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1-12-23 来源:本站
教研活动是教学工作的先导,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西岗幼儿园天左路园于2021年12月21日中午展开了各教研组会议。
环创组: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鲜活的课程和教育的载体,成为幼儿学习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教育手段,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环境创设的理念和能力,环创组在户外美劳区开始了教研组会议。
首先组长魏璐芸就上个月的教研组活动进行总结,对本月工作进行了相关的安排。同时,对开展的“奇趣桌”活动进行教师操作后的反馈收集进行了相关指导,一起探讨活动的深层次开展。
其次,我们就日常教研中的三个问题开展了讨论:
一、如何解读瑞吉欧教育的儿童观和教师观
二、儿童或者教师怎样与环境对话
三、儿童视角与儿童立场环境创设的具体思路
老师们也积极思考,表达了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王老师说:瑞吉欧特别重视环境创设—一种孩子自由探索,与同伴、教师、家长、社区、环境呈现关系和创造意义的环境,新的环境带来新的想法。
束老师说: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鼓励幼儿使用多种方式,如文字动作,绘画、拼贴等方式来探索,鼓励幼儿大胆创想。
在与环境对话方面的话,我们要让孩子参与到环境的创设当中成为环境的主人。
华老师说:瑞吉欧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尊重孩子,而这种尊重会落到实地,放手让孩子们做决定,老师要给予最大的支持。
孙老师说:老师要在儿童自发的游戏活动中,充当一个支持者、合作者以及引导者的身份,不要过多的去干预孩子的游戏。
张老师说:我们要从瑞吉欧的理念入手,让老师和空间对话,让幼儿融入空间,让探索无处不在,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
胡老师说:瑞吉儿的教育观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因素,儿童在与环境的互动中,积极建构其知识体系,从而获得智力发展。
我们也要学会在环境中放大物品背后的意义以及学习机会,让探索更具有意义。
魏老师最后也进行了总结与提升:
我们可以运用瑞吉欧的“教师观”,重新评估与分析日常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一起分析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习惯性”的观察和教学模式。
材料组: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幼儿园课程应该是游戏化的课程”。幼儿园的区域游戏为幼儿打开自由选择、自发探索、自主操作的大门,这也是“发掘”探索性主题活动的重要来源。为了促进区域材料的有效投放和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深度游戏,于2021年12月21日中午在王思敏组长的带领下,本次以“主题下的材料投放”为教研主题活动。
首先,老师们根据当下正在开展的主题材料投放进行了分享,幼儿通过不同材料促进了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多层次的发展。合理又适宜的材料以及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去主动的练习、巩固已有的知识并不断的获取新的生活经验,多样化的区域和材料,是幼儿自主发展的重要场所。那么针对材料的投放,大家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老师们积极地思考并说出了的想法:
潘老师:要增强材料的适宜性,扩展幼儿的兴趣设计丰富的活动形式,投放具有多样性的材料是教师在区域活动的首先需要做到的。为了使材料具有教育价值,教师应创设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的材料,吸引幼儿的关注与兴趣,让材料与幼儿有充分的互动。
邢老师: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技能技巧体现在幼儿园游戏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种游戏的材料和运用之中,投放材料要求教师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及较强的组织和指导能力。丰富的、适宜的、能够增进幼儿互动性的游戏材料具有广泛的意义。
李老师:准备了许多材料,孩子们却不理会,或操作马虎;也许是我们指导不当,或急于指导,让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悄然流失,使区角活动丧失了应有的价值。所以要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提供幼儿能与之互动和探究的材料,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幼儿提供适合其个人独特发展模式的成长环境。
朱老师:在投放区域材料的具体实践中,教师要基于幼儿的兴趣,积极提供能够引发幼儿吸引力、拓展幼儿 思维的游戏材料。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新鲜事物,使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宜的游戏,并与同伴或教师产生良好互动。
张老师:持续供给——以源源不断的材料激发幼儿兴趣,先投放一部分材料,在幼儿兴趣减弱的时候,再投入一些新的材料,这样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墙壁空间,有计划的投放材料,打造丰富多彩的内容;教师可根据活动材料的特点进行分类,使得工具材料分层放置,这样能够为幼儿的安全提供保障,而且也提高了使用效率。
王老师:对沉浸在游戏中的幼儿,教师应尽可能减少干预。教师一定要有目的地介入和指导,介入的目的要源于观察和分析。记得华教授总结出了一个教师介入游戏的原则:从“我想让幼儿如何游戏”到“我想知道幼儿是如何游戏的”。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判断自己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是否进行了有效介入,即是否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是否支持并推进幼儿游戏的开展,是否帮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提升发展水平。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新材料、新角色以及新问题,来为区域活动带来一点挑战性。
通过本次的教研,在老师们的思维碰撞下,我们获取了新的信息,找到了有针对性的理论支持,更重要的是引发了自我思考,更加深入的了解区域材料如何投放与适宜调整的方法,为孩子的综合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课程审议组:
幼儿园课程评价就是对幼儿园课程的计划、活动过程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量或质的记述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课程组组长胡老师从课程出发,给我们进行了有关《生成活动中常见问题的问与答》的课件分享,内容包括生成活动的内容从何而来、如何发现幼儿探究的兴趣、如何帮助幼儿确定探究方向、如何回应幼儿探究过程中的提问和如何在幼儿探究过程中“抛问题”以及幼儿的经验提升等六点展开!
其中胡老师提到,不论是哪一点,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教师的“听”很重要,我们不仅要成为一个会观察的老师还要去倾听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和声音。胡老师以班级一件小事情举例,一开始孩子的作品很干净很清爽,创作了一幅糖葫芦,过了一会儿画面“变脏了”,于是去询问小朋友,原来,小朋友说他是为了给“糖葫芦”撒上很多糖霜。通过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我们意识到了倾听的意义。
接着胡老师针对主题课程评价表进行了解读,并带领我们一起学习如何使用。各班级教师各抒己见,针对本班主题内容进行解读。
许欢老师说:“我们班开展的《中国娃》主题过程中,本班幼儿对自己的家乡很感兴趣,所以,我们在实施过程当中意识到孩子们的兴趣方向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包括室内外活动的组织、方案、活动目标等等,并通过各个环节进行反思调整,记录孩子在各个环节当中的点滴进步。
夏惠华老师说:“我们班种植园地搭建的大棚,孩子们捡石头,分工合作,并且利用周边区域进行表征。部分幼儿有没有完成,教师也会及时关注幼儿,观察是否进行干预,夏老师还说,评价要结合幼儿实际情况,适时放宽,有弹性很重要。
王坤瑶老师说:“我们会在主题前发布家长调查问卷,根据本班主题,让家长带着孩子们找一找常见的不常见的图形,把图片打印带到班级,让孩子们交流经验。除此之外,王老师还说实施方面,个别幼儿的交往以及个人情况与其他幼儿不同,我们要尊重这类幼儿,并与幼儿单独沟通。
最后胡老师总结:“主题评价是一种用于教师日常反思的工具。其中值得思考的是,在课程评价当中,谁评价、评价谁、评价什么、怎么评价等都是我们需要进行阶段性思考和反思的。这里的“谁”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可能是孩子,也有可能是材料、包括主题实施当中可能存在的领域缺失。不论是那一方面,都需要我们做个有心人,不断的去实践、去学习、去反思!
观察组:
“观察是起点,发展才有支点”“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2021年12月21日中午,在组长张永蕾的带领下,在会议室召开了观察组教研会议。
会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针对共读图书《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这样做》进行一个共读后研讨。2、进行十二月份日常观察困惑的研讨,理论结合实际,结合日常观察进行了各领域观察要点的学习。3、针对即将开展的联合教研:“奇趣桌”进行了一个预观察讨论。4、最后针对日常的观察记录进行了一个讨论。在会议中教师各抒己见,对自己的感想以及困惑做了详尽的阐述。
针对共读图书《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这样做》,在开始环节,组长抛出了一个问题:在日常观察中,你是如何观察幼儿的,你是如何确定每次观察幼儿的要点的?
孙运祥:在日常的观察中,我们观察的点有很多,但是我们在实际的观察中要注意从整体的角度观察幼儿的行为。
闻余芸:其实在观察的过程中,我对观察的点的把握比较模糊,在看过第三章“幼儿行为观察要点”之后,我就把特定的理论带入进去,我发现我观察的广度更大了。
针对即将开展的联合教研,大家在环创组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并针对问题进行了研讨:
汪密:我在活动前对奇趣桌进行了一个了解,也结合日常观察的要点进行了部分班级情况的了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材料以及人数场地具有局限性,所以在进行联合教研的时候我需要进行细致观察,提供更好的想法去支持幼儿更好的游戏。
叶凡:奇趣桌比较新颖,所以这个新颖性会持续多久,我们在每一次的观察过程中都是要思考材料的适宜性,给予班级教师更多的建议。
在活动最后,教师们也针对近期观察记录进行了一个研讨,找到自己近期撰写的不足之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最后组长张老师也表示:我们要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要具有计划性,心中要有观察的要点,活动中要用好我们的专业书籍,才能更好地了解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各方面的提升,在接下来的教研活动中期待老师更好的观察。
观察一定不仅仅是技术,它更是尊重幼儿成长客观规律的教育理念的体现。什么是真游戏?观察的主体是什么?如何做好观察记录分析?……我们要把学习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持自己的教育工作。在专业之路上,我们学着只争朝夕,继续前行。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一次相互交流、研讨的平台,老司马也更加的明确了教研的方向。相信在良好的教研氛围下,教研活得的有效开展定将全面推动我园教师专业化成长进程,进一步提升我园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