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11-27 来源:本站
为了提高教师的观察水平,帮助老师们真正的走近幼儿,了解幼儿,提高教师撰写观察记录与解读幼儿游戏行为的能力。从而更好的进行混龄(混班)游戏活动的开展。西岗幼儿园香悦澜山园观察教研组开展了室内外混龄(混班)游戏日常观察评比。本次评比内容包括:教师日常随机观察指导(日常活动开展情况)、观察案例的现场解读、过程性的日常观察材料(日常测评表、观察记录等)。本次评比由我园的梁晓玲园长、陈秀园长、潘贤丹园长、观察教研组武晓春组长及西岗幼儿园仙林湖园观察组组长王建芹老师担任评委。
2023年11月24日中午,观察教研组的老师们围绕混龄游戏背景下的幼儿行为观察、解读与跟进支持进行了现场汇报、在汇报班级开展混龄游戏情况的过程中,老师们也谈到了自己的一些感悟和收获。
孙亚玲老师:混龄不仅仅只有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混龄,不同的班级之间也可以混龄,混龄的真正价值在于,孩子能否在混龄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能否在混龄的过程中进行一种就近发展区的提升。
蒋长平老师:经过持续的游戏与观察,从室内到室外,从认知到体能到经验感受,幼儿有了全面多元的感触。在混龄晨锻日渐成熟的活动形式下,推动混龄游戏的开展,是开始混龄教育很好的契机和开端,能更有效地促进和展现健康特色的园本理念。
王靖雯老师:通过大班哥哥姐姐的帮助和教师的引导,中班的孩子们逐渐适应了游戏规则和交往方式,开始敢于尝试和他人交往。同时,大班的孩子们也表现出了领导能力和责任感,通过与中班孩子们的互动,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社交技巧。
房静老师:持续观察中,发现在晨间锻炼活动、户外游戏等混龄实践活动中,本班幼儿在大带小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自己的能力水平,对自己的评价发生了变化,他们更愿意和小年龄段幼儿分享玩具,能宽容小年龄段幼儿的过错,在照顾弟弟妹妹的过程中,幼儿逐步克服了自我中心化。
戴琴老师:在混龄游戏中,幼儿的性格因素、游戏内容能够影响幼儿间的游戏交往,性格外向,角色游戏比重较高的游戏更有利于促进幼儿间的混龄游戏。从日常生活、游戏中发掘教育价值,鼓励幼儿迁移运用自身经验丰富游戏情节、拓展游戏深度。
毛雯老师:教师在混龄游戏前期准备完善之后,材料的投放也需要教师积极关注,在这其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幼儿年龄的特点,可以尝试对分层材料进行提供,让幼儿本身多元需求得到满足。
周佳烨老师:混龄游戏可以促进中大班与小班幼儿之间的互动需要教师采取一些措施和方法,如创设适合混龄的游戏环境、鼓励大班幼儿带动小班幼儿、组织合作性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分享经验和感受以及及时介入和引导等。
解梦颖老师:混龄游戏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在混龄情况下,幼儿个体间的差异更加复杂,虽然在相似的教育背景中,但不同年龄幼儿的表现和发展也是不同的。在支持混龄游戏时也要充分尊重幼儿意见,给幼儿提供一定的选择空间。
刘平老师:《3-6岁幼儿发展与指南》中提出:“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经常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群体的活动”。游戏过程中,幼儿自主支配材料,在主动探索、想象、创造、合作的过程中,在与游戏材料、与同伴的互动中获得广泛的游戏经验和认知经验,各方面能力在原有的水平上都得到了发展。
在聆听汇报的过程中,评委们对老师们日常观察的相关材料也进行了细致的查看和打分。
本次评比活动为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搭建了平台,帮助教师明确了观察的意义,激励教师持之以恒地做好幼儿游戏行为的解读,不断探索和优化游戏活动路径,助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