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10-18 来源:本站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在教育实践中,观察能力是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技能之一,旨在自然的状态下通过观察实录来观察了解幼儿,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学习、游戏的过程中对幼儿的个性特点、生活状态、社交能力等一系列情况的观察与分析,以便及时调整教育行为,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2023年10月17日西岗幼儿园香悦澜山园全体教师在陈园长的带领下共同学习了彭云老师带来的精彩讲座——《指南》理念下的幼儿行为观察。
线上学习,心得体会
彭老师就《指南》理念下的幼儿行为观察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问题——什么是幼儿行为观察?引出指南理念,以幼儿为对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绝对的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与记录获取事实资料,并以此为依据,了解和分析幼儿的行为动机、原因、个性、兴趣和需要等。
同时彭老师也深刻的讲解了《指南》理念对幼儿行为观察的价值,并教授老师们如何运用指南的发展目标进行行为观察,以案例的方式对“切入式观察”展开了详细的描述、分析,以及对建邺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幼儿园在《指南》理念下进行幼儿行为观察的实践做法的进行了一一阐述,让老师们学会了很多种幼儿行为观察的方法方式。
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在思考。本次理论的学习结合我们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实际经验及观察中的问题进行讨论,老师们自发分为两组进行了研讨。
随后,各组代表进行了发言。
陈佳佳老师:切入式观察或将成为教师以后的葵花宝典,同时《指南》是典型性行为的一个参考,具体需要根据幼儿表现来看,鹤琴幼儿园细化的指南目标虽然很详细很具体,但是教师实际运用到观察中还是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需对应到幼儿在某一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王玉老师:有目的的观察主要是解决问题,达成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比较系统、深入及有一个持续性,无目的观察主要是在活动当中偶发的观察和问题,不带其他的目标和问题进行的观察,比如特发情况,就是无目的的观察,但是在发现问题后,后面都会制定教育目标及计划,也就变成了有目的的观察,所以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另外,部分新教师在观察中很难聚焦观察目的,常常在观察的开始会出现我可以“看”什么这样的问题。
最后,陈园长进行了总结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陈园长指出:首先,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幼儿,结合幼儿发展现状对不同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观察,同时《指南》的学习与发展目标是为幼儿的发展评价提供了具体可参照的“坐标”,为教师促进幼儿学习发展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拐杖”,意在观察、了解幼儿,促进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切忌将《指南》作为一把统一的量尺,去评量优劣。同时,在观察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有目的性进行观察,但随着观察进程的推进,目的就会随之产生。这样你的观察才能聚焦,分析以及支持策略才能围绕观察的重点来展开。新教师当出现不知道可以观察什么的时候可以围绕课程、环境、材料以及幼儿实际发展需求或者兴趣来考虑,确定观察目的。
本次学习活动给予了教师又一次思考和充电的机会,相信老师们在未来的时间里,一定能够更加潜心投入到幼儿行为观察中,继续做好孩子的观察者,支持者和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