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5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07-28 来源:本站
夏日炎炎,晴空灿烂。2022年7月27日,材料组的老师们在组长李茜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暑期线上学习交流会。
本次学习交流会围绕《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这本书中第十一章创设建构区的内容进行讨论交流。

建构区是幼儿动手动脑、创造性的、自由地再现物质的形象的过程。它既为幼儿提供了发展感知动作技能的机会,又培养了他们手眼协调和手脑并用的能力,也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表现。
活动开始前期,李茜老师带领材料组全体教师,再次阅读了本书中第十一章创设建构区。李茜老师根据本章节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与分享。她从建构的阶段、建构区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创设有效的建构区以及教师支持建构区学习的策略四个方面进行分享。

接下来老师们开始思维碰撞,说出了自己的感想与思考。
程晓韵老师:
建构区向来是班级比较热门的区域,小班期间,班级的建构区每日爆满,小朋友们喜欢拿着积木敲敲打打或者堆高、平铺,但是建构区场地的有限,搭建作品的保存,以及小朋友对搭建材料数量和种类更高的需求等问题也是一直存在,本次会议的讨论也给了我一些新思路。
庄静老师:
看书前,我一直认为我们班的建构区布置规划还是比较合理的。在看书之后,重新审视自查自己的问题。总结以下:我班建构区优点1.所有的积木都分类摆放好,这样便于幼儿拿取和整理。2.建构区有很多建筑图片,供幼儿欣赏,模仿。3.位置比较合理,相对比较独立,远离安静区域。
不足:1.投放的材料比较单一2.建构区场地太小,建构作品的表现和保存是一个问题。在下个学期,在创设建构区时,除了积木数量,场地等方面的思考之外,我还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注重起来:
1.纸和笔的使用引导幼儿在搭建之前,能够以小组的形式商量的内容,其中一人执笔将大家的设想画在纸上,最终确定后再开始搭建。2.教师和幼儿的合作关系积极展开以幼儿为主体的师幼互动,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的互动氛围是十 同时,还要注意家园互动,幼幼互动,充分利用资源,促动良好的师幼互动,以保证幼儿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徐凡老师:
在建构区中应鼓励幼儿利用各种建筑结构材料,如积木、插塑玩具、沙土、金属部件、废旧材料等进行建筑、构造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将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意愿进行构思、构造来表现-定的事物的形态,如建楼房、架桥、铺路、拼搭动物园等。也就是说建构区中的游戏是通过幼儿的想象,创造性的反映周围的生活,通过建构和构造各种建筑物或物体来反映他们对周围生活的印象的。
陈佳佳老师:积木建构区可能是教室里最重要的区域之一”。我觉得重要的不仅是建构区能带给孩子各种不同能力的发展,还因为建构区还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区域,一块块的小木块似乎有魔力,吸引着每一个孩子与它一起游戏。本章节内容为我们分享了很多有效经验,比如:如何创设有效的积木建构区、建构区适合的材料、教师支持建构区学习的策略等,还提出了目前建构区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研讨和思考。最后,不仅是班级内的建构区,户外建构区如何作为室内建构区的拓展与延伸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王玉老师:
有序的环境是支持幼儿游戏的重要内容。除布局合理,材料摆放整齐,带有显性的游戏常规也是环境创设考虑的重要方面。区内主材和辅材分类摆放,有标识图,便于幼儿取用和收拾整理。教师提供建筑物图片、设计图等,使区角美观,具有启发性。如在建构区的墙面或者柜子背面等提供典型建筑物的照片,可以是搜集来的图片,幼儿外出旅游的照片等,也可以是呈现阶段性作品的照片,给幼儿带来成功感,进一步激发建构的兴趣。
徐杨吾一:
阅读本章后我意识到建构区属于相对喧闹、操作性较强的区域,它为儿童提供激发其产生社会性交往、互动的小组游戏的空间,因此,必须相对安静、操作性较低的区域分开,减少幼儿在游戏中受到干扰。在幼儿园创设丰富的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意识是在不断操作事物的活动中萌发的,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也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发展的,持续不断的实践活动是幼儿初步创造活动的起点。我们要更多的提供让幼儿可以操作摆弄的实物。
王慧老师:
书中第十一章“创设建构区”,在仔细阅读学习后,给我很多的启示和思考。不得不放慢脚步,审视自查自己班级的建构区。区域游戏时,建构区一直是很多喜欢建构和部分性格相对内向幼儿“藏匿”的场所。虽然一直有,但常常容易被忽略指导,也很少在区域里与幼儿互动,更没有讨论过如何丰富、拓展或建构孩子们的学习机会。借此机会,从“了解幼儿的实际搭建水平、发现和讨论存在的问题,给予他们需要的支持”等着手。
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幼儿说:一积木不够用,我们还没有搭完积木就用完了。XX小朋友把我们搭的都拆了。XX一点也不会搭,他自己玩,还要打扰我们。我们搭房子的时候,工具也没有。我们只有木头积木和一点彩色的塑料积木。我们有时候不知道怎么搭。不管是孩子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还是隐形的问题,确实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孔伶俐老师:
建构区被誉为“塑造工程师的地方”,是幼儿进行建构游戏的主要场所。在建构区内,幼儿动手动脑、发挥想象,通过对不同建构材料进行观察、操作、搭建,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积木的数量和种类直接影响搭建的效果和幼儿的水平发挥。缺乏数量是必须的,在种类上也要尽可能丰富,关键要适合该年龄段的幼儿搭建,不是平行游戏,而是可操作性强,幼儿间可以互动合作的。
活动最后,李茜老师提出:建构区的游戏也是幼儿的一种艺术型的活动。幼儿再现周围事物是,在颜色,形状,各部分比例中都体现了对称、协调和美观的要求,这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老师们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建构区的创设以及材料的投放进行创想,等到开学时我们再一起讨论交流。
本次线上学习交流活动的开展,让老师们对于建构区的创设有了更理论的知识支持,同时也对于自己的一些困惑有了突破口。相信的日后的创设中能够做得更好,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建构环境以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