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风:诚信、友善、合作、高效

【灵动西幼】发现儿童,欣赏儿童,向儿童学习 ——记10.24.黄教授入园指导

浏览数量:1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10-25      来源:本站

       1024日上午,西岗幼儿园南师大指导教研核心团队、南京市栖霞区教育发展促进中心教研员魏鹏飞老师、金地明悦幼儿园教师,来到西岗幼儿园经天路园,参加南师大黄进教授指导的教研活动。

1.jpg

活动伊始,老师们分批观摩了经天路园小四班的环境及区域游戏。随后,老师们移步二楼多功能厅,经天路园小四班柯老师进行了《水果》主题的中期汇报,柯老师前期修改”“日常推进”“我们的问题”“后期规划”几个方面对本次主题活动进行了汇报,接着,小四班陶老师进行了案例及观察记录分享。

汇报后,在座教师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了讨论。在座教师认为在制作水果拼盘时,可以放手让孩子去洗水果、切水果、拼水果,在制作后品尝水果。水果还可以用来制作果篮,完成后放在美工区、生活区等,还通过创作、欣赏、写生等多形式的去呈现各种各样的水果。针对水果不能长期存放的问题,在座教师认为水果可以制作成果干、果冻、水果罐头等等。活动中为认养小树制作班牌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座教师认为如果是幼儿自发自愿的行为“画出4,无需对能写出来还是写不出来作出判断。在主题中音乐律动及体育游戏《采果子》可以提供更多的材料让情境更丰富,并设置难易层次,尊重个体差异。在《我会剥》活动中,教师可以关注幼幼互动,让会剥水果皮的幼儿教不会剥皮的幼儿。

对于美工区是否要摆放名画这一个问题陆园长认为不管幼儿能欣赏到何种程度,投放名画都是有必要的。儿童的水果拼盘作品,教师也可以以照片形式进行展示,包括教师的作品都可以放在美工区给幼儿欣赏。对于教师处理班级幼儿不愿意啃硬的水果的问题,在座教师认为可以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去啃水果,带着目的去做这件事情,或许孩子会更愿意去尝试。陆园长认为这样的方式可以解决某一项单独的问题,但没法解决长远的问题,家园合作是更长久的方式。同时,陆园长提出“滚水果”不能长期进行,在生活中,它不是一个好的习惯,班级教师能够将“滚水果”这一行为延伸至滚球、滚圈等活动是很好的,另外,有幼儿能够主动给会滚动的物体做标记,是一件非常令人惊喜的事情,这也是一个投放记录单的好契机,教师可以抓住机会,自然的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记录。



最后有教师对主题网络图提出了自己的困惑,魏鹏飞老师和黄教授结合老师们的讨论及问题进行了指导。

 魏鹏飞老师:

  1. 《水果》这个主题做到了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在主题中,教师更关注儿童,关注他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能够得到什么,也能够看出课程渗透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关注到了各个领域。

  2. 关于主题网络图织网,要考虑到小班年龄特点,思考最后如何收网,化繁为简是现在很重要的价值取向。

  3. 教师在主题中对于孩子的支持很到位,会合理地运用《指南》《纲要》进行理论学习,同时还会用文献去佐证自己,值得提倡。

  4. 主题中纵跳触物这个活动很有趣,后期教师还可以在材料、层次上进一步优化。对于“啃苹果”这一话题,我们需要做到正确地解读儿童,做任何决策都需要做深度的思考

  5. 黄进教授

1.关于主题价值:现在越来越能达成共识,活动的价值往往都是综合的,幼儿是在行动和检验中学习的,和幼儿身心发展状态是分不开的。低龄幼儿的真善美会在同一个活动中产生,教师是要在心里有判断,价值把握要有数。

2.关于主题网络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先去做,小心谨慎地对幼儿进行观察后,对前期预想和主题末期的网络图重新修订。

3.关于环境:本主题的环境与主题的关系是亲切可见的。在实际物体层面,水果放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功能;在象征性的图案层面,更需保证质量,怎样发挥象征性的信息,教师是需要思考和选择的;在抽象符号的层面,文字符号,仅是一种环境信息,但一旦提供就需标准规范。

4.关于美工区投放名画:名画欣赏是一种熏陶,是有艺术趣味的。教师可以在晨谈中可以向儿童介绍名画,引导幼儿关注细节,同时用艺术作品和真实实物相互对比欣赏。

5.关于教师思考:本主题教师捕捉许多幼儿的生动画面,从中发现幼儿,发现幼儿如何用身体语言表现自己。在解读幼儿语言、动作时,可以从儿童的经验层面进行更为细致的诠释,欣赏儿童,更好地向儿童学习。

6.关于技术设备方面:生活区提供的榨汁机非常合适,透明榨汁机让儿童的探索过程是可视,真正实现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儿童亲自参与其中,这样的经验十分有价值。


2020  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00570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