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8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10-14 来源:本站
“润物细无声”,环境是幼儿成长中无声却又不可或缺的老师,它既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又能激发幼儿持续探索的欲望,为优化班级环境,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支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赋能助力。
2022年10月13日中午13:00,我园在多功能厅开展了以“基于幼儿视角下的班级环境创设”为主题的业务学习,全体教师参与本次学习活动。
在学习活动中,魏璐芸老师先带领大家学习了基于儿童视角出发的班级主题环境创设。魏老师从主题来由、5个目标、合理布局、案例分享、创新思考五个方面进行分享。她提出可以以课程活动为主线进行环创设计,好的环境可以推动幼儿的学习过程;表现出儿童的身份和形象;推动幼儿运用多重视角和进行多种联结;提升每个人的幸福情感;鼓励家长参与到班级的活动中。鼓励大家尝试思考创设可看、可探、可说的有故事的环境,突出儿童味、故事味、生活味。
接着由张永蕾老师将外出观摩学习的心得融入教学实践中与大家分享。张老师采用视频、图片等方式进行介绍。她提出我们要合理利用班级墙面、柜面有效进行布置,美工区作品展示还要突出美术作品的多样性和艺术性。一个美的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为孩子营造温暖和有归属感的环境,让孩子更愿意在这个环境里进行创想和探索。
随后,老师们根据各年段幼儿年龄特点,围绕“基于儿童视角下的美工区环境如何创设”这一话题分组进行交流研讨。在研讨交流环节,老师们根据自己班级美工区情况和使用材料等进行研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互动对话,畅所欲言,多方面进行思维的碰撞,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最后整理成草图,依次进行分享交流。
小班胡新娅老师说:美工区环境创设要考虑到变化的空间,便于幼儿的作品展示;创设“美”的环境,色彩搭配要和谐;师幼共同收集,家园配合收集材料;材料和投入和环境布置的经济性。
中班叶凡老师说:
布局不仅要满足幼儿创作的空间还需要隔断不同的区域。
注重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作品展示和环境创设要富有美感。
引导幼儿学习收纳整理美工区材料,好的环境需要大家一起创设并维护。
大班李竹青老师说:
倾听幼儿心声,明确幼儿的主体性。
注重区域规划、材料投放和作品的呈现方式。
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环境,注意适当的留白。
最后,赵园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提出美工区是幼儿自由欣赏和自主创作的重要场所,并重点指出教师除了要思考如何创设班级环境,还要深入思考如何提高幼儿在美工区的审美经验建构,提醒大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感受美、欣赏美,除此之外作为教师还要不断坚持提高解读幼儿作品的能力。做一个爱美、懂美、践行美的教师。
本次研讨活动,让老师们理清环境创设思路,深化其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助力环境创设回归儿童视角。老师们也将在自我审视与反思中不断前行和成长,构筑幼儿优质成长空间,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与全面发展!
无声的环境,孕育有声的教育。教师们将继续倾听儿童的声音,追随儿童的脚步,在科学、适宜的环境中彰显儿童的学习和发现,助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关于环境的探索,我们将一直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