的认知较弱,认为经常在一起玩就是好朋友,在新年的活动中,引导幼儿一起活动,帮助幼儿意识交朋友的快乐,利用表征等方式帮助幼儿学习一些交往的好方法。

洪老师:在《天冷我不怕》主题中,帮幼儿了解冬天季节特征,感受“天冷了”、“我们不怕冷”、“好玩的冬天”的活动内容,同时在节日中感受新年的气氛,为自己长大而高兴,乐意与同伴交关于新年受。

袁老师总结:我们需要明确课程审议的作用,通过分享、认同、再构,针对实际问题生成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各班级主题内容都能基于幼儿情况预设开展,积极提出问题,也能基于主题目标及时反思调整。

陈园长建议:在主题中我们一定要切合实际,立足全班幼儿整体需要,围绕幼儿的问题、兴趣、年龄特点进行主题目标和内容设定,预设主题线索。主题进行中的阶段不同会有不同的重点,课程审议要有明确要求,有问题及时反馈。

每一次的教研就是老师们的一次思维碰撞,碰撞就会有提升、有收获。相信通过本次教研组会议的开展,一定会让老师们对后续的教研实践有更深入的认识,也能助推教师成长的道路走得更快更稳。

12.jpg





2020  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00570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