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风:诚信、友善、合作、高效

【灵动教研】 悦研越真 走进心灵 ——记西岗幼儿园香悦澜山园教研组会议

浏览数量:12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04-23      来源:本站

    教与研共生,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教研立足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分析解决现存问题,通过进一步分享交流经验和困惑,提升教师素养与教育质量各教研组开展了相关的会议。

1.jpg

环境组

2023421日中午,环境创设组开展了关于角色游戏环境的研讨。

李老师首先和我们分享了“小医院”环境创设的视频,以及各年龄段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也以本班级为例,班级学期初在“小医院”游戏出现幼儿参与度不高后,幼儿经过讨论根据本班幼儿的最近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调整,创设新的角色游戏“理发店”,整个过程从环境到材料再到玩法都是幼儿主导教师协助下共同打造的,完全把环境交给了幼儿。

接着组员们对角色游戏提出自己的想法:

石老师:区域游戏时,教师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多层次、多结构的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也给幼儿创设宽松、自主、愉悦的游戏环境,整个区域游戏与主题活动相结合,使幼儿在游戏中自由地交流、自主地发展,在区域游戏中表现自我。

张老师:如何深度地促进幼儿的游戏,教师观察角色游戏的重点在哪里?

陈老师: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及时调整材料,多听听孩子的想法,有些材料可以放在墙面,做为环境创设的一部分

缪老师: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最典型的一种游戏,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与发展是角色游戏的本质所在

徐老师:角色游戏来自幼儿中对现实生活的印象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呈现的是幼儿内心的想法,美的环境也只能说是其中之一,最朴实的还是幼儿喜欢玩

最后,李园也对本次的研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角色区的意义大家长时间的以为是要孩子反映现实的场景,按照一定流程去做,尽量满足幼儿真实的愿望,最终的表现是孩子反映她的内心世界,可能是现实,但也有可能是孩子的已有认知。角色区还是要凭借孩子的经验去想象,不能凭借教师对于世界的客观认识。教师也要适时反思,介入时反思是否有效,最终还是要幼儿觉得好玩。关于角色区的环境方面,根据班级幼儿的情况选择幼儿喜欢的方式进行环境布置,干净、整洁、收纳也是角色游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png

观察组

观察是幼儿教师走进幼儿心灵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幼儿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教师观察幼儿、解读幼儿行为的能力,2023420日,观察组全体教师在组长武老师的带领下,在会议室开展了观察组教研活动。

活动开始前,教研组长武老师针对梁园长分享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和讲解,让老师们知道观察的重要性,为我们接下来的观察指出了方向。此外,还对接下来的评比活动做出了细致的解读。

观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持续的、连贯的过程,日常生活中处处皆有观察。日常生活中认真的观察和记录幼儿,可以真实的了解幼儿能做什么,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有什么样的个性特点等,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幼儿游戏与幼儿成长中的闪光点和问题,并给予幼儿积极有效的反馈,引领与支持幼儿的发展。

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分享了《幼儿行为观察与案例》第三章:当前幼儿行为观察中存在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

刘老师:幼儿行为观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解读幼儿的行为,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状况,发现幼儿的个体差异。对于家长来说,幼儿行为观察能够帮助家长了解幼儿,提升亲师互动的品质,对于幼教工作者来说,幼儿行为观察能够促进教师的反思与成长,提高教育质量。

周老师:本章从观察方法,观察记录和观察记录分析以及观察伦理这几个方面,介绍了的常见的一些问题。观察开始之初,需要设立目标,观察过程中,需要与目标匹配,后续观察,也需要跟进问题的设计。我们观察的时候要注意客观性,避免主观的臆断。注意被观察者的隐私权、肖像权等权益,合理运用和保存观察资料。作为观察者,应尽量避免在观察中出现以上的问题。

解老师:观察记录常存在过于主观以及忽略行为发生具体过程的问题,我们在分析时要注意采用多种途径努力提高分析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根据不同情境和场景选择不同的观察方法,明确其优缺点,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观察。

房老师:在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活动时,观察者可能会不自觉地记录下幼儿活动的结果,而忽略了行为发生的完整过程,遗漏了很多有价值的行为信息。客观、准确、翔实地记录所观察到的行为事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可以确保观察记录能够提供行为事件发生的完整情境,为评价幼儿提供客观的根据。

戴老师:在观察记录分析上,常存在结果分析缺乏有效性且缺少后续观察设计的问题,观察者在分析时要注意采用多种途径努力提高分析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连续对幼儿进行观察,以全面、深入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评估教育教学措施的有效性。

蒋老师:重使用教育理论来解读幼儿的行为表现。教育理论是对幼儿行为表现的规律性的总结,但是幼儿的行为受气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具有独特性,因此不能期待幼儿的行为与教育理论的描写完全相同。观察者在解读幼儿行为时,可以参考教育理论总结的发展规律,但也要结合幼儿实际行为表现,不能轻易作出评价。

毛老师:在观察之前不要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开始观察。观察与记录是为了解幼儿行为表现,尽量避免在观察开始前对观察与记录的结果产生主观期待。

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并结合阅读书籍进行反思,这样的交流与研讨是一个思想的碰撞,迸发出智慧火花的过程,是教师们不断提升观察能力的过程,相信老师在这样一段观察教研路上定会越走越顺、越走越广、越走越远!

图7.jpg

材料组

材料可以刺激幼儿的行为方式和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也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对材料进行操作的方式。为提高教师在日常环境和区角材料投放中更全面化,2023421日,材料组全体教师在组长李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本次材料组教研活动。

首先,李老师对近阶段各班级建构区的评比和开展情况进行了反馈。各班教师交流分享自己在本阶段的收获。
程晓韵老师:之前我们总是将欣赏图,搭建方法等分成一个一个的板块,通过本次评比,我意识到可以将它们结合一下,让幼儿的经验串联起来,更有助于幼儿完整的认知。
徐凡老师:材料投放具有丰富性、趣味性、多用性、层次性、渐进性,能考虑到不同能力的幼儿的操作水平,有探索和创造的空间。
王慧老师:建构游戏中,老师要蹲下来和孩子一起沟通,站在孩子角度去看待身边的一切其中包括建构区的环境布置、材料投放等,让孩子真正地成为班级的小主人。

陈佳佳老师:教师应不时以角色参与的方式向幼儿作出提示,帮助幼儿进行更加深入的自主探究。
王玉老师: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能切实地体验到自已的事对集体的影响,从而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总之参与环境的创设有助培养幼儿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合作精神。
赵萌老师:过这次评比我认识到了好的建构区不仅要能满足幼儿自由搭建的需要还要能够调动幼儿的自身经验,将这些经验带入到建构当中,并可以激发幼儿一些新的想法。

庄静老师:教师应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让幼儿真正成为建构游戏的主人。
刘佳佳老师:老师要倾听孩子的内心,根据孩子的想法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呈现班级的建构区

孔伶俐老师:建构区一个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的小小区角,不管从内容、过程还是评价,都应该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大胆、主动地参与游戏

徐杨吾一老师:教师可以通过建构区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同时应注意建构区活动评价的重要性,在以探究性为主的建构游戏中,幼儿会遇到许多问题、难题,教师要引导孩子共同去解决,支持幼儿的学习

教研组长李老师指出:教师提供充足适宜的材料,满足幼儿的需求。通过游戏教师解儿童的兴趣需要、认知水平、个性特点、能力差异等,从而及时满足和拓展儿童的生活经验,为教师准确地预设游戏莫定基础,为儿童游戏提供充分的条件。

紧接着李老师针对梁园长分享的内容进行了讲解和介绍。从共同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课程建设、一日生活皆课程、儿童视角、儿童海报等方面进行讲解。为教师们后期的材料投放以及环境的创设提供了学习的方向。通过学习教师们头脑风暴,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程晓韵老师:我们总说将环境还给孩子,本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孩子的经验来源于生活,孩子的成长也要回归生活,只有引导孩子自己建立对事情的认知,才更有助于经验内化。

徐凡老师:儿童海报呈现的并不是幼儿最终的作品或结果

王慧老师:我们一直强调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要回归孩子,环境创造要坚持孩子的立场。儿童海报促进儿童角色的改变。

陈佳佳老师:儿童有权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学习空间和游戏空间

王玉老师: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儿童生活中的自然资源,代表真善美的、孩子们熟知的文化资源以及社区资源。

赵萌老师: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儿童海报是整个主题活动中的“活”档案,也是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活”档案,反映了幼儿的情感、思维以及行为背后蕴含的意义。

庄静老师: 环境的创设要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做到真正的追随孩子。

刘佳佳老师:让环境充满孩子们的设计,让孩子们的声音被听到,让他们的想法被表达出来。

孔伶俐老师:孩子们不应只是现有环境的体验更应该是参与者和创造者。

徐杨吾一老师:儿童海报应该是幼儿的完整探索过程,每一张儿童海报都会使幼儿的成长有迹可循。

在教研中,教师真正展现专业素养和智慧。这样的“研”能够引发教师主动地思考,思考幼儿的学习是否有意义、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对自己的专业成长也是有效的。

图1.jpg

课程审议组

课程审议是幼儿园课程建设及园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促使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从自发走向自主,最终走向专业自觉,更是真正指向儿童发展的有效途径。2023421日西岗幼儿园香悦澜山园课程审议教研组全体成员在这温暖的下午又一次迎来了集体会议,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首先,老师们一起学习了在南师大黄教授指导下主题《奇妙的生命》的实施过程汇报材料,感受到幼儿内心对生命的多元表达和他们体验成长的奇妙感,感动于班级教师对主题的规划、架构以及和幼儿共同的体验过程。值得学习的地方有许多,袁老师鼓励组员老师们结合自己班级的课程实施继续思考。

接着袁老师对组内各个班级区域游戏情况进行了反馈。

每个班级的区域游戏氛围都很自然、生动,区域格局设计科学合理,比较适应幼儿的游戏。幼儿在区域里玩的比较认真投入、积极地在与材料互动。观察中能发现老师们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和灵活的环境这种支持幼儿学习的能力在逐步提升。如美工区自然、丰富的低结构材料、科学区引导幼儿探索的神奇玩法、益智区吸引幼儿思考的多种问题等等,教师通过多渠道鼓励幼儿去感受和发现游戏的乐趣,激发出幼儿创造性游戏的愿望。但是老师们在游戏环境的布置上还缺少了与幼儿的互动,同时袁老师提醒大家也要关注材料的收纳以及作品呈现的整洁有序。
讨论过后,老师们也达成共识:游戏并不是件简单的事,需要教师科学、合理、有效的进行设计、组织与指导,也需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幼儿的所行所想。这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交流,让每一次的游戏活动都能对幼儿形成一定的发展价值,让幼儿在游戏中成长。

最后我们组一同商讨了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决定继续阅读到《在游戏中评价幼儿》中的第3章,阅读过程中可以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并计划在下一次会议时大家共同交流。

课程审议组将持续关注幼儿经验水平和兴趣的发展变化,不断反思、调整班级课程的构建,始终坚定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本方向。








2020  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00570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