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4-04-26 来源:本站
一角一落皆巧思,一步一处皆探索。一花一草皆教材,一墙一景皆教育。让环境为教育助力,让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浸润幼儿多彩的童心。
当教师将视角转向儿童时,儿童的逻辑、儿童的需要、儿童的审美、儿童的发展便成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核心因素。《保教质量评估指南》中关于“环境创设”清晰指出了空间设施、玩具材料等两项关键指标,旨在促进幼儿园积极创设丰富适宜、富有童趣、有利于支持幼儿学习探索的教育环境。
为了让幼儿在适宜的、有准备的环境中生活、学习与发展,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西幼天佐路园的全体教师以“美工区教师的有效引导及作品展示情况”为重点进行了园本研训活动,本次活动由环创组组长魏璐芸老师组织,活动过程分为现场观摩、班级作品展示分享与分组研讨三个环节。
2024年4月23日,老师们走进班级观摩了美工区欣赏图的投放及使用情况,并根据被观摩班级教师对幼儿美工区活动的指导情况撰写观摩记录。
4月25日中午1点,老师们齐聚多功能厅对观摩情况进行集中研讨。
首先,每个班级分享了幼儿作品在班级的展示情况,以及如何利用该作品进行的环境布置。各班注重幼儿与环境、材料互动“对话”,遵循可触摸、可探索、有话说,尊重幼儿意愿的原则,创设出了一个个富有童趣、寓教于乐的自主游戏区域。
分享结束后,老师们按年龄段结合进班观摩情况进行了分组研讨交流活动,就班级环境创设的困惑和共性进行了探讨、交流,将观摩中发现的亮点与不足进行剖析,对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共同探讨更有利于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游戏形式:
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王老师:结合主题展示了欣赏图片,幼儿有形式多样的作品,投放了丰富的低结构材料,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很专注。
汪老师:主要利用幼儿作品布置美工区整体环境,体现了幼儿与环境的互动。
胡老师:环境色彩较为明快、鲜艳,适宜小班幼儿。作品形式丰富,富有童趣性,展示高低有层次。
针对自己发现的问题,从材料和环境角度谈谈后续可以如何改进?
闻老师:作品摆放过满,可以适当留白,除了大师的作品欣赏,可以提供一些操作技法图示和实物,供幼儿学习感受。
王老师: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投入丰富的材料,供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进行自主操作,使幼儿获得成就感。
夏老师:作品展示可增添互动性和可操作性,部分操作的台面高度可适当调整。
教师是如何与幼儿进行互动的,互动的效果如何?你有更好的建议吗?
毛老师:教师应注重幼儿的情感交流,当幼儿遇到问题时,给予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和时间。
束老师说:幼儿关注于自己的创作中,刚开始以旁观的角度观察幼儿的创作,当幼儿创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失去兴趣时,教师可平行介入。
活动尾声赵园长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赵园长先肯定了老师在研讨活动中的积极性,从中可以看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接着结合在日常教育评估中的七个要点启发教师思考:班级环境创设是不是幼儿喜欢的?有没有互动的机会?有没有新的游戏产生的可能?是否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反应和互动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反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和教师一起讨论、设计和布置,在互动中引发幼儿思考和学习。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门艺术,班级环境绝不是一种装饰,它蕴含了教师很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围绕教育目标创设的环境,不仅使幼儿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也是幼儿自我表现的舞台,更是幼儿无尽想象与创造的天地。环境创设可以说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永恒话题,教师们将会在不断学习中大胆创新,基于孩子的视角,师幼共创,让环境为我们教育助力,让环境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