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风:诚信、友善、合作、高效

[灵动西幼] 赋能教师,智慧观察 ---记西幼香悦澜山园观察教研组自主读书学习活动

浏览数量:57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0-11-30      来源:本站

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以来,幼儿教育实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确立,教师基于对幼儿的行为观察提供有效教育支持的工作模式逐渐形成。随着教育理念的改变,以往不受重视的行为观察能力已成为幼儿园教师最核心的专业能力之一。为了强化教师的观察意识、提升教师的观察能力,本学期我们观察教研组,围绕着《指南》案例式解读这本书展开自主读书学习活动。

教师阅读了健康领域的内容后,老师也有很多的感想,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老师们的想法。

小19.jpg

蒋长平老师:幼儿的早期教育很重要,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点,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鼓励幼儿自理、自立。我们老师和家长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戴琴老师:通读健康领域篇章,案例式解读的优点溢于言表。首先,贴近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案例描述,既鲜活又典型,能够很好的诠释《指南》中的领域目标和教育建议。其次,篇幅中列举的几个国家的“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子领域教育目标,与《指南》中的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后,案例式解读从幼儿的生理、心理、家庭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角度多元,真正从儿童中心出发,带给我们更多的启迪,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切实落实到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各个环节,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张栌尹老师:最近我们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案例式解读》一书,从目录来看分为五个章节,也就是五大领域,各领域的知识性质不同,有助于澄清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期望,对儿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形成基本共识,我们平时可以依据指南的目标去设计教学,目前阅读到健康领域的部分, 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案例都是比较贴近我们的日常的,每个案例下面的解析也很全面,除了依据目标去分析,还有就是意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几乎每个案例的教育建议都离不开家庭的配合,我们应该将书中的一些标准提供给家长参照,家长和老师能够充分的沟通,共同树立对幼儿期望值正确的思想,以身作则,全方位的帮助孩子成长,更能使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点、教育方式跟上时代的要求。我们和家长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中来,可以让幼儿更好的发展,以上是我学习《指南》后的一点体会。

毛雯老师:《指南》是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是对《纲要》的细化,为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它从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方面,分别阐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特征。其中,健康领域中︰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指南》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由此提出教学建议的第一条就是成人要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这一观点是《指南》的一个新观念。我觉得很有必要性。

在自主读书学习后,老师们不仅有很多感想,还付出了行动,结合健康领域,开始对班级孩子进行观察,并撰写了观察记录

针对老师们撰写观察记录时存在的困惑,观察记录中存才的问题,我们观察组内开展了教研培训活动,分别围绕着“如何做观察记录”、“如何撰写出一篇好的观察记录”进行研讨、交流。

老师们通过自主学习、实践尝试、培训支撑,掌握了观察记录的撰写方法,领悟到如何真实客观地记录幼儿的游戏过程,如何更科学全面地看见和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从而助推幼儿的真实发展。在20201120日的中午,老师们精心的准备了一场观察记录评比活动,全面展示了老师们的观察水平和专业能力。

观察是了解幼儿的起点,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记录不仅是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更是扎实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抓手。有目的、有价值地观察可以帮助教师反思自身的教育效果,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同时通过观察后有针对的对孩子进行支持、引导,同样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收获,我们一起来听听老师和孩子们的收获吧。

教师的收获:

戴琴老师:一个健康的幼儿,应是一个愉快、主动、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只有充分尊重幼儿,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幼儿的主体性,才能促进幼儿主动积极的创造性活动。以往,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将一些在成人眼中自认为危险的人、事、物排除在孩子世界之外,就能保证幼儿的安全,但往往会让幼儿丧失独立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读《指南》案例式解读,书中从【国际视野】篇,就列举了各国对幼儿教育安全的观点,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让我茅塞顿开。《指南》中的教育建议和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也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培养幼儿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蒋长平老师:通过学习、教研,我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什么是观察,观察的目的,观察的重点,观察的方法,观察的方式,怎样对观察记录进行分析和反思。我们观察孩子,就是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孩子,更好地实施那一句“我们能为孩子做什么”。让孩子适应集体的同时,又能保持个性发展。最终只有一句话,读懂孩子,成为孩子了解的老师,用专业和智慧陪伴孩子们快乐健康的成长。

王佳节老师:通过阅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前期进行理论的学习,经过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观察,撰写观察记录,通过评比的形式,同时,也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到了很多。比如如何想更好的观察,也是要讲求方法的也要按照正确的步骤来走,首先要确立观察的目的,只有确立的目标观察幼儿才有方向性。其次要收集切实的数据,要了解儿童的性格特征和日常表现能对自己的观察更加清楚明白。然后是分析数据,对儿童的种种现象数据进行分析才能了解被观察幼儿的想法,最后提出未来活动和建议,观察时认真贯彻这几步幼才能获得满足儿童个体要的有力条件,因此就能设计出适宜儿童的活动和经验了。

幼儿的收获:

毛雯老师:在我学习观察之后,我发现,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重要的,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责任就是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好,都能达到能够达到的水平,发挥他们应有的才能。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树立“每一个孩子都重要”的教育观、儿童观。因为我的变化,孩子们脸上露出的笑容越来越多,真心话也越来越多,很多时候,都是能够真实的表达自我,这是我们班孩子的变化和收获!

戴琴老师:在游戏结束或开始时,幼儿能够及时观察器械、行进路线、幼儿交往时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并且能够尝试进行讨论解决方法。在游戏和体育活动时,能够做到提醒同伴远离危险。

观察教研组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老师们不仅提升了观察幼儿、科学解读幼儿游戏行为的方法,同时能以观察为主要依据,不断调整优化自己的教育方法,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相信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老师们会更加用心地观察,从孩子的角度,不断反思,不断前行,让观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小23.jpg



2020  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00570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