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风:诚信、友善、合作、高效

【灵动教研】解读儿童表征,走进儿童世界 ——记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业务学习

浏览数量:11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4-09-29      来源:本站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明确指出:“重视幼儿通过绘画、表征、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画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孩子的想法和体验。”

为了更好地解读儿童的内心世界,理解“幼儿表征”的含义。2024927日中午,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开展了“表征记录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运用的实践”专题业务学习活动。

会议初始,赵园长对于“什么是幼儿表征”给全体教师做了详细的解读,全体教师认真倾听,并积极做好相关的记录。

其次,赵园长带领大家围绕“表征的意义、表征的多种方式”等相关理论知识展开学习。赵园长指出:要读懂孩子的表达表征,教师则需要更加关注,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原有兴趣与经验,探索出一系列适宜的支持策略。

1 (1).jpg

在学习的过程中,赵园长还从小、中、大三个不同年龄段表征记录水平的差异,讲述幼儿表征在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表达方式和内容、还从一日生活的不同环境,讲述了不同的幼儿表征形式,从具体案例分析中,帮助老师了解孩子的多种表征方式,关注孩子的多形式表征。

通过现场老师们对各个年龄段幼儿的表征作品不断的探究中发现,幼儿的表征行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与其年龄特点有关系,不同年龄特点的幼儿所表现出来的表征特点是不同的,孩子对游戏回顾层次也是不同的,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通过互动交流、案例分享、问题研讨等方式,教师们明晰了幼儿表征的内涵和价值,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不同,那么,从表征出发,教师应该如何落实环境中的“八个我”?

围绕这一困惑,各位老师集思广益,各自分享自己的想法与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

小班组何老师:支持幼儿以多种形式进行记录以及表征,设置幼儿的想法墙,让幼儿的表征以及后续的支持具象化。

中班组汪老师:结合一日生活的具体实施,主要体现可归纳于三大块,分别是晨谈墙、表征墙和问题墙。晨谈墙主要呈现幼儿口述表达,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分享交流。表征墙主要起到一个魔法口袋的作用,幼儿在此幼儿自主投放,教师根据幼儿的表征做出针对性反馈。问题墙的可移动性,更能体现幼儿表征的多样性,做到实时记录、及时解决。

大班组徐老师:将其体现在一日活动中,结合主题投放相关的材料,结合幼儿的年龄段,提供低结构材料供幼儿探索。还可以在班级设置问题墙,幼儿可利用问题墙于同伴间交流探讨,共商解决策略。

5 (3).jpg

老师们将可行的策略梳理、归纳了各年龄段幼儿的环境创设特点,结合学习在一日活动中读懂幼儿的行为,为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最后,赵园长对本次活动做出总结,赵园长首先肯定了老师们在研讨中的想法和思路,并对老师们针对“八个‘我的’”如何呈现在班级环境中提出期待,希望老师们在班级管理中,能看到孩子们的游戏过程,将今天的研讨实践在日常中。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了解到,幼儿的表征是多样的、丰富的。幼儿表征的显现,不是教师提问的串联,从而失去幼儿自主回顾的本意。在一日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加关注幼儿的自主表征,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以支持者、陪伴者和倾听者的角色贯穿始终,我们也将不断反思和调整,从而激发幼儿提升记录表征的兴趣,推动发展幼儿表征记录的能力。

10 (4).jpg



2020  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00570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