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87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02-27 来源:本站
最是一年春满色,科研花开满庭芳。为了加强教研组管理,提高教研活动实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确保新学期教研工作有序顺利的开展。2023年2月24日中午13:00,西岗幼儿园天佑路园各教研组开展了新学期第一次园本教研活动。
联动教研
班情分析——结对指导
首先,环创组王雨馨老师介绍了“基于儿童经验的美工区材料投放”内容,从理论到实际,分享了美工区中材料投放的技巧,组员们受益匪浅,为材料组老师打开了新思路。(小3-小5)
最后,为更好地解决材料投放组老师的困惑,帮助材料组老师解决问题,环创组老师与材料组老师两两结对,实地进入相对应班级进行观察和发现问题,共同商讨,提供意见和建议,今后她们也将持续进行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教研组会议
环境创设组
儿童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学习并发展的,环境作为隐性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儿童的成长。为了更好地贯彻《指南》中“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的教育理念,同时发挥环境对幼儿的重要作用。
开展会议之前,组长赖老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组员的基本情况,并征集了组员对本学期教科研工作内容的想法。在分析了组内的情况后,制定了本学期的教研组计划。会议中,赖老师重点介绍了以下五个方面:指导思想、现状分析、教研目标、主要工作及具体措施、具体活动安排。
同时,赖老师为下月主题环境提前进行规划与安排,重点是班级主题环境的创设和幼儿园公共区域环境的调整与改变。主题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油泥、木片拼搭、手工制作等方式,与教师共同参与幼儿园的环境打造,以此放大幼儿学习环境,将环境布置留给幼儿,提供给幼儿表达、想象、操作的空间,在创设一楼大厅绘本主题环境及户外小景时,可以借鉴春天的元素,在形式上多元化展示。
观察组
开展会议之前,组长夏老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组员的基本情况,并征集了组员对本学期教科研工作内容的想法。在分析了组内的情况后,制定了本学期的教科研计划
在会议上,组长夏老师重点介绍以下四个方面:现状调查与分析、教研目标、具体措施、本学期以及近期重点工作安排。
随后,夏老师对本学期的活动提出了几点要求。
1.园部:结合其他教研组,形成灵动教研模式。进一步开展多元化教研,利用现场沙龙讨论观察记录的撰写。
2.教师:共同研读《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让教师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帮助组员提升现场观摩撰写的能力,提升组员的分析能力与提出措施的水平。
材料投放组
为最大化地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材料投放组从实际出发,深挖各类材料的使用方法和班级使用情况,收集教师在投放材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幼儿在操作材料中能进行互动和学习,有所收获!
材料投放教研组组长潘老师首先带大家进行了2月工作自查自省,还就前期收集的教师在材料投放方面的困惑进行了解答和研讨,并介绍了接下来的工作安排,引导组内老师有方向、有计划的开展工作。为本学期评比内容——美工区材料投放评比做好铺垫,潘老师以自己班美工区为例向组内老师介绍美工区材料投放的方法及要点,为老师们提供想法和目标。
课程组
课程游戏化理念指出:区域活动是当前幼儿学习的一种途径,区域游戏立足于幼儿,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究,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进行个别化教育的途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指出:要珍惜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园课程的本质就是源于经验、经由经验、为了经验,指向幼儿经验获得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因而,课程组必然要从经验的本质以及幼儿有效经验获得的机制出发。
开展会议之前,徐老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组员们所在班级主题下的区域游戏组织的基本情况。会议中,徐老师首先介绍了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和上交的资料。其次详细向老师们介绍了区域游戏中教师组织的基本流程,提出开展主题下区域游戏组织的现场观摩评比活动,评比活动重点围绕教师区域游戏的组织策略、重点区域的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教师观察指导、师幼互动等,鼓励老师们在整个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研究,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其自由发展、创造和探索的区域活动氛围,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其次课程组的老师们围绕班级区域游戏开展中的困惑进行了互动交流。
张思思 邵小巧(小二班):区域游戏小班幼儿插牌时间耗时比较长,加上小班幼儿下午离园时较早,所以和孩子们商量后,进行一周插一次插牌,但在区域游戏中,我们发现有的幼儿能够在一个区域中进行深度游戏一个星期,甚至第二周也会继续进行游戏,但有的幼儿玩了一两天兴趣点就会发生变化,急于进行区域的更换,如何根据幼儿的游戏程度调整游戏的区域插牌的次数,是否需要进行日插牌,需要我们后期和幼儿进行讨论解决的。
王传运(小三班):区域游戏时幼儿在活动中四处张望、不断更换操作材料时教师如何指导?教师介入的方式和时机是什么?
董静 刘丽(小五班):孩子在区域游戏的时候比较混乱,孩子在选择区域的时候会选择不到所倾向的区域,区域活动规则应该如何制定?
桂书云 戴惠惠(中三班):幼儿会出现偏区的现象,教师应该怎样做,保证区域人数的平衡,让幼儿进行更多的选择。
鲁家玉 彭云(大四班):如何有效解决少数孩子参与游戏目的性不明确这一难题?
接着徐老师介绍了本学期沉浸式阅读的书《以游戏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带领老师们学习了教师区域游戏的指导策略,提高老师们对于主题下区域游戏组织的了解,帮助老师们充实理论的知识。
最后杨园长针对各教研组新学期工作安排提出四点建议:
1.教研内容要聚焦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研讨,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问题。
2.教研组与年级组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多观察、倾听幼儿的想法,追随儿童的兴趣与需要,支持幼儿的学习、游戏,相信儿童在课程中是有能力的积极的学习者。
3.在区域游戏开展中要体现孩子的参与性,体现孩子的痕迹,利用多种形式体现孩子的表征,美工区应有大量的欣赏作品,培养孩子的审美感。材料投放上应是丰富且有层次的,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4.教师要基于儿童的视角,积极探索环境背后所蕴藏的教育内涵和价值。希望老师们积极撰写论文、课题等,提高自身教科研素养。
沉浸式阅读
环境创设组
为了帮助教师将足球游戏与班级环境相融合,组长赖老师带领全体组员共读了《幼儿创意足球游戏》的第一章,大家对足球游戏开展的目的与意义展开讨论,拓宽常规足球游戏的概念。赖老师对今后班级足球环境的方向提出指导意见,以多种资源为抓手,根据幼儿兴趣以及年龄特点,设计具有层次性的足球游戏环境。希望老师们不断关注经验,让足球游戏支持儿童健康成长!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材料投放组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材料组老师老师坚持沉浸式阅读,为自己带来了不尽的收获,此次我们共同阅读了《幼儿园低结构材料应用指导》这本书,为自己在日常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在材料投放过程中有效使用低结构材料,将适合的材料更好地运用在实际当中让幼儿操作游戏。
观察组
读书不仅是教师的前提,也是整个教育的活水。通过沉浸式阅读,我们教师收获满满。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教师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成长。
课程组
本学期我们课程组阅读的是《以游戏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在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分享了沉浸式阅读第一、二章的感悟,通过沉浸式阅读,让老师们能享受阅读,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阅读成为一种自然习惯,形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力争做一个有温度、有态度、有理想、有情怀的幼教工作者。
研之愈深,知之亦明,行之则远。此次园本教研活动进一步明确了幼儿园新学期教研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为老师们的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提供了锻炼成长的平台,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也推动了老师们的专业化成长,相信在积极教研氛围的影响下,老师们定能不断学习与反思,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从而真正地看见儿童,理解儿童,读懂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