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风:诚信、友善、合作、高效

【灵动教研】静“观”默“察” ——盒马鲜生乐趣多

浏览数量:8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11-25      来源:本站

      时间:20221110

地点:娃娃家

观察对象:小宁

年龄段:大班

发生背景:

区域游戏进行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了游戏伙伴和游戏区域,小宁和几个小朋友选择了走廊上的角色区。幼儿已经有多次娃娃家游戏经验,知道娃娃家角色分工,各自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小1.jpg

一、注意

活动开始,小宁和佑佑选择了娃娃家游戏,扮演了娃娃的爸爸妈妈。旁边的小潼和小瑾则扮演盒鲜生超市的营业员。

游戏开始一会儿,小宁走到超市贩卖台对着营业员小瑾说:“我还需要买一些小水果”。当挑选好水果,和超市人员有礼貌地说了声“谢谢”,便转身和佑佑回家了。

只听见超市人员小瑾和小潼趴在橱柜上,对着小宁连忙喊着:哎,小宁你还没称呢?旁边的小潼附和着:哎,还没称呢?

这时小宁才反应过来,然后把水果拿给小瑾称重量。一旁的佑佑喊着:“称了还要还要付钱的!”小宁尴尬地说:“可是我没有带卡呀?小宁掏了掏口袋,拿出了手机,嘟着嘴说:“我只有一个支付宝”。小潼说:“那你就用支付宝吧”!然后两人去收银台扫码付了钱。

回家后,小宁把水果放进了水池。趴在橱柜上对着超市员小瑾说:“能再来点水果吗,都没放满!”“好”小宁忙说:“多一点口味,再来一点零食”。小瑾说:“100元”。然后小宁用手机支付了费用。

小宁回到餐桌后,把买来的饮料倒进了茶壶,摇晃了几下,对着佑佑说:“好了泡好了。”正准备给孩子倒一点,旁边的小潼对着橱柜这边娃娃家,吆喝着:“快来买呀!”小宁起身再次去了超市,正准备选购物品,超市的小瑾告诉她有外卖服务,可以回去等。

没一会儿,小宁便收到了一大筐菠萝,便拿到了水池清洗,“叮铃铃…小宁你收到了吗?”“什么?”“水果外卖收到了吗?”小宁摸摸两边口袋,找出了手机:“收到啦”,挂了电话后,她便继续清洗水果。

水果洗好后,小宁对佑佑说:“今天我要给宝宝泡一杯小牛奶”,只见她在厨房里忙碌着,当牛奶泡好后端到了桌子上,拿了勺子,让爸爸给孩子喂牛奶。当看到佑佑不停地给宝宝喂牛奶,小宁赶紧把孩子抱过来,告诉他不能这样喂牛奶,并示范给佑佑看。

这时叮铃铃……小瑾拿着电话对着橱柜娃娃家这边喊道:“小宁、小宁!”,小宁拿起手机回应:“怎么了”?小瑾:“小潼来你们家门口送外卖啦。”小宁挂了电话,笑嘻嘻地接收了外卖。就这样,超市和娃娃家来回地进行3次外卖游戏,娃娃家的橱柜和桌子上堆满了零食饮料。

二、识别

(一)关心尊重他人

1.小宁在超市购买水果结束后,能与同伴有礼貌地说“谢谢”。

2.面对超市营业员小瑾提出“还没付钱”的质疑后,小宁能够关注到他人情绪,并认真倾听。

3.在小宁喂宝宝牛奶时,听到了叮铃铃……小瑾的电话,知道超市员小潼来家门口送外卖,小宁能够热情地去接收快递。也说明该幼儿能够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二)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1.当小宁发现身上没银行卡付钱后,只有一个手机支付宝,同伴小潼建议她用支付宝付钱,说明小宁能采纳、接受别人意见。

2. 当宝宝的牛奶冲好后,小宁把喂牛奶的任务交给了爸爸佑佑。当看到佑佑不停地给宝宝喂牛奶,小宁及时阻止,告诉他不能这样喂牛奶,并示范给佑佑看。也表现出《指南》社会领域中:“幼儿在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3.当小宁第二次去超市购物时,超市的小瑾告诉她超市有外卖服务,可以回去等。小宁便空手回去,在家里等着。也表现出《指南》社会领域中,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

4.当水果洗好后,小宁对佑佑说:“今天我要给宝宝泡一杯小牛奶”,牛奶冲好后,她拿了勺子,让爸爸给孩子喂牛奶。说明了该幼儿 “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

(三)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1. 当小宁把水果放到水池中清洗时,发现水果太少,小宁能主动和超市员小瑾沟通,询问是否可以再给她一些水果,征得超市人员同意后,小宁继续表达自己的需求:“多一点口味,再来一点零食”。也说明幼儿具有《指南》社会领域中 “能主动发起活动、并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

2.当水果洗好后,小宁对佑佑说:“今天我要给宝宝泡一杯小牛奶”也充分体现出幼儿能主动发起活动,激发同伴游戏的兴趣。

(四)倾听与表达

1.当面对超市员小瑾和小潼提出“小宁,你还没付钱”的质疑后,小宁才反应过来,忘记付钱了。小宁尴尬地说:“可是我没有带卡呀”她掏了掏口袋发现了手机,并嘟着嘴回应:“我只有一个支付宝”。也说明了幼儿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能够所处情境使用恰当的语言,并调整自己说话语气。

2. 当第一次“叮铃铃…”电话铃声响起后小瑾问“小宁你收到了吗?”小宁问“什么?”说明幼儿在与同伴沟通时,能认真倾听,当听不懂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

3.当小宁知道同伴打电话来,问的是“水果外卖收到了没?”,小宁及时找出了手机回应“收到啦”。说明了幼儿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别人讲话时能积极主动地回应。

(五)角色意识

游戏活动中小宁能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从一开始的超市购物、清洗水果、到给宝宝冲牛奶、送外卖等一系列活动中。虽然游戏内容较丰富,幼儿参与度也很高,但始终明晰自己是娃娃家妈妈一职,围绕着娃娃家进行游戏活动,具有较强的角色意识。

(六)环境创设

1.游戏材料

幼儿游戏中,由于超市和娃娃家进行多次买卖游戏,导致娃娃家的橱柜和桌子上堆满了零食饮料。也说明幼儿在游戏中交易较频繁,在摆放物品时没有分类进行整理。

2.区域设置

游戏中,幼儿在与超市人员沟通时,多次出现趴在橱柜上沟通,根据幼儿游戏情况来看,说明该娃娃家橱柜可能不适合放在此处,当游戏区角的隔断。

三、回应

1.交流分享

区域游戏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游戏分享与交流,请幼儿分享自己游戏的经验、以及是否遇到了问题?(插入图片21-22

小宁游戏时我用手机点外卖很有趣,外卖员送来了好多食物。也发现了问题,食物买太多了,桌子上摆不下了?小潼:来超市的购物的小顾客,太少了。

小菓我们美食店这边,顾客也很少。

  1. 材料整理

针对游戏中小宁提出的“食物摆不下”问题,孩子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小祎:购物的时候,可以少买一点,用多少买多少。

小姚:不用的食物,及时送回去。

小沐:买来的东西,要分类收纳、整理。

  1. 区域调整

游戏点评教师出示了一组“趴在橱柜上沟通”照片,引起了小朋友们的注意,师幼共同讨论:是否可以趴在橱柜上,可以怎么解决?(插入图片23

彩依:不可以,可以用手机沟通大声说话,让他们听到。

溪溪:我觉得可以挪动厨房柜子调整位置,可以走过去沟通。

阳阳:不同意挪柜子,如果过去超市没有墙了。

在大家激烈的争论后,最终一直决定,将娃娃家进行微调整,把橱柜挪到另一边。另外娃娃家和超市也要有“墙”有的孩子提出可以把建构区的纸箱当成两家的“墙”。接下来孩子们开始行动起来!

调整前

调整后的娃娃家

4.增添小顾客

游戏中孩子们提出“顾客太少”问题,师幼共同讨论:哪些人可以去超市?有的孩子提出“走廊的表演区可以去有的说“班级的人也可以去”也有的不同意“如果班级的人都去,其他区域就没人了”。经过孩子们七嘴八舌讨论后,最后一直决定要增添小顾客。

那么要增添几名小顾客呢?孩子们进行了投票活动。

根据投票结果统计,最终决定增添4名小顾客,自由出入走廊角色区进行超市购物、观看表演、娃娃家做客等游戏。

后续:娃娃家游戏中的孩子们

四、老师的话

1.做游戏支持者,而不是牵引者

作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教师要把娃娃家游戏中,幼儿的经验和兴趣放在首位,耐心倾听幼儿的表达,努力理解幼儿游戏时的想法与感受,并给予其支持鼓励。当发现“食物摆不下”、“小顾客太少”以及“趴在橱柜上沟通”需要帮助时,教师及时给予支持,放手让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和兴趣循序渐进地创设游戏环境,并尊重幼儿在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2.做游戏合作者,而不是替代者

作为幼儿游戏的合作者,教师应耐心观察小宁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或反应,留心察觉幼儿的需要,小宁在游戏中发现“食物摆不下”时,与幼儿共同讨论,形成合作探究式的互动伙伴关系,在游戏中教师给幼儿充分的自由游戏时间和机会,让幼儿以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发展速度体验游戏过程主动学习和建构知识。

3.做游戏的引导者,而不是控制者

作为幼儿游戏的引导者,教师要提供各种适合幼儿体验的情景如:盒马鲜生的超市、美食店、娃娃家等场景,让幼儿通过与环境中人和物的互动,逐渐积累经验。游戏点评中,多提出启发式问题是否遇到了问题”?“是否可以趴在橱柜上,可以怎么解决等问题 ,启发幼儿自己去思考并尝试以自己的方式解决,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尊重幼儿、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

结语:儿童在前,教师在后。在教育的天空里,每个孩子都有着独特的“星光”,需要我们细心地观察发现。

小39.jpg


2020  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00570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