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6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03-09 来源:本站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因师德而美丽。有了师德,教师的生命之树才能结满丰硕的果实、为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加强幼儿园教师的师德教育、激励教师爱岗敬业的情感、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促进教师更好地成长,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于3月7日开展了师德师风学习活动。
首先,赵园长带领全体教职工再次重温《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员工手册中的《保教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深刻剖析了师德师风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每一项准则的要点,引导老师们对相关内容真正做到熟读、深思和自知。时刻提醒教职工增强师德师风意识,要求教师务必真正做到“以德修身,恪守师德;以德修己,弘扬师魂;以德育人,关爱幼儿。”为幼儿的健康成长铺路,为幼儿的一生幸福奠基,树立幼教行业典范,为幼教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紧接着,分年级组进行了先进榜样事迹的学习。小班年级组在张靓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先庚的事迹,张先庚从临床一线到三尺讲台、从教书育人到高原山村、从科研攻关到社会服务,从事教育事业30多年的张先庚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践行“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信念,将满腔热情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新时代卫生健康教育事业。通过这次师德学习,张先庚事迹也让我们懂得了要用大爱诠释新时代教育人。
许欢:通过学习张先庚事迹,我体会到热爱幼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幼儿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幼儿的感情基础,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
孙倩:当教师让我变成了一个更有耐心的人,和孩子打交道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们很可爱尽管无知。他们屡错屡犯却并非因为他们故意而是因为他们容易遗忘。所以,我就经常告诉自己要放下急噪的情绪低下头、弯下腰和他们说话,毕竟教育是件循序渐进的事情也是件反复的事情。
潘汀之虹:我认真地看完了张先庚的事迹,看的时候充满了感动与钦佩,看完后深感认同和深受启发,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平凡的工作做出不平凡的效果,这就是不平凡之人。
中班年级组在何昕玥老师的带领下一同观看了周美琴老师的事迹。35年倾情守护特教领域,她用人间大爱体恤特殊儿童悲喜,用专业智慧呵护特殊儿童生命成长,用开拓创新深耕特殊教育领域,用无私奉献诠释特教人的平凡梦想。老师们在观看过程中也感受颇多,收获颇丰。
张卉:周美琴为特教重新“定调”:特教学校不是“收容所”,而是“加油站”。她要帮助残障孩子社会化,打开封闭的心灵,支撑起他们生命的尊严与生活的希望。文化知识是正常人谋生的手段,但在周美琴看来,对残障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却是康复。
叶凡: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我,也直的从周老师身上学会了很多,周老师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沉淀自己,以周老师为榜样,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将充满爱的教育播撒到更广阔的天地,真正地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孩子。
邢缝丽:周美琴凭借着一颗热忱的心以及科学求实、开拓创新、务实重干的精神让许多原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变成了现实。她为脑瘫特殊儿童伸出教育援手,让这些特殊儿童也拥有学习的机会。她不仅以点点滴滴的爱与呵护为特殊儿童圆梦,也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诠释了她最初成为特教教师的诺言。
魏璐芸:周美琴大胆改进教学模式,提出生活与学习相结合的目标,设置了两位教师同时作为教学主体的授课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王琼琼: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四季坚守,育万千桃李。作为特教老师,“周妈妈”以博爱之心对待残疾儿童,将孩子们的成长作为自己的成就,让更多孩子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让“折翼的天使”重新展翅翱翔。
夏惠华老师带领大班年级组的老师们一起走近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孙怡老师,深切感受她背后的故事。“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她,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孙怡说,“爱孩子,就必须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孩子的亲人,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教育过程中,孙怡用心观察,仔细琢磨研究各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努力把自己全部的爱心、耐心、细心倾注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各位老师在观看过后也有了很多自己的心得体会。
汪密: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个人能力,着重于细节,及时关注幼儿的需求,以自己的耐心和爱心给予幼儿帮助。同时通过日常经历所获,积极思考和反思,不仅为幼儿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也要为园所的发展献出力量。
王思敏:每一位教师的身上都闪耀着理想信念迸发出的精神之光。我们要把榜样精神发挥到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去,用榜样启迪智慧,用榜样激发力量,争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把爱和阳光洒满孩子们心田。
李竹青:我在孙怡老师的事迹中联想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也切实地做着和我们一样平凡的工作,我们要学习她扎根学前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职责,坚持不断学习、探索提升,用爱心、科学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每名幼儿。
师德,是热爱孩子的赤诚之心;师德,是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师德,是以身立教的形象之本; 师德,是照亮生命的温暖阳光。本次师德师风学习活动的开展增强了老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相信老师们今后一定会时刻以师德规范鞭策自己,携手并进,凝聚真心,伴随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孩子一生种下幸福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