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62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0-12-03 来源:本站
凯勒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解放儿童》是一本发现儿童的世界,尊重儿童的生活,建设儿童本位、儿童中心的教育观念,走出儿童教育的种种误区、实现儿童教育现代化的著作。2020年11月,各教研组就《解放儿童》一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共读活动。
【环创组】
2020年11月18日,在环创组组长何悦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线上共读活动拉开了序幕。
组内的老师在精读章节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将章节要点、反思与感悟以及存在的困惑制作成PPT分享在群内。(图2—图4)
老师们共同学习PPT中的相关内容并认真记录。
学思结合才能学有所获,老师们在群内就阅读后的思考与感悟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环创组组长何老师最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解放儿童”不是把成人世界的东西搬到儿童脑瓜里去,而是要走出误区,不仅仅是我们老师还有家长们。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想法,都是“艺术家”,我们需要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去创造,适当的放手让儿童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老师们也要引导家长们,教育应当学会等待,不能一味的拔苗助长。(图15)
【材料组】
为了将“幼儿为本”的儿童观与“解放儿童”的思想有机衔接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材料组的老师们利用闲暇之余仔细阅读《解放儿童》这一本书
当共读之后,老师们进行了相关的讨论与总结:
左老师: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幼儿园环境应当适宜幼儿发展的环境,用教育环境去影响和激发幼儿内在的情感和认知,这就是教育环境的潜在教育作用。教师不仅要创设环境,更要充分有效的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发展。
张老师:针对问题二,一味的超前教育,只是求成心切,大量的给儿童灌输知识,造成儿童只能被动的、不知所措的学习,久而久之,会使儿童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对以后的学习也产生不良的影响,年龄特点及需要兴趣进行科学学习,过度的超前教育会适得其反。
最后,教研组长提出了一个关于儿童科学教育的问题:在我园的户外探究区可以组织那些活动、提供哪些材料等,促进幼儿更好的进行科学探究?老师们针对组长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笔记与反思
【课程审议组】
课程审议组的老师们也开启了《解放儿童》共读活动,由陶俊文、李蒙、单丽丽三位老师领读。
老师们认真学习,并在群里及时分享了自己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
陶老师:儿歌赋予孩子想象的情感,童话赋予孩子精神世界的发展,神话赋予孩子升华自己梦想的过程。在字词组成的文学世界里,孩子们的兴趣往往是因为一个故事、一个传说、一个神话、一个童话或者一则寓言开始,潜移默化的学习了这些故事里所包含的教育契机。
夏老师:儿歌句子短小,朗朗上口,有韵律节奏,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是心灵的游戏。儿童自发编造的儿歌往往外表零散,但有儿童自己潜意识地感兴趣的动作、事件和想象。
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老师们通过学习受益匪浅,也希望能将所学内容运用到接下来的教育工作中。
【观察组】
2020年11月24日在观察组组长王老师的带领下,各组员开始学习《解放儿童》这本书籍。
由王秀秀、胡家逸、徐文三位老师领读
三位老师的领读不仅结合了书籍中的内容,还结合了自身的思考。领读结束后,观察组组长王老师进行了总结,各位成员也纷纷在线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畅所欲言。区教研员张海艳老师肯定了老师们的分享后,也提出了小小的期待,期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好老师,而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四部曲是:了解、理解、等待、激发。
“打开一扇阅读的门,开启一生爱的旅程。”学习永无止境,研讨未完待续,关于儿童,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今后,西岗幼儿园仙林湖园的老师们将继续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作为一种责任,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