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62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1-06-02 来源:本站
2021年5月28日中午13:00,栖霞区东片线上研训活动在张海艳老师的带领下与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有序展开。
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探索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和现象的过程中,教师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今天的三个分享内容均来源于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基于幼儿的兴趣与幼儿一起探究,在自然的环境中做自然的事。
束梦婷《你好,小鸟》
束梦婷老师带来的主题分享《你好,小鸟》,充分结合幼儿兴趣,以鸟窝奇遇记与鸟的王国为线索,结合春天的季节特色,通过各种有趣的探索活动与孩子们一起探秘小鸟。
束老师指出:在信息化时代的当下,我们对大自然也渐渐失去了兴趣,小鸟飞过,树上的鸟窝对我们来说就是个过客,无法像小朋友那样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陪伴幼儿学习的过程也是我们自身学习的过程,正如我们发现的鸟窝,打破了以往我们对鸟窝的认知,也丰富了我们对小鸟的了解。
曹静《泥的造物空间》
梅雨季节的频繁降雨对中三班的小朋友来说,造成了一些小小的困扰。他们开始对一个名叫“泥”的朋友产生了兴趣,曹静老师带来的主题分享《泥的造物空间》,为我们揭秘一场由泥引发的面包窑的故事。
曹老师告诉我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孩子是一起成长的,这需要我们时刻做好充分的准备,走在孩子前面。教师需要明晰“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需要做什么?”“我能做到什么?”,同时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模式,不断深化自己的知识储备,在面对每个阶段的困难以及问题时,要不断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模式以及方式方法。
赵欣《幼儿园亲自然活动开展的实践思考》
赵欣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幼儿园亲自然活动开展的实践思考》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享:
从自然走向思考
从自然走向教育
从自然走向成长
在分享中,赵老师提到:在自然活动推进过程中,结合课程游戏化精神,我们形成自上而下的逐步探索。从园部制定方向-年级组审议课程-教研组针对性研讨-各班级的实施,老师在每次研讨中碰撞新的火花,从而形成经验,有效地去支持幼儿,支持课程的发展。
通过三位老师的分享,我们初步体会到自然对于幼儿的重要性。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张海艳老师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与指导。张老师指出:我们东片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栖霞山、桦墅等等,这些都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好的馈赠。如果我们不去跟其建立联系,那这些资源于我们将毫无价值。如何去发掘自然环境和资源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同时,在组织这类活动的时候,我们需要做到:1、看到幼儿的兴趣需要2、追随和支持孩子的态度——不太麻烦、充满信心3、落实行动——经验的收集、整理与收获4、活动后的反思与梳理——反思活动的成果与遗憾。这些行动有利于我们形成稳固的儿童观、教育观、游戏观,以便于教师更好地做到知行合一。(图25-26)
儿童的灵性需要自然的滋养,对大自然的认识需要儿童充分的观察和感知。大自然给儿童提供的是一个更为广阔辽远的精神世界,它并没有偷走孩子的时光,相反地,他通过一只宠物的出生和死亡,一条曲径通幽的小路,一块荒野边上的神秘湿地给孩子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想象和对生命的好奇与尊重。虽然环境限制让我们在自然教育的推动上会有很大程度的影响,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在有限的环境里创造出最大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