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05-04 来源:本站
4月28日上午,金地明悦幼儿园园长、教师,西岗幼儿园各园部园长来到西岗幼儿园天佑路园,参加两周一次由南师大黄进教授指导的教研活动。

活动伊始,老师们分批观摩了小四班的班级环境及区域游戏。回到多功能教室后,陆园长简单介绍了今天教研的内容,紧接着天佑路园小四班谢老师分享了《奇妙的身体》主题的中期汇报,谢老师从“前期回顾”“主题开展”“下一阶段的预设”“主题开展的困惑”等几个方面对本次主题活动进行了汇报,最后丁老师分享了两篇追踪式观察记录。
在认真聆听了两位教师的汇报后,大家移步会议室,就本主题及两篇观察记录进行对话式研讨。不仅讨论了如何在不影响幼儿活动的前提下,拍摄幼儿自然状态下的游戏情况用作真实的教研分析;也讨论了教师提出的困惑——如何让家长在关注幼儿吃饭、午睡、喝水等生活活动的同时,也关注幼儿在其他方面的成长;以及主题课程后续发展的方向,应该达成怎样的教育目标,教师在幼儿活动中应给予何种程度的指导等。
令人欣喜的是,通过本主题以时间轴、事件轴的形式呈现主题实施情况,园长们开始思考关于课程的一些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做主题课程?为什么要以这样顺序、形式、内容实施课程?每一个主题课程的边界真的如我们想象的这样清晰吗?如果没有主题课程会怎样?
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在某些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如对于教师提出的困惑,不必操之过急,同时引导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注应该顺其自然,习惯的培养也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在后面的活动中可以继续培养;骑行活动中教师可以做的是适当的退位,让幼儿自主探索、选择最适宜的小车,并可以抓住契机,进行简单的交通规则及安全教育,拓展孩子的经验。

最后,黄进教授做了总结指导:
1.主题活动不应该限制儿童,应当成为支持儿童活动的支架,为以后的各类活动铺垫经验,活动不会在一次主题中结束,而是会一直延续下去。我们需要思考主题到底要干什么?给孩子的成长是什么?主题不是重复儿童的经验,而是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在主题课程中转变为质量更高更好的经验。
2.儿童对于情绪的认知和表达是有限的,但儿童情绪体验是丰富的,只是与成年人的认知结构有差别,要尊重、理解、接纳幼儿的情绪情感,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习用适宜的方法疏解自己的情绪。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放松的、被信赖的、接纳的环境。
3.主题对教师也应当是有意义的,例如在本主题中教师能够更深入的认识身体,关注人的多元智能。
4.关于观察记录,目的和分析应该形成逻辑,相互呼应,可对观察目的做二次修订,积累有意观察的能力。关注幼儿发展的整体,幼儿在不同活动中的表现,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准确、更完整的了解幼儿。
5.教师为幼儿提供游戏材料时,应关注材料的多样化,例如串珠游戏不仅仅是串手链、项链,颜色也不局限在粉色、黄色、红色等,要提供更多的中性材料,让所有幼儿都能选到适宜的玩具。
三个多小时的活动在热烈的讨论和认真的聆听中结束。这次活动让我们更关注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需要,更关注主题课程的实施方式和价值导向,是一次高质量、有大收获的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