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风:诚信、友善、合作、高效

【灵动西幼】博“古”通今,因“材”施教 ——记西幼仙林湖园材料投放组案例评比活动

浏览数量:3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10-17      来源:本站

陈鹤琴先生曾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沙作为幼儿接近自然环境的开放性材料之一,能够带给幼儿丰富的感官体验,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与探索。

室内考古室以沙作为主体材料,引导幼儿通过不同工具的运用,挖掘、研究沙池的“宝藏”,体验小小考古家的乐趣。在课程游戏化精神的引领下,西幼仙林湖园材料投放组于2022年10月14日开展了“材料投放”案例评比活动。旨在从科学投放考古室材料出发,优化活动室自主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小1.jpg

在本次活动中,组内教师以图片、视频等形式,从“案例背景”、“案例实录”、“案例分析及策略”几个方面对自己的案例进行全面解读。

小一班王老师:《考古室里的“神秘来电”》

叮铃铃~一个神秘的电话打来了,小一班的孩子们在神秘人“多多”的带领下,一路“闯关”,在此过程中不仅学会了钥匙和锁的匹配,了解了不同材料的触摸感受,还学会了用石膏制作作品,最后成功帮助“多多”取回了玩具!

中五班陈老师:《淘宝记之深思熟“滤”》

“为什么你的宝石那么干净,我的宝石上面有那么多沙子呢?”小小“淘宝人”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在讨论中尝试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幼儿实际需求进行材料投放调整,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在寻宝的过程中,感知宝藏、工具和沙的关系,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精神。

小十一班汤老师:《小小考古家——挖宝藏》

兴趣是幼儿学习和探究的永恒动力。幼儿只有对活动感兴趣,才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在“小小考古家——挖宝藏”的游戏中,幼儿自主寻找合适的材料,掌握了挖掘宝藏、保护宝藏的正确方法,积累了考古室游戏的相关经验。

大三班陆老师:《寻宝奇兵之神秘宝藏》

一群勇敢的小勇士们在考古室集结啦!可是寻宝藏图之旅却困难重重,总也找不到的宝藏,藏宝图上的错误信息……一步步探索,一步步发现,他们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能依靠团队的交流合作来提炼有效的策略,互相配合,解决问题获得到了许多的考古游戏经验。

小十二班张老师 :《寻宝记》

幼儿在考古室的沙池中偶然发现了各种各样的宝石,于是诞生了的寻宝游戏。在游戏中师幼通过共同讨论制定游戏规则,设计藏宝机关和藏宝图,投放了丰富的材料,游戏充满了挑战性和趣味性。幼儿完成藏宝记录单后会获得寻宝小达人勋章,大大激励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大一班李老师:《追古溯今,举足“轻重”》

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从激发幼儿自主意识出发,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根据需要自主地收集材料、创造材料,改变材料,把教学目标隐藏在游戏材料中。不仅充分发挥材料本身的开放性特点,而且幼儿使用材料的思维方式更加开放。

小3.jpg

评选结束后,园领导对教师们的精心准备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指导意见:

教师在撰写案例时要紧扣主题,从材料投放的视角出发,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结合材料投放的原则,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给予进一步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厘清案例呈现的逻辑关系,使用规范的用语清晰地描述案例现象。

教研组长吴老师表示:材料投放组将在接下来的日常教研活动中,结合案例中的经验进行考古室活动现场观摩,在持续研讨的过程中,进一步优化活动室活动的组织,丰富幼儿的活动经验,促进其全面发展。

通过本次评比活动,材料组的老师们进一步了解了考古室材料投放的实践策略,对支持和提高幼儿在考古室活动中的自主探究以及材料的投放策略和组织形式有了全新的认识。

小47.jpg

2020  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00570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