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0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1-04-27 来源:本站
《纲要》中指出:“材料应具有开放性,有多种组合的可能。”开放性材料是儿童在游戏时可以移动、操作、控制和改变的、吸引人的、很好找到的物件和材料。幼儿可以用无穷尽的方式对材料进行搬运、组合、设计、排列、拆开和复原。
为鼓励组内教师创设“开放性”的心理环境,投放“开放性”的游戏材料,真正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探索欲望,促使幼儿更有兴趣地参与到游戏中并与材料产生有效互动,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与经验。我园材料投放组于2021年4月26日中午13:00,开展了主题下开放性材料投放的案例评比活动。
评比前,材料组的11位教师根据各班级开展的主题,跟孩子一起讨论、收集各类开放性材料,记录下活动视频并认真撰写教育案例。
本次活动由园长团以及教研组长担任评委,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评比的现场吧!
各组员以视频解读的形式现场分享主题下开放性材料的投放案例,围绕案例背景、案例实况、分析措施等方面分享交流。
1.孙淼老师《仙林印象》
2.陆匠钰老师《花花世界》
3.李蒙老师《奇妙的淀粉》
4.李永琴老师《哇喔!半亩方田》
5.陈燕老师《春日限定—春天里的公园》
6.左春秀老师《当“汽车”邂逅“跑道”》
7.周菲老师《我向往的小学》
8汤安娜老师《童生“豆”趣》
9.张凡老师《春姑娘的魔法棒》
10.王乐老师《泡泡畅想曲》
11.单丽丽老师《小公园里的春天》
通过这次分享,我们看到幼儿在游戏中对材料的探究与收获。当孩子们与开放性材料进行互动时,它们增强了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丰富孩子们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的同时也让他们的游戏更丰富。而老师们也在分享中互相学习,对开放性材料也有了新认识:
孙老师:开放性材料是灵活的,能为幼儿提供无限的游戏可能性,幼儿可以运用他们的感官把“无趣”的材料变得“有趣”。
李老师:主题下开放性材料投放的研究,能使幼儿在自主作用于材料的过程中,生发出更多、更综合的玩法,幼儿获取的经验也更加多元,游戏的呈现更加开放。
陈老师:通过开放性材料的加入和丰富,让孩子主动思考,积极使用。在创设时可根据孩子在活动中遇到的不同问题或不错的新想法来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材料,使得材料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当给孩子足够的自主权利,孩子会更加主动去思考,真正的成为游戏的主人。
汤老师:在区域活动开展中,我们要做好开放性材料的投放,以满足幼儿新鲜感为基础,循序渐进的提升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操作层次,并引导幼儿自主投入游戏活动中,积极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提搞幼儿的游戏水平。
分享结束后,王园长、程园长对本次活动中教师的用心准备、精彩分享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教学程园长:从教师的视频分享中,可以看出教师能及时关注幼儿,基于幼儿的兴趣及需要,进行主题下开放性材料投放。但是教师在案例分析措施方面,撰写的比较笼统,不够具体。应结合案例的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促进幼儿的发展。
执行王园长:通过案例分享,看到了教师在开放性材料的路上努力探索的精神。教师在案例的选题上新颖,但是在案例背景撰写上还需要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进行描述。
最后吴栋组长对此次评比进行总结:开放性材料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放性材料让幼儿的思维更开放,让儿童的深度学习自然发生。我们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投放的材料应以“开放性”、“探究性”的材料为主,教师要充分挖掘身边的材料,引导幼儿能够自主选择、自主操作、自主改造、自由想象,激发幼儿自主游戏的行为。图37
此次评比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通过本次评比活动,展示了教师在材料投放方面的专业素养,也促进了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深度学习。我们相信只要细致观察、适宜支持,我们一定会透过小小的开放性材料,走进儿童内心深处的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