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风:诚信、友善、合作、高效

【灵动教研】关注童心,因材施教 ——记西幼天佐路园融合教育业务培训活动

浏览数量:47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01-05      来源:本站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正视幼儿的个体差异!为了加深教师对融合教育的了解和认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于20211231日组织全体教师在多功能室进行了学前融合教育的培训活动!

IMG_4281.JPG

首先,由小三班的王坤瑶老师针对有关融合教育的知识内容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她主要从学前特殊儿童及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相关文件及法规和活动照片四个方面进行介绍。王坤瑶老师提到学前特殊儿童的定义,学前特殊儿童,即学前有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主要类别有认知发展障碍、生理发展障碍、语言发展障碍、情绪和行为问题以及超常儿童。而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称多动性障碍),是儿童期发病率较高的心理行为障碍之一,其核心症状有注意缺陷、冲动、过度活动。主要分为多动—冲动主型、注意缺陷主型以及混合主型

王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连续性安置形态——的阶梯式服务体系以及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政策等,给我们呈现了符合特殊教育孩子的需求拟订的IEP,调整普通教育与提供资源与支持以符合孩子的需要,包括空间、社会关系、课程与教学的融合以及相关的具体实施方法、措施等,让老师们对融合教育有了比较全面和清晰的理解!

紧接着,小一班的张卉老师通过本班特殊幼儿的实际情况给我们进行分享!她主要从家长工作、教师工作、教师的观察引导以及现在的变化等四方面展开!她提到,在了解到特殊幼儿进班时要先掌握幼儿基本信息,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仔细阅读家长填写的表格,了解孩子的大致情况,以及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并将相关的内容进行再整理。同时,及时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幼儿各阶段的情况。

QQ截图20211231145739.png

其次,教师需要做好应对措施,例如座位、床铺的调整,观察幼儿的情绪、行为上的变化并进行适时的引导,例如孩子衣物穿不好时,会脸红等,教师发现后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并进行持续的跟踪观察。最后,张老师以图片的方式给我们呈现了孩子在老师们的细心呵护下的点滴成长!

小二班的邢缝丽老师以个案的形式给我们分享了他们班一名特殊幼儿的阶段性成长和变化。她主要从幼儿基本情况、幼儿行为观察及分析两方面展开!该幼儿语言、认知发展迟缓;待在家里的时间偏多,很少进行户外活动也不和陌生小朋友接触。主要行为表现:摇头(自我刺激)打头、 撞头(引起别人的注意)。例如午睡时间会钻到床下或发出一些声音,做出一些应激行为有起床气等。教师对该幼儿的情况时时关注,并向家长反馈,通过了解,在上幼儿园之前平时基本都在医院进行康复训练,几乎没有午睡的习惯。通过家园合作,共同制定方案,该幼儿每天会比平时早起1小时(平时7:00起床),这样可以让他提前产生困意,更好的入睡。

老师们在幼儿园会更多的带着他一起参与各项活动,陪着他完成晨锻的内容,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在老师的帮助下体验成功的快乐。也会引导他去帮助或者主动的去收拾器材,有初步的合作意识,让该幼儿知道自己是班级的一员,感受与同伴交往的乐趣,也更好的建立了师生关系。

听了三位老师的分享,赵园长提醒老师们,要谨慎给孩子贴标签,学会观察,时刻关注幼儿需求提供相适宜的支持和引导,特殊孩子不能相对应指南的目标,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要有针对性的专用的表格。特殊儿童虽然特殊,但是教育不特殊希望老师们共勉!

最后王园长小结提到:“部分班级其实也有特殊幼儿,但是老师们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们每一次研讨、教研或者学习培训,教师要学会保护孩子的隐私制定适合特殊幼儿的计划。融合教育让特殊的孩子能进入正常的班级,跟正常的孩子一起学习生活大部分这类幼儿会逐渐缩小跟正常幼儿的差异,希望老师不要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孩子,特殊孩子需要你们的特殊关爱,希望老师能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

希望老师们共勉!

IMG_4364.JPG







2020  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00570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