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01-20 来源:本站
让寻常的教育生活充满哲思与辨识,让枯燥机械的科研生活生动起来!
为了提升教师在教科研方面的素养,以赛促发展、促提升,考察教师关于常规教科研项目的理解与实践情况,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每年会开展教师教科研素养大赛。
为了让教师们全面深入了解大赛的意义和内容,积极主动参与到大赛中,西岗幼儿园经天路园的全体教师在陈秀园长的带领下于2022年1月12日中午开展了业务学习—“教科研素养大赛培训交流活动”。
首先,陈园长向大家说明了大赛的意义:教师教科研素养持续提升的平台、手段和途径。
大赛的内容包括:教科研素养理论测试、教科研创新微项目汇报与答辩、教科研标志成果。大赛会以先由园内组织培训、在园内选拔教师参加的形式向上推荐。
接着,陈园长介绍了教师教科研素养的范畴:政策素养、教育教学方法素养、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科研项目实践素养以及信息素养,其中,信息素养是教师获取环境、渠道与手段的优势。
那么,有哪些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路径呢?
对政策理论的学习,包括最新政策与最前沿理念。
对教育教学与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的学习。
对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的研学。
对常规科研项目的研学,比如:认真进行园部个人课题研究、撰写叙事案例论文和观察记录、锻炼自己向区市进行课题申报等。
而教科研素养提升的关键突破点就是输入和输出,两者之间是不断螺旋上升的平衡过程,比如:一位教师参加了很多关于叙事的撰写培训,但一直没动手写,即输出为零,需要赶紧写,提高输出!另一位教师有很多实践素材可以写成叙事,但不会写,不清楚叙事是什么,输入为零,那就需要赶紧学!
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就是在日常认真撰写教养笔记和教育叙事,帮助自己将输入转化进行运用和总结提升。
最后,陈园长组织教师们进行了教科研素养大赛的理论考核模拟,大家认真的审题思考,通过模拟进行自我摸底,在模拟中教师们进一步了解了教科研理论题目的类型。
她告诉大家,理论的考核没有太多技巧,需要老师多做题,不断积累知识量,不断加深记忆。
陈园长以自身参加经验激励大家,大赛没有大家想象的困难,其目的不是逐角出一二三等奖,不是区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谁高谁低,大赛隐含的关键词是提升!通过参加大赛的过程会让教师很多关于科研的模糊认识清晰起来,让零散的科研知识系统起来,让常规科研项目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机整合起来!
通过今天的学习,教师们感受到教科研素养大赛是一次很好的自我提升机会,大家将以深度浸润的方式自觉研学,积极参与,带着与时俱进的教育情怀,挑战个体极限,发掘思考与实践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