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64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10-20 来源:本站
观察、倾听、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是教师了解幼儿,转变儿童观,重建师幼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园教师需要培养的专业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我们观察理解幼儿行为,分析评估幼儿发展提供了整体的思路与框架。
2023年10月19日中午,西幼天佐路园的老师学习了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彭云老师的讲座——解读《指南》理念下的幼儿行为观察。
彭云老师从什么是幼儿观察、《指南》理念对幼儿行为观察的价值、如何运用《指南》进行幼儿行为观察三个方面展开阐述。讲座中彭云老师运用了大量的案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老师们更好的理解《指南》、运用《指南》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
彭云老师强调了幼儿行为观察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幼儿学习方式、发展水平以及指南理念在其中的运用。培训过程中,彭老师分享了中班幼儿分寿司、小班幼儿做三明治等生活中实际观察到的案例,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联想到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引用了《指南》中关于中班幼儿人际交往目标的内容,强调了《指南》对于幼儿行为观察的重要性和价值。此外,还分享了教师通过持续细致的观察,发现了儿童的兴趣点,对儿童进行积极尝试和探索,持续细致的观察以及及时给予支持的情况。
学习中,老师们认真聆听,细致思考,记下了满满的笔记。
老师们研讨交流,对于环境创设领域活动组织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了解如何运用《指南》观察幼儿的行为。
张老师:教师在应用《指南》观察了解儿童时,需要熟记各领域及其目标,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整体形象;目标下“典型表现”指明了观察了解幼儿的不同维度,了解幼儿某一目标方面的发展情况要了解该目标下其他典型性表现行为,理清典型性表现与目标的多对一的关系,理清目标与子领域的多对一的关系。
叶老师:我们应认真研读《指南》,基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观察幼儿,对其人际关系进行分析,对其行为表现进行解读,并且将耐心和爱心融入观察。
姚老师:在观察过程中要抓住与目的有关的、有意义的行为表现,深入了解表现背后的原因、兴趣、和学习特点。因此我们在记录重点有意义的行为表现的前提一定是有目标。观察者并不是被动的,应该及时地捕捉有意义的行为,使之成为进一步观察或者制定课程计划的基础。
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学以致用,把更好的方法和理念深化到教育工作中,从而丰富幼儿的成长环境创设,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教育不停,观察不止。通过本次讲座的学习,老师们也更加明晰了观察在教育过程中是何等的举足轻重,更加清楚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如何利用观察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相信在《指南》的引领下,老师们对观察儿童会有更加深刻的感悟与更丰硕的收获。
用专业的心,让观察更有温度。用专业的思路,给予孩子们,一股“生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