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4-04-30 来源:本站
自然是幼儿最为喜欢的场景之一,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课程游戏化理念指出:老师需要科学观察孩子,正确解读孩子,有效支持孩子。为了提升教师观察幼儿游戏行为的专业能力,更加有效的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帮助老师们真正了解儿童,走进童心,2024年4月29日中午,我园观察组在会议室开展了幼儿亲自然活动连续观察记录评比活动。
评比前,观察组的教师们根据组长张永蕾老师之前培训的内容,深入研读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及《自主游戏动》等相关理论,为接下来的连续观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们通过自主拍照、视频、便签记录等方式进行观察记录。
参加评比的教师们结合班级幼儿年龄特点,自选角度进行观察。从亲自然活动下师幼关系、环境、材料等多角度展开,在观察的过程中将观察的连续性、观察的指导性、观察的策略性呈现在 PPT 制作中,体现幼儿主体性,体现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
束梦婷老师:
在“鸟窝搭成记”中幼儿是搭建的主体,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活动的开展源于幼儿偶然发现的鸟窝,我及时抓住这一教育的契机,顺应幼儿的兴趣,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材料,支持幼儿去探索、尝试鸟窝的搭建。
王远艳老师:
孩子们在观察、感知、讨论和探究螺蛳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是关于螺蛳的知识,更多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教师通过多样化的途径来引导和支持幼儿感知、了解螺蛳的同时也跟着孩子一起发现、探索和成长。
叶凡老师:
随着大班孩子对玩水活动的探究,因此教师开展了科学游戏“漂流大冒险”,孩子们积极的参与游戏,利用各式各样的工具来推动瓶盖漂流的速度,孩子们在这过程中,也展开了不同的思考,在游戏中感受亲自然中的科学知识。
何昕玥老师:
通过引导大班幼儿在户外种植区参与种植劳动,丰富幼儿的劳动知识、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教师细致的观察和适当的支持才能让劳动教育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方能使儿童在劳动中真正体验到幸福与欢乐。
评委们结合PPT和文字稿,认真聆听了老师们的观察解读,对老师们的分析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指导意见。
观察组组长张永蕾老师:此次评比中,老师们持续性的观察记录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借鉴的地方,也有一些需要调整的地方,如可以多观察对幼儿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另外观察分析要有聚焦性,支持策略要有可操作性。
赵园长点评:首先肯定了此次观察组的评比形式,各位老师也分别从多角度对幼儿游戏进行了观察,同时也提出了指导意见:在观察中要看见幼儿,看见师幼互动,观察分析除了可以借鉴《指南》,还可以结合幼儿已有经验、背后的行为多角度借鉴其他理论进行分析。
最后,评委们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进行评分,肯定本次观察的意义。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为本,观察为先”。通过本次评比学习,观察组的教师们对观察和倾听幼儿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相信老师们在今后的日常观察中,能够更好的读懂孩子,走进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