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6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12-15 来源:本站
《3-6岁儿童学习于发展指南》指出:“儿童的学习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进行的。”幼儿园班级环境只有具备“激趣”、“导疑”、“求索”功能,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认知积极性,让他们自主的与环境互动。创设一个基于幼儿立场、幼儿视角,邀请幼儿共同参与设计的班级墙面环境,是幼儿作为班级小主人的表达,也是教师尊重幼儿声音的体现。
班级中墙面的留白不是空白,是教师对幼儿创造的一种隐形支持。巧妙的留白其实质是让留白区“留而不白”,给予孩子们创造的空间。
随着我园社会实践月的开展,班级在追随幼儿的兴趣下,开展了与南京相关的主题,并结合主题展开了一系列探秘南京特色建筑的活动。那么当南京著名特色建筑遇上班级留白墙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仔细听!大三班的孩子们正在向我们讲述着他们眼中的南京,他们心中的金陵城......
“童”话“金陵史”
通过前期发布“寻金陵记忆,赏南京地标”的亲子任务,家长们利用闲暇时间一起与孩子们走近金陵城,探秘金陵特色建筑。
在每日晨谈时间,我们进行了“游金陵”的“童话”分享活动:
乔乔:我跟爸爸去了爬了392级台阶来到了中山陵。中山陵是孙中山爷爷的陵墓。还没爬上去的时候,中山陵看着离我特别远,看起来有点小,但是爬上去看到后就特别大。
茹茹:我去的是明孝陵,我跟爸爸妈妈一起走了很长的一段“神道”,爸爸说那条路叫石象路,是南京“最美600米”的石象路,然后神道两边有石马、石象,还有石狮子,明孝陵是朱元璋爷爷睡觉的地方,它的大门是大红色的,而且门上还有一排排金色的球球。
小冉:我跟爸爸妈妈去了夫子庙,夫子庙那里的房子都是跟我们住的房子长的都不一样,那里的房顶上面像是三角形的尖尖,然后慢慢下来是翘起来的样子,颜色都是有点棕色的。
轩轩:我去的都和他们不一样,我跟妈妈坐地铁去了紫峰大厦。紫峰大厦特别高,有82层楼,是南京最高的楼,在中国第二高的楼,站在上面都能看到玄武湖。它最上面的那个长长的像避雷针一样。
......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进行的,要珍视生活的独特价值。”孩子们对于探秘金陵城的兴趣愈演愈烈,每日在“童话金陵”的活动中,彷佛跟随着孩子们的脚步游历了一遍金陵城。作为教师,我们更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抓住教育契机,引发积极探索、深度学习。
“童”建“金陵城”
在了解了南京不同的特色建筑后,午后的散步时光也变成了“金陵说”!
你看!小伙伴之间互相结对,漫步操场,一边欣赏着园内的风景,一边聊着天......
蓓蓓:我喜欢夫子庙那里的房子,感觉住进去都是暖暖的,那里的窗户也很漂亮,我喜欢木头的房子。
小宇:我喜欢玄武湖公园那的明城墙,妈妈之前带我去过,它把玄武湖包围起来了,站在上面可以看到整个玄武湖。
淼淼:我喜欢鸡鸣寺,鸡鸣寺也在玄武湖那边,鸡鸣寺里的房子是黄颜色的,我感觉黄色很好看。
姝姝:南京博物院里的民国馆也很漂亮,我很喜欢民国馆的房子,那里还有跟我家不一样的汽车。
琪琪:南京还有长江大桥也很厉害,我们今天还在建构区搭了一个长江大桥呢!
这个想法,引发了孩子们更激烈的讨论。于是在孩子们的要求下,我们决定以小组为单位,各组自行商量每天的搭建任务,以小组为单位绘制设计图,在上午和下午的区域时间轮流进行搭建“金陵城”的特色建筑。于是班级的建构区也变成了孩子们手中的“金陵城”。
第一组:南京博物院
第二组:玄武门
第三组:夫子庙
第四组:中华门
第五组:中山陵
接下来请跟随我们的脚步来到搭建现场。快看!这是我们第三小组正在搭建的夫子庙。第三小组的成员也派出远远向大家介绍了他们的搭建过程。(图19—图20)
远远:我们今天搭建的是夫子庙,这是夫子庙那里高高的大门,我们用三角形的积木表示夫子庙那边的房子尖尖的角角,我们还放了一些小树、小人,还有汽车在排队......
其他小组的小朋友们也早就跃跃欲试,等待着下午的搭建时光,可是问题来了,第三小组搭建的夫子庙就要被拆掉了.....
泽泽:我有点不舍得让他们把我们搭建好的明城墙拆掉。
远远:但是他们也要搭建新作品呀!
辰辰:我们可以请李老师帮我们的作品拍照,这样就可以保留下来了!
小茜:我们也可以画下来!
于是孩子们喊来我来帮助他们把作品拍照保存,并拍下了他们与作品的合照。
其他小组的搭建活动也如期进行......一来看看我们搭建的成果吧!
“童”现“金陵图”
孩子们的作品是越发的丰富,不仅可以在建构区看到高高的紫峰大厦,还可以美工区看到红墙黑瓦的鼓楼公园、风景优美的牛首山等,孩子们的脚步好似走遍了整个金陵城。
教师:这么多的作品,我们该如何去呈现呢?
梦雨:我们可以在建构区放一个柜子,把我们的作品照片还有画放在上面展示。
小柔:可以贴在前面这个墙上(班级主题墙)。
小宇:我们可以把它做成一本小书,这样就可以像看书一样,一页一页地翻看我们的作品。
阳阳:我觉得我们已经搭了南京这么多的建筑了,好像一个南京的大地图,把南京都搭出来了。
淼淼:我去园博园玩的时候,那里面的叔叔会给我们一张地图,园博园就特别大,跟着地图走我们就不会迷路,我们也可以把我们拍下来和画下来的景点建筑变成南京地图!
幼儿:地图!南京地图!我们也可以画一张南京地图......
“南京地图”的想法一出,孩子们的话锋已被转向如何呈现“南京地图”了,一个个都在激励的讨论着......
关于地图我知道
睿睿:世界上最早的地图就是画下来的。
轩轩:我去红山动物园的时候也有地图,它可以帮助我走正确的路,这样就不会迷路找不到了要去的地方啦!
乔乔:那爸爸开车的时候用的导航也是地图。
远远:医院里也有地图,那个地图是一个很大的电视,还会动,是可以触屏的。
梦雨:地图上会有一些标记,指方向的标记。
小宇:园博园的地图上面还有小火车,它是小火车的路线图。
宸宸:到处都有地图耶,中国有地图,南京也有地图,景区里、商场里、小区里都有地图......
关于地图我需要
教师:我们在哪里绘制南京地图呢?绘制南京地图我们要先布置什么呢?需要那些材料呢?
小宇:建构区和科学区这边连着一大面墙,我们可以在这边做南京地图。
梦雨:我们需要李老师给我们找一张大纸板或者一些底板,要不然直接画上墙就擦不掉了。
淼淼:我们还可以画上交通工具还有标志,告诉大家怎么走。
小茜:我们还可以在美工区用折纸折一些小花、小动物来装饰。
蓓蓓:我们还可以用粘土捏小动物做装饰。
孩子们的想法“五花八门”,心动不如行动,大家都在为绘制南京地图寻找材料。为了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我与幼儿决定一起来到幼儿园的仓库资料室来寻找合适的材料。团结就是力量,很快我们就已经完成绘制地图的第一步—收集材料。
在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应当跟随儿童的步伐,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教师的角色应是积极的陪伴着、守护者、支持者、留白者。而环境的留白恰恰是给了孩子们无限创想的空间,让班级的留白墙“留而不白”。
(3)关于地图从哪起
教师:那我们从哪里开始呀?要画哪一些呢?每个景点的位置应该放在哪呢?
翊翊:对呀,南京的景点有很多,那我们就画我们去过还有搭建过的这些景点吧!
宸宸:地图就像迷宫一样,要有起点和终点。
小宇:我在园博园看到的地图是从小火车的起点处开始的。
琪琪:那我们就从我们幼儿园开始吧,我们从幼儿园出发去游玩。
梦雨:我觉得我们离经天路地铁站很近,我们可以从地铁站出发,坐地铁去游玩。
乔乔:我爸爸带我去中山陵就是做2号线地铁做到下马坊站就到了。
桦桦:我知道去明孝陵可以坐2号线地铁到苜蓿园站下来,然后就到了。
宸宸:那我们就从经天路地铁站开始画地图吧,这样我们就可以坐地铁游玩啦!
宸宸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于是孩子们决定从地铁2号线着手,认识南京“地铁景点”,我们通过每日小任务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去了解“坐地铁游南京”,绘制一条地铁线路的“金陵图”。
(4)关于地图我设计
孩子们对于自己独立布置环境非常感兴趣,在区域活动时间纷纷要求来创作“金陵图”。于是孩子们相互分工合作,每一位小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自己要担任的具体“工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组的实际现场吧!
首先,图稿设计组的成员们已经通过多次讨论、修改,最终确定了我们的地图设计图。
其次,“施工队”也已按照设计图开始操作绘制啦!宸宸和翊翊开始测量墙面的长度来决定需要裁剪的板子长短,由于需要使用到裁纸刀较为锋利的刀具,于是孩子们邀请我一起加入到他们的团队中,很快我们便裁剪好底板尺寸大小,继续开始下面的工作。
满满:我来负责画地铁线路。
琪琪:那我来标记2号线地铁的站点吧。
轩轩:我来把我们搭建好的景点图片,还有我们画好的景点图片按顺序排列。
具体的线路绘制好后,孩子们将地铁站点对应的景点进行粘贴,他们还用不同的材料对“金陵图”的空白处进行添画。有的小朋友选择用不同颜色的彩纸撕帖出高低不同、大小不一的树木进行粘贴,有的小朋友用折纸的方式折出小鸟等小动物,有的小朋友提出还可以写上“南京欢迎您”的字样......每个人都忙的不亦乐乎,都在为他们设计的“金陵图”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小力量......
蓓蓓:二号线地铁是红色的,我们可以用用红色的颜料来画。还有三号线是绿色的。
梦雨:我知道四号线是紫色的,一号线是蓝色的。
琪琪:我去大报恩寺的时候,妈妈带我出了地铁站还要做很长的公交车,我们还需要转公交车呢!
雅雅:我还要撕一些大树做装饰。
远远:还有李老师教我们叠过小兔子,我们还可以再叠几只小兔子、小猫咪做装饰......
众人拾柴火焰高,孩子们从最初构想到敲定最终方案,从小组分工到集体合作,完成了一件自始至终都由他们自身出发到自己操作的班级留白墙的环境创设。 环境的留白,还给孩子更多的自主与表达空间,是环境对孩子无声地召唤。当孩子们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时,也赋予了环境的生命意义,不再那么死板,不再是简单的物质环境,而是富有了情感寄托。孩子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与环境进行对话,习得本领,获得乐趣,真正地让环境会说话。
“童”游“金陵”话成长
“叮叮咚咚,本次列车开往鱼嘴站,前方到站大行宫站,请做好下车准备!”
小小列车员辰辰清亮的播报声引来了乘客们的讨论......
“大行宫站出来的话可以去参观总统府,而且那边还有好多美食,妈妈带我去买过鸡蛋糕,那个鸡蛋糕可好吃了,好多人排队的呢!”
“大行宫还可以转三号线去老门东,老门东有一家糖芋苗,糖芋苗是南京的特产,我们在幼儿园还吃过呢!”
“我们还可以到夫子庙站下来去看花灯,还可以吃梅花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调节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1)“有度”留白
在班级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幼儿创设环境所需材料的提供者。环境的创设与布置过程既是幼儿的学习过程,也是他们主动思考、想象和创造的过程。他们应该作为班级环境的主人共同参与到创设过程里去。
(2)“有策”留白
孩子们在经历本次绘制“金陵图”的活动中,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在具体操作中需要什么、怎么得到所需材料,遇到困难如何解决等,师幼一起创设环境,让孩子们大胆地去呈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帮助帮助孩子们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将外在经验内化为自身经验。
“有度”、“有策”留白的重点是明确幼儿是班级的主体,而教师作为孩子们活动的支持者要思考如何能让孩子在班级环境创设中“活”起来,让班级环境更生活化、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