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4-06-25 来源:本站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艺术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美工区作为区域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为幼儿提供欣赏和感受美的机会,为自主表达和创作提供更好的平台。同样美工区应该成为一个让幼儿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的小天地,为幼儿的游戏与美术创作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条件,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环境是幼儿生活的空间,更是幼儿学习的空间。班级环境的核心是幼儿,通过作品与材料营造出具有富有韵味美的氛围来感染幼儿。幼儿在美工区可以自由地观察、欣赏各种不同的艺术品,尽情选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与同伴友好地合作,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潜能,有条理地进行各种美工活动,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认识,从而提升审美能力。环境通过日积月累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中产生。
在每天的游戏中总有很多的孩子选择美工区,特别热闹。但是也经常听到孩子说:
“美工区地上有好多掉下的笔盖。”
“美工区的画纸太少了,只有素描纸和白纸。”
“我画的画没有地方放,只能放在作品袋里。”
“画笔放的太乱了,我都不知道怎么放。”
“美工区位置太少了,玩粘土和画画的小朋友在一起太拥挤了。”
“我们喜欢的材料舍不得用,用完就没有了。”
............
听到孩子们的话不禁引起了老师的思考,对目前班级美工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目前美工区存在的问题:
1.空间不合理:操作空间局限性较大,展览空间不足,部分空间未发挥作用,缺少立体作品存放处,纸张不便于拿取。
2.材料投放不充分:幼儿喜爱或常用的材料投放不足,纸张种类不丰富,缺少审美类材料等。
3.教师指导缺位:缺乏对如何节约用纸和其他材料的指导,缺乏对收拾整理环节的指导,缺乏对作品的有效管理等。
4.区域里幼儿的作品较多,但可摆放作品的地方太少,材料柜的摆放局限了作品的陈列,绘画作品不能展示出最佳效果。作品被掩藏,不易欣赏,导致很多幼儿缺乏与作品互动的主动性。
为了让改造后的美工区可以更好满足幼儿的需要,于是老师决定听一听孩子们的想法,孩子们纷纷表达自己理想中的美工区的样子。通过与孩子们的交谈,收集到了幼儿许多关于如何改造美工区的想法。
教师提问:
“你就觉得美工区可以如何改造,可以变得更加好玩呢?”
幼儿回答:
“美工区可以变大一点,这样我和我的好朋友就都可以去玩了。”
“我家里有好多好看的装饰,可以带来我们一起用。”
“我想在美工区看到好看的画,我喜欢看好看的画。”
“许多粘土作品没地方放,如果能展示出来就好了。”
“我做了好多好看的作品,家里太多了我想放在美工区。”
............
结合孩子们的想法,对美工区游戏空间的增减与改造也在进行当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进行了思考:环境创设坚持经验导向,确保环境的可进入、可操作和可体验,环境首先要从儿童活动的需求出发,当幼儿的作品需要陈列时,应该提供开放的场地,让幼儿真正可进入、可亲近、可触摸,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满足幼儿不同作品均能被他人观赏评价的需求。
于是对美工区的陈设进行了扩展:
1. 扩大美工区的面积,调整玩具柜布局,并且增加一张桌子让幼儿进行泥工创作,进行区域内分区。
2.充分利用角落空间起来,增加一个展示台,幼儿在透明膜上绘画的作品可以在这里将作品展示出来。
3.在材料柜子上利用多层展示架,展示孩子们运用彩泥制作的各种小作品。悬挂展示绳,悬挂幼儿作品,让幼儿近距离与作品互动、对话,让作品有更全面的展示空间。
4.增加多层纸张透明收纳盒,用来整理各类纸张,让材料更整洁。
5.收纳盒里放入生活中的低结构自然材料(松果、木片、干花)等材料,从而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等艺术活动,享受艺术的乐趣。
改造完成
孩子们在自己创设的美工区游戏空间内,开始了自由创作之路。运用不同的创作方法,开启了多元化的创作。
【教师的思考】
美术活动是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也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活动。《指南》中指出:“艺术活动可以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态度的特有方式。”
改造后的美工区更加吸引幼儿的游戏,但环境创设是个动态的过程,希望借助本次改造的经验,继续提升其他环境中的支持策略,在自然、融合、开放的氛围中,引导幼儿与材料、环境积极地互动,激发内在情感和能力。
“环境”不仅仅指的是“墙面环境”,更是“审美资源”。特别是在美工区的环境创设中要具有“资源利用”的意识、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够引导孩子在大自然中、生活中发现美好的事物,能够有目的的引导孩子欣赏不同形式艺术作品的美。要认识到美工区角不仅是是孩子创造美、表现美的空间,更是孩子发现美和感受美的的空间。
幼儿喜欢在美工区涂涂画画,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激发了创造力,丰富了艺术知识、技能,而且还促进了情感、社会性、认知和身体能力的发展,可见美术区的改造对孩子有深远的影响。后期还会和幼儿共同研讨这些材料的多元化的利用,让孩子们巧妙运用自然材料,发展想象力、动手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在这里孩子们能创作出更多新颖独特的作品,同样教师也应当提供有效度的支持,从而引发有深度的探究学习,促进孩子们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