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2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1-06-10 来源:本站
今天研训的内容分别是陈秀园长带来的讲座《全收获理念下多方参与的幼儿园种植活动初探》、小七班冯丁老师带来的小班课程故事《种子大发现》以及小六班张双老师带来的主题分享《我们是一家》。
首先陈秀园长简要的介绍了经天路园的基本情况以及园本种植活动探索的发生背景。随后围绕“全收获理念下多方参与的幼儿园种植活动初探”展开了讲座。
陈秀园长向我们分享了经天路园种植园地开发和实施的探索历程。以虞永平教授的“全收获”理念为支撑,从理念的内涵和核心出发,层层铺开,有序推进。详细介绍了种植园地从前期规划设计到种植什么到如何种植再到如何管理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幼儿,教师,家长多方参与,全园响应的活动形态。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种植园地创设中存在的:种植园地形式化,景观化,教师幼儿置身事外,轻过程重收获的常见问题。让我们看到了种植园地在园所课程探索中的实践与运用。
经天路园的种植园地探索前期足足持续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老师和孩子们全身心投入到其中,自然而然地也就衍生出了一些有关种植的小故事。因此结合“全收获”种植的园所背景,冯丁老师对他们班主题开展下的课程小故事《种子大发现》进行了分享。
“春天是破土而出的季节,孩子们的好奇心也在向上生长。没想到,一天下午孩子们将对种植园地种子播种的探究兴趣延伸到点心里的小小水果种子上。在“全收获”理念的指导下,沿着孩子们的探究兴趣之路,就此展开了由一颗水果种子引发的探究之旅。”
冯老师通过生动的介绍和分析课程开展中几个由孩子们自主探索发生和发展的小故事,向大家展现了教师与孩子以及家长在种植课程中的“全收获”。
最后张双老师带来了他们班的生成主题课程分享《我们是一家》。
张老师从班级主题来源,活动预设,主题实施与开展,我们的故事,主题反思和收获几个方面展开阐述。其中重点和大家分享了主题行进中的动人故事——朋友的故事、草莓的故事。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让这些有着不同教育背景的孩子在此过程中慢慢适应新的幼儿园、新的班级、认识新的老师、结交新的同伴。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在逐步融入新集体的过程中,爱上自己的幼儿园,与同伴、老师亲密共处,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区教师发展中心张海艳老师
张海艳老师在活动最后为参加研训活动的老师们提出了三个研讨问题,同时她指出:幼儿园课程应来源于生活,基于幼儿兴趣与需要产生,老师们需要通过观察,发现孩子的兴趣,敏感地觉察孩子的需要,跟随孩子们的脚步,一步步推动课程的发展。在这样的过程中,体现着教师对孩子们的关爱,更体现着教师的智慧。张老师还提醒大家:课程的生成与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需要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课程需要有儿童视角,以儿童为本、从儿童出发。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齐心奋进时。本次研训活动的开展,为教师们搭建了互相学习的良好平台。帮助教师们在交流中提升,在反思中成长!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未来,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潜心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