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4-10-28 来源:本站
为了能更好服务幼儿教育发展需要,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使教师更好的适应教育新形势、新要求,转变教育观念,促进专业成长,西岗幼儿园经天路园各教研组于2024年10月25日开展了本学期的第二次教研组会。
【材料组】
2024年10月25日中午,老师们在组长张文轩老师的组织下召开了本次会议,张老师结合园部后期混龄游戏计划,跟大家讲述了本次教研工作的内容及安排,并共读了书籍《混龄日记中的教育启示》。会议的内容主要围绕职业体验馆混龄游戏材料投放,职业体验馆混龄游戏初探现场研讨,教师理论学习分享进行研讨。
一、关于混龄游戏的探讨
首先,由张老师提出问题:户外混龄游戏中都有哪些问题?然后教师们展开讨论。讨论出以下内容:材料不够、玩的次数少、材料收放不方便、混龄不明确等。
接着张老师根据老师们的讨论结果进行一一解读,并分享了户外混龄游戏材料投放的一些注意要点。
“优化户外游戏材料三步曲”
一低:“低结构材料”
一种无规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当时的想法随意组合,并一物多用,给予幼儿更大的创造空间,更多的想象探索。
两可:可移动、可组合材料
在幼儿手中,这些材料每天都会变化着不同的玩法。比如,长短不一的梯子、攀爬组合架、高低大小不同的凳子、滚动,还有安全保护的垫子。
三多:多种类、多数量、多层次材料
不同类别丰富的材料会无形中为幼儿提供复杂的问题环境,让幼儿潜能得到充分展现。
职业体验馆混龄游戏初探现场研讨
混龄游戏探讨结束后,组长带着组员来到一楼职业体验馆,进行现场初探研讨。张组长与大家介绍了关于职业体验馆材料投放的相关要求与场地布置,让大家能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在接下来的打造中能更加的符合不同年龄幼儿的需要。
三、《混龄日记中的教育启示》读书分享
在杨虹老师分享完《混龄日记中的教育启示》第3-4章内容后,组员内的老师围绕着三、四章进行阅读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教研没有终点,学习永不止步。
正是由于老师们在教研组的热情参与、无私奉献、真诚交流、积极分享,才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希望教师们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在学习中收获,在教研中成长。
【环创组】
环创组在组长胡飞翔老师的带领下于2014年10月25日召开本学期的第二次教研会议。
首先,胡飞翔老师向组员们就评比方案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为了使户外活动区环境能够站在儿童的立场,关注儿童现实需求不断调整游戏环境,积极挖掘户外游戏的育人资源,环创组将开展针对户外表演区、户外养殖区、户外沙水区、户外骑行区的环境打造评比。
为了使老师们了解户外活动区的改造方向和意义,胡飞翔老师带领老师们学习了相关的案例,拓展了大家的思路并对老师们提出几点要求:
环境要支持幼儿获得存在感、掌控感。
材料丰富、玩法多样。
空间规划布局合理,使用适合户外的材料,便于长久保存。
投放的材料、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之后,老师们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改造区域并开始着手拟定改造方案。
接着,叶明淏老师担任本月领读。全体成员继续围绕两个问题:研究性环境创设对幼儿的重要性如何体现?在环境创设之中幼儿与教师如何进行合作?进行讨论。
王青青: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王梦倩:传统的环境布置往往只注重美观和装饰性,而研究性环境创设则更加注重孩子们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目标。
张雨佳:通过本章的学习,我意识到自己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研究性方法的应用,努力提升环境创设的质量。
叶明淏:当幼儿常常不是连续参加某一探究活动时,那我们就需要用档案来维持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可以继续进行探究活动。
最后,老师们来到职业体验馆中进行表征环境的实践调整,使之变成能与幼儿互动,真正让幼儿看得懂的环境。
相信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环创组全体老师们在未来的工作中一定会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优质、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
【观察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观察是了解幼儿发展水平和学习状况最直接的方法,可以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幼儿在认知、情绪、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以及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等,支持儿童可持续发展。为提升教师观察和解读幼儿行为的能力,学会用敏锐的眼光捕捉幼儿行为、用专业的视角分析行为,2024年10月25日西岗幼儿园经天路园观察组教师开展了教研活动。
观察记录反馈
观察组组长慎老师针对本次撰写的观察记录进行反馈,慎老师提出:
1. 观察记录上交前需认真检查,保证观察记录中无错别字。
2. 观察目的和观察分析要对应,混龄游戏的观察记录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幼儿社交行为分析(同伴交往模式、合作与分享行为、情感表达与理解)
幼儿认知能力发展(认知差异与互补、学习与模仿行为)
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情感依赖与安全感、责任感与关爱意识)
3. 在撰写分析和支持策略时,需要提炼语句的核心点并置前。
共读活动:
接着,观察组的老师们围绕《发现不一样的学习者》的第三章《循证分析:教师开展幼儿行为观察评价的现状调查》进行共读活动。通过本章的学习,老师们对于如何进行反思、怎样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最后,我们针对以下的两个问题进行研讨:
1.在实践教学中,你是运用何种观察方法进行幼儿行为事实的信息收集?
2.收集后又如何筛选有价值的观察信息?
古晋老师:在实践教学中会运用自然观察法、事件取样法、轶事记录法,观察中会关注那些与幼儿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比如幼儿的兴趣爱好、社交能力等。其次,会排除那些偶然发生、对幼儿发展没有实质性影响的信息。最后,还会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对观察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从而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观察信息。
王上老师:在实践教学中,收集后筛选有价值观察信息的方法如下:明确观察目的,根据教学目标和研究问题,确定哪些信息与目的相关,关注典型行为:如幼儿的创新行为、合作行为、解决问题的方式等。
通过教师的分享可以有针对性在幼儿观察中做到有效观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观察是一门艺术,沟通是一种语言,分析是一种能力,它们都是教师读懂儿童,走近童心的桥梁,我们也终将在一次次研讨活动中,能真正走进幼儿,读懂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