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风:诚信、友善、合作、高效

【灵动教研】因教而美,以研促长 ——记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教研组会议

浏览数量:92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11-28      来源:本站

      教研活动是幼儿园教师成长的重要平台之一,幼儿园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幼儿园的整体教学水平,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于20221122日和1124日召开了各教研组会议。

1.jpg

观察组:

观为看、察为思”观察是幼儿教师走进幼儿、了解幼儿的重要途径。为贯彻和落实课程游戏化理念精神,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观察水平,20221122日中午,在组长张永蕾的带领下,召开了观察组教研会议。

会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结合日常观察进行观察记录研讨

观察组的老师们先分享了自己撰写的观察记录,然后互相研讨了观察记录中出现的问题。

叶凡老师:有的观察记录存在个人主观色彩比较重,观察目标设置需要进行思考。

汪密老师:在描述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细致具体。

王远艳老师:分析可结合《指南》的相关理论,做到有理有据。

  1. 结合自身观察进行游戏图式交流

组内成员针对《观察婴幼儿的游戏图式—支持和拓展儿童的学习》一书进行了共读和学习。然后结合日常观察到的班级幼儿游戏图式进行了分享。

叶凡老师:在这本书的学习中,我了解了儿童正在探索的图式,这些游戏行为很有趣,并根据这些图式提供适宜的支持。

汪密老师:在我们身边,连接和拆分的行为无处不在,比如建构区幼儿搭建的长城和围栏。

王远艳老师:针对“连接”图式,结合本班幼儿游戏,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制作树叶手链的游戏、提供不同方式连接的建构材料。

  1. 结合便签记录,对日常观察出现的困惑进行了研讨

叶凡老师:便签都记录了,可能在利用上要注意提升。

汪密老师:结合自身记录,发现在观察中,介入幼儿游戏的适宜性太难。

最后组长张永蕾老师进行了总结对幼儿进行观察并适时的介入和支持确实是有难度的,但我们需要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作为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学会观察、倾听、陪伴和支持

通过本次教研组学习,老师们在交流、分享中获得了思维的碰撞,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与研究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时刻以观察之心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环创组

每一个班级,都是一个有趣的灵魂;每一面墙,都是会说话的环境;每一个角落,都是灵动的风景;每一幅作品,都是爱与创作的结晶。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认知发展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环境可以说是孩子的第三位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不可低估,幼儿园环境更是被作为一种鲜活的课程和教育的载体,成为幼儿学习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的教育方式。环创组组长魏老师于112413点在美工室带领环创组老师们进行研究和讨论。

首先魏组长就秋天主题下班级环境环创评比活动进行反馈。

魏组长:美工区的欣赏区不仅可以提供名画欣赏,同时也要结合主题提供相关图片欣赏;墙面进行环境创设时,不仅考虑到美观,还考虑到墙面与幼儿的互动可能,让墙面能够与幼儿“对话”,让每一面墙都“活”起来。

接着老师带着大家基于《52个创意绘画实践》这本书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学习——特写学习曼陀罗绘画

学习完后,环创组老师们大胆尝试,拿起笔在纸上画出各种对称图形并用线描的形式装饰,请欣赏我们的作品吧!

最后魏组长带我们就主题墙进行了深入研讨。老师们结合班级环创实际,进行了反思。

胡老师:在主题墙面的创设中,需要注重设计的美感,可是当把“美”作为一个创设重点和评判优劣的标准,那就是走歪了的。很多教师在创设过程中一味地注重精致、绚丽的视觉效果,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主题墙变成只供欣赏的艺术品。

孙老师:对于幼儿作品的装饰过度对于刚进幼儿园的小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创造出来的作品可能是稚嫩的,甚至是不美的,于是教师“好心”地为它加工装饰,赋予作品很多的“内涵”。

许老师:做主题墙的真正意义绝不应该是为了“秀”给参观者看,它诞生之初就携带着为了儿童的目的,只是我们不恰当的使用方式令它偏离了初心。

相信在今后的环境创设中,老师们能够做到践行儿童视角,尊重、支持幼儿实现自己的想法,在环创中着力体现教育性、时代性、实用性与趣味性,真正打造“支持儿童发展”的幼儿园环境。在孩子的世界里,追随孩子的目光,支持孩子的兴趣,解读孩子的语言。让环境为教育助力,让孩子成为真正的主人

材料组:

陈鹤琴先生曾经明确

:小孩子玩,很少空着手玩的,必须有许多的东西来帮助才能玩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教师在户外活动中合理投放游戏材料,不仅能丰富游戏的內容,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激发游戏热情,也可以促使幼儿自主投入游戏活动中,在材料的操作中发挥自主性和创造力。同时教师及时更换材料、增加游戏的难度,可以给幼儿带来新鲜感,更能在操作难度循序渐进中提升游戏的水平。材料组此次针对户外游戏中的材料投放进行交流研讨活动。

为了更好的帮助教师们梳理户外游戏中材料投放的要点。王组长将我园的户外游戏分为以下几类创造性游戏、运动类游戏、科学探究类。每一类游戏玩具材料投放要点王组长也将自己的想法与组员分享。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评价容易停留于经验表层,使得对游戏的评价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针对此问题老师们也结合各班级的情况进行了分享交流。

张老师:游戏结束后幼儿通过互相评价进行,我们班幼儿通过分享自己的游戏内容相互学习使得幼儿的游戏经验更加丰富。如户外探究游戏之后,幼儿会分享自己的游戏记录单,孩子也会根据幼儿的分享丰富不同的记录方式。

王老师:我们会采取集中评价的方式,请幼儿在集体中介绍评价自己的作品。同时教师做好教师补充评价,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将其表达不清晰的部分做细化阐述。

朱老师:游戏结束后,我们会通过集体评价、幼儿讨论式评价进行。在分享过程中进行深挖,幼儿从各不同角度和立场对问题进行分析。拓展幼儿思维广度,适时地启发幼儿并借此过程不断完善幼儿经验体系。

邢老师:我们会采用补充式评价,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即时性行为有针对的评价,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遇到的核心问题。

王组长总结到对幼儿自主游戏的评价应以幼儿的自评在前,教师的评价在后。因此,对幼儿游戏的评价应该根据游戏的特性以及幼儿的发展特点不断拓展思路,采用可视化的方式来对游戏的全过程进行多视角、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

此次交流活动的开展,不仅体现了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同时也促进了教师间的日常交流与学习,激发了教师互助学习研究的热情,形成不断探索实践的良好氛围,从而推进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自主游戏评价研讨的进一步深入。

课程审议组:

为了推进课程背景下主题活动的有效实施,让主题活动的开展更促进儿童深度学习和发展,老师们在不断实践与探索中积累着经验为了更好地开展实施主题活动为下一阶段的教研工作打下夯实基础,1124日中午组长胡冰梅老师带领西幼天佐路园课程审议组全体教师图书室开展了本月教研活动。

首先,各班结合目前主题开展情况进行了研讨

王老师:中三班带领孩子利用园部自然资源寻找不同的大树,孩子们前期了解树干、树叶的形态和作用。从认识园内的树延伸到去寻找城市行道树,以及不同城市有哪些标志性大树,沿海地区和我们居住的地区的大树有什么不同。

毛老师:大四班目前开展的是运动主题,在和孩子讨论过后进行了一系列的运动游戏挑战,结合五大领域分别开展不同的室内外活动,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进一步深入了解运动的种类以及运动对人们身体带来的好处。

潘老师:小一班结合幼儿的兴趣和认知能力确定了“颜色蹦蹦跳”的主题,通过前期的调查问卷预设了主题内容和研究方向,通过在区域投放相关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动手动脑,感知颜色的变化和有趣。

在各班进行主题的研讨后,结合目前组内老师正在阅读的书籍《童心发现大自然》进行交流分享

王老师:阅读了《童心发现大自然》中“毛茸茸的树”一章,让我有了深刻的体会。对于幼儿的疑问,教师要鼓励幼儿自己寻找结果,并提出新的问题,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热情。

张老师:通过阅读《童心发现大自然》书籍,看到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最优质的课程资源从来都不在远处,而是在幼儿的身边。教师要挖掘幼儿生活中那些平常的资源,并让幼儿在面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毛老师:《童心发现大自然》这本书让我明白,课程实施过程就是当契机出现后,教师要抓住孩子们在探索过程中的问题,根据指南、幼儿年龄特征来制造适宜幼儿节奏和兴趣的学习挑战,不断引发幼儿的思考、反思与探究、不断生成新的活动与经验的过程。

潘老师:教师要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大自然,大自然里有充足的空气、阳光,有可活动的广阔天地,孩子在自然环境中心情特别愉快。大自然中到处都是知识,孩子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会看到许许多多的新鲜事物,大自然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教师,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感受美的熏陶,往往受益匪浅。

夏老师:《童心发现大自然》用一个个鲜活、真实的案例,通过“课程故事”呈现了幼儿园课程与幼儿生活的联系,呈现了幼儿学习的趣味性和适宜性,带给我们对课程问题的深度理解和思考老师不但善于抓住身边的资源,还敏锐而专业地制造幼儿学习的挑战,在实施开展时老师需要有预设,有计划,包括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

最后组长胡老师对本次教研会议和读书交流做简单总结:

她认为幼儿园里的自然环境不仅充分体现出自然的本来面目,如四季里的大树与花草,也遍布着孩子们探索活动的轨迹。我们园也有许多树,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关于这些树木的相关知识以及可以生发的有价值的内容也是我们再讨论研究单位点。我们要根据班级孩子的兴趣点以及已有经验,在活动中不断积累新的经验和想要探索的方向继续尝试。

有质量的教研学习,能帮助教师从点到面立体思考,懂得观察发现儿童,形成研究的意识与能力。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成为支持儿童深度学习的推手,让课程真正成为儿童有效成长的载体。

本次各教研会议全体教师在学习与反思中不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课程意识,发现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给予幼儿自由、自主和敢于表达的机会,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各教研组将继续开拓创新,积极将创新教育活动理念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收获感悟,师幼共长。

14.jpg


2020  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00570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