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2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07-10 来源:本站
骄阳似火的七月,我们抗击疫情,怀揣着对“新教育”的热情与执着,相聚在这片凝聚爱与生命教育的“云端”,共同见证生命的启迪与延续。让教育承载着每一个鲜活的故事扬帆起航!
为了发布教育实验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交流,推进新教育实验发展,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召开了2022新教育实验研讨会,为广大教育者提供了学习的平台。
2022年7月9日至7月10日西岗街道幼教集团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学习。

活动第一天:2022年7月9日
上午:
朱永新教授等一众嘉宾为研讨会进行致辞。紧接着,旺苍县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殷才昌同志以新教育实验专题片《红城绿谷飘书香,师生共写话成长》的形式,进行了“共读共写共成长”旺苍新教育实验区叙事。旺苍县的教师代表们以“生命叙事”为主题分享和展示了自己的教育实践过程和成果,并根据实践中自己的所得和所悟阐述了“师生共写随笔”的意义。
下午:
研讨会进行了“专业引领板块”,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们分享了自己的实践成果,他们以不同的形式共同诠释了“共读共写共成长”的力量。告诉大家: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活动第二天:2022年7月10日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进行了新教育实验2022年度主报告:《写作创造美好生活》。报告中,朱永新教授总结以往新教育实验成果的同时,也为新教育实验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指明了发展方向。

西岗街道幼教集团的骨干教师们在学习过程中全程认真做好笔记,为以后的教育写作积累理论经验和实践借鉴经验。同时发表了自己对“新教育写作”的心得体会。
鲍婉老师:本次新教育实验研讨会给我收获最大的就是关于教师写作能力的培养。提升教师写的能力首要就是共读专业书籍,通过共同专业写作到搭建研修平台、聆听窗外声音,最后开展专题写作,一步步提升写的能力。
徐梦云老师:在此次新教育实验研讨会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师生新教育实验叙事,在讲述者真情地讲述中,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师生在阅读与书写中的成长与变化,老师们很享受与孩子一起阅读、写作的时光,同时也很享受与孩子一起分享学习的乐趣,一起享受生命的成长。同时我也将让孩子与自己过上一种完整的幸福教育生活牢记于心。
夏惠华老师:我认为,成长的动力之源就是学习。所以,孩子要读书,那我们幼儿园的孩子阅读后,多让孩子进行绘画表征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绘画表征也是将知识进行一个回顾的好办法;而教师更要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新理念,让反思成为习惯,要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真正的行动,本身就是收获!
古晋老师:写作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也是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在日常写作中,我对于发现问题后进行的思考总是不能用文字系统的、有层次的总结,久而久之便丢失了写作的热情。郝晓东老师告诉我们:要调整写作心态,接受写的差这个事实,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这点对我很有启发和鼓舞作用。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会试着从写好一段话开始,降低目标,调整预期,坚持完成文章!就如郝老师所说好文章是练出来的,我坚信自己会写的越来越好!
张云翔老师:新教育实验是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它强调“生命叙事”,侧重于“生命”本身阐释,生命叙事的意思是生命就是书写一个故事;也侧重于“叙事”阐释,叙事就是“叙述”“故事”,“叙述”发生在教育中的“故事”。本次新教育实验研讨会让人受益匪浅,旺苍县教师的生命叙事真挚且感人。每一位分享的教师都饱含深情,讲述了他们在新教育实验中的成长历程。同为一线教师,他们的生命叙事,参考价值极大。我们学到了不要轻言放弃,坚持是很酷的事情;学到了要守住教育之心;学到了不要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要有对教育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行动就有收获,坚持必有奇迹,新教育实验的学习之路,任重而道远。


通过此次学习,教师们不仅见证了“新教育实验”的历经过程和实践成果,更从一个个鲜活的实践成果中获得了启示:“写作”从来不是枯燥的文字叙述,而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感染,是在教育互动中对生命的诠释与延续,它以文字为载体,以鲜活的故事为渲染,共同谱写爱与成长的诗歌。
教研无止境,发展伴终生。让我们怀揣“梦想”的种子,在“新教育实验”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摄影:各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