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02-15 来源:本站
新学期,新的开始,为顺利开展新学期的教研工作,实现教研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提升教研活动的质量,加强教师的教研水平,提高效率,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在2023年2月13日召开了各教研组会议。
环创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环境创设的理念和能力,环创组在美工室开始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组会议。
首先,魏老师根据本学期的调查问卷从教研活动的开展、技能的学习、教师的诉求等方面进行了反馈。
接着,我们就自然物种收集活动延伸活动进行研讨。如何结合上学期自然环境中物种收集活动,对本学期的后续活动进行延伸与进一步的深入探索。
孙老师:从同一物种不同季节的形态、特点以及不同季节自然物的多样性、相同物种不同时节的外在特征表现等进行收集、表征延伸活动。
王老师:开展科学探究游戏,有针对性地观察同一季节同一物种的发展变化。结合《探索自然的50个创意》选择合适的游戏进行开展。
随后,根据主题墙更换为表征墙的提议。我们针对表征墙的创设进行了讨论,通过教师对表征墙的不同理解,收集了教师的相关意见及建议。
华老师:现在的表征墙我理解为更多的关注幼儿的想法,表征墙要以幼儿表征为主,教师退后,把表征墙的权利还给幼儿。
许老师:通过幼儿表征的方式体现主题的开展,但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同时,不断地表征会不会让幼儿处于表征疲惫状态,影响幼儿积极性。
束老师:此类的表征墙感觉像一本记事本,记录下幼儿发生的事情,追随幼儿,依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
通过本次会议,针对目前遇到的问题,教师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根据教师反馈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分析,我们对表征墙的后续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思考:表征适合每一次活动吗?表征墙呈现的形式?带着以上的问题我们进行本月的实践工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研讨中进行优化,读懂儿童,完善环境。
材料投放组:
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可见材料是活动开展与实施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2023年2月13日材料投放组召开了教研组会议。
在会上组长对本学期的教师调查问卷进行反馈与分析,提出了对新学期工作的展望。
在材料投放方面王组长提到:材料的投放策略既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也可根据课程的进度有梯度的进行投放。各教师分小组针对班级角色区现状进行讨论。
在自然博物馆研究方面老师们也将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
朱海燕老师:首先和幼儿在园收集自然资源,如:各种花类、昆虫类等。然后和幼儿先探讨这些自然物的用处、研究自然物怎么样保存起来,引导幼儿用肥皂标本法保存。在收集期间,可分组关注一种自然物,直到它死亡或干枯后再进行保存
邢缝丽老师:自然材料具备了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对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激发。本学期将与幼儿继续收集园内资源,用风干的方法,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制作一些周边环境小景。
张卉老师:通过欣赏春夏的植物,收集植物并且将收集的植物创编成一个个可爱有趣的小故事,再进行设计创作。
王婧竹老师: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前期经验,采用冷塑压膜的方法,将收集到的自然资源压扁后进行保存。延续上学期的造景布置,将春夏两季的自然资源融入其中。
李竹青老师:大自然是一个天然大课堂,自然资源丰富,材料多变,能够跟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同时自然材料独特的美感,我们可收集天然的材料通过干燥处理,让自然物保存更久,使得自然材料成为幼儿感知、操作的辅助材料,并为幼儿所喜爱。
最后赵园长总结到:目前班级活动开展得如何?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了哪些经验?如何以问题为导向及时调整,推动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呢?教师要合理利用园部资源,在区域活动时中大班可以尝试串联游戏,聚焦材料在游戏中的价值。
相信通过本学期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为孩子带来更多的灵感和创意。我们也将继续不断深入探究、深度学习、相互交流,在教学实践中拓宽教学思路和对材料投放的思考,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审议组:
幼儿园课程审议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保障,是对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深入思考、讨论和分析,以便对相关的内容、策略等做出选择与调整。为把握儿童发展的需要和体验,对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与整理,进一步推进幼儿园活动实施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课程审议组于2023年2月13日中午在会议室开展了教研组会议。
首先,组长胡老师针对开学前的调查问卷进行了反馈:提出本学期依旧要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其次结合问卷,我们重视在材料投放中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教师的追踪观察。
接着各班进行了当前主题的审议:
潘老师:小一班的第一个主题是《合家欢》,这个主题通过前期访谈,以幼儿感兴趣的话题生成的,从认识家庭成员延伸到我的家,这个主题对于幼儿不只有单向的输入,还有主动的输出。可以在各种互动中凸显家庭的功能,体现家庭的凝聚力。
毛老师:大四班的第一个主题是《先身体,大奥秘》,这个主题前期访谈中幼儿从掉牙、视力等健康问题出发,从而衍生出来的,这个主题主要激发他们对身体各种现象和问题的好奇,引导他们一起探究身体的秘密。
王老师:3-6岁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在日常观察中发现,孩子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我意识,尤其是生理状况和心理特征方面,这个主题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体会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也就是要让幼儿有一个良好的自我意识,让他们了解自己,感受到自己的独一无二,从而为自己感到骄傲。
随后,在胡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学习了《班本化课程》中在“理解”中“对话”,针对学习内容,大家也发表了自己的一些学习收获:
夏老师:“对话”不仅是以谈话活动开展,在活动开展初期,由于面对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我们通过对话和幼儿进行经验的讨论,了解幼儿当前认知、能力等的发展水平,发现幼儿间存在着的个体差异。
张老师: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尊重幼儿的差异,对于不同幼儿表现出来的行为要给予理解和支持,这也就是要求我们在之后的课程实施中,需要提供给幼儿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材料以及表达表现的空间。
闻老师:在分析幼儿差异行为的时候,教师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从幼儿的角度分析,二是从教师专业角度去分析。
最后组长进行了课程评价的交流分享,她提出大家要聚焦主题审议中的核心问题,本学期我们依旧是将重点放在教师对资源运用的连续性观察和追踪,主题的开展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大家要根据实际情况,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弹性调整活动内容,真正做到关注幼儿、追随幼儿、促进幼儿多纬度的发展。
审必研、研必思、思必行,课程审议不仅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不断打破思维定式,主动思考创新的学习过程;每一次的教研都是我们前进的一个足迹,更是我们交流思考碰撞火花的时刻,也是我们收获成长的一次自我升华,我们将带着课程的新启迪、新思考一路前行。
观察组:
为了有效支持教师观察和解读幼儿的能力,提高观察教研的有效性。2023年2月13日中午,在组长张永蕾的组织下开展了观察组讨论活动。
首先老师们结合自己在日常观察中的困惑,提出了希望本学期重点学习的观察内容方向。
梁老师:上学期了解了幼儿表征所蕴含的心理含义,但在观察后不知道如何基于幼儿进一步的有效支持。
王老师:我希望进一步了解如何有针对性地及时进行观察。
叶老师:希望本学期着重学习讨论,在观察记录中如何更好地捕捉到幼儿的行为从而进行观察分析。
汪老师:对于如何利用这些信息采取有效的措施方向地能力还有所欠缺,缺少深入具体的实践方法。
接下来老师们对关于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展开了讨论。
张老师:上学期我们开展了幼儿表征作品分析分享活动,本学期我们会进行幼儿表征作品分析分享的持续活动。在观察时可以不局限于平面的、画画的作品。本学期我们会重点观察师幼互动,这些工作需要我们在日常中就做好。
梁老师:可以现场观摩,观察衡量自己与幼儿的互动是否有效。
王老师:老师可以讨论日常活动中更有效地师幼互动具体方法。
叶老师:可以讨论一下互动策略,关注互动中的积极回应和适度追问。
最后,赵园长为老师们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师幼互动观察要关注老师的行为,晨间接待、组织活动都有师幼互动。在日常组织活动中,班级两位老师可以相互观察,讨论师幼互动的方式是否合适。
对师幼互动质量的追求将是当下及未来我们努力的方向,提升师幼互动质量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贯彻落实。
心有所信,方能远航,心有所向,方有力量。本次教研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幼儿园新学期教科研工作思路与具体要求,为接下来教研及学期教学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把好脉、定好调,凝聚共识,传递力量。相信每位教师定能以此为契机,重视学习与反思,不断完善自身,进一步开拓教研和课程研究思路,为教研活动注入勃勃生机与新活力,让孩子享受更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