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风:诚信、友善、合作、高效

【灵动教研】“研”途修行 行稳致远 ——记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教研组会议

浏览数量:1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10-24      来源:本站

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为了提升教师专业性成长,推动教师专业水平提高,20221020日——20221021日,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召开了各教研组会议。

1.jpg

观察组

教育为本,观察先行。”《规程》明确指出:“教师必须观察、分析并记录幼儿的发展情况。”观察记录为老师的因材施教提供了依据,没有科学有效的观察记录,就难以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观察,更有效地进行观察记录。20221020日,观察教研组在组长张永蕾老师的带领下,针对观察记录的撰写及如何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展开了研讨。(图片1

活动开始,组内成员老师们分享了自己撰写的观察记录。以白描、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解读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结合《指南》等理论阐述自己的分析。分享结束,老师们依据相应观察问题进行研讨,并罗列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交流分享。

叶老师表示:“在分析时可以依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作为参考指标进行分析。

王老师表示:“应该用白描的手法真实客观的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不带个人主观色调。”

汪老师表示:“对于幼儿的行为解读,应该详尽具体,语言表述幼逻辑性,切具有细节性的描述和记录。

分享结束,张老师以实际案例向老师们讲述什么是高质量的师幼互动。针对师幼互动教师们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1、什么是是由互动?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师幼互动?3、如何进行高质量的师幼互动。 张老师认为:现在的师幼互动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要知道师幼互动的的主体是教师和幼儿,是一种交互作用和互相影响的过程。

最后老师们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了总结,认为教师需要带着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细致观察每一位幼儿,及时发现问题;要怀揣一颗理性思考的慧心,积极思考合理化措施,进行有效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拥有一颗追求卓越的初心,建立和谐、平等、互助的师幼互动,去了解幼儿,追随幼儿,对话幼儿,发挥幼儿的自主性,逐步提升教师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通过本次教研组学习,老师们更科学了解到如何撰写观察记录,及师幼互动的重要性。在今后幼儿游戏观察中,教师也将不断前行,看见幼儿、读懂幼儿、支持幼儿。更科学、有效地评价与分析幼儿行为水平,看见自由与成长的力量,支持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课题审议组

教而不研则浅,学而不研则枯”,主题审议不仅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更是一个主动思考创新的学习过程。为了有效推进幼儿园班级课程的实施,进一步扎实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师主动思考的意识,1020日中午西幼天佐路园课程审议组全体老师齐聚美工室,进行了本月的教研活动。
首先,老师们以各班级开展的主题为主,针对区域内自然材料的投放、幼儿操作情况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分享。
夏慧华向大家介绍,在开展《秋天》相关的主题时,老师利用假期提前发布了亲子任务,由家长带着孩子们在踏秋的活动中收集了符合季节特征的自然材料。并将自然材料带回幼儿园作为区域内的活动素材。
毛梦莹老师说,主题开始之前老师们基于儿童的视角,利用问卷调查,了解与梳理了孩子对于秋天的已有经验,通过解读幼儿绘画符号了解到孩子对于秋天的兴趣点及成长需求。
王坤瑶老师向大家分享了班级内各区的自然材料投放情况,结合幼儿实际操作提出了一些当前遇到的收获和困惑。
紧接着,胡冰梅老师带着大家学习了山东女子学院董旭花老师的如何创设户外高质量自主游戏环境,结合我园户外的游戏区域和亲自然课程的教育与研究,以当前主题的开展对户外游戏设计和打造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材料组

探究是幼儿的天性,自然材料更是孩子平时喜爱摆弄的物品。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为了引导教师进一步发挥户外活动的可操作性,给幼儿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20221021日材料组开展了教研活动。

材料组的教师在组长的带领下对自然探究活动的关键经验进行了理论学习与梳理了解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一样的目标。同时老师们也针对户外探究区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自然材料有些缺乏(如:有特色的树、果树上的果实、有些树过高不利于孩子观察等)。结合老师们的困惑,我们也根据探究区三个年龄段的关键经验进行分析和梳理,老师们发现需要改变自己的观念,重视自然材料在户外探究活动中的应用。

接着材料组的老师们纷纷分享了各班级自然博物馆的进程,大三班:利用透明皂基、收集树叶(枫树、榆树、薄荷叶等)做成肥皂。大二班:收集了幼儿园的各种树叶(桂花叶、香樟叶等)刷出树叶的叶脉。大一班:收集班级里和班级外的植物资源制作成标本展示。中二班:利用户外游戏等时间带孩子们一起收集幼儿园的自然材料做成自然香水。中一班:利用空余时间收集幼儿园和周边的自然资源请幼儿设计并制作成一个个盒中小景。小四班:带领孩子们进行自然材料的收集和石膏的探索阶段。

教师在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缺少的操作材料和感兴趣的材料,及时对班级的操作材料进行调整。通过学习、观摩、网络等方式获得活动的素材,也将优秀的活动与幼儿园的情况以及自然材料相结合,讨论出适合本园特色的自然博物馆。教师在选择材料时避免存在安全隐患的物品,活动前给幼儿提出明确的游戏规则,帮助幼儿安全使用相关材料。选择容易获得的、便于操作的、具有教育价值的材料。可以对易腐烂的材料进行处理(风干)后再投入使用。

根据老师们的分享也体现出老师和孩子们对自然的探索不断深入并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清楚了解到选择贴合幼儿生活经验的主题,激发幼儿对自然材料的兴趣的重要性。并且可以利用网络、培训等方式查找相关资料,结合本园特点进行不断探究实验,找到适合自己的运用方式。 

17.jpg

环创组

在美的环境中成长,孩子才能拥有审美的眼睛;在美的环境中呼吸,孩子才能拥有美好的心灵;在美的环境中徜徉,孩子才能拥有创造美的热情。   

如何以儿童的视角挖掘环境中的价值,提供有效支持,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是我园教师环境创设中一直研究与思考的问题。环创组组长魏老师于102113点在美工室带领环创的老师们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首先魏老师带领大家针对“各自班级主题环境创设情况”进行了分享。

孙老师:小班幼儿对于环境的关注度不太够,参与度比较低,需要教师的引导,对于孩子的过程性资料要积极保存。

许老师:我班欣赏性的材料不够多,需要在创设的过程中增加欣赏性的材料,增加幼儿对美的欣赏与感受。

王老师: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目前需要提高幼儿的整理能力,提供材料,让幼儿充分运用的同时也要把材料收纳好。

针对大家的讨论魏老师更进一步提出了问题:“对于班级的美工区的环境创设,结合业务学习,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大家激烈研讨,各抒己见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此处插入图片28

束老师表示我们可以学习其他幼儿园柜面上的布置和墙面布置,多给孩子展示的空间。

王老师表示托班幼儿年龄较小,可以先培养幼儿对于色彩的兴趣,带着幼儿接触各类的美工工具,激发幼儿对于各种美术活动的兴趣。

接着许老师带着大家基于《52个创意绘画实践》这本书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学习——特写学习。

学习完,环创组的老师大胆尝试,用收集到的自然材料,解剖其局部,选取素材并放大部位进行速写。请欣赏我们的自然特写作品吧。

POP海报字体妙趣横生,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起着独特的作用。接着,为了提升我园教师的POP写作技能,在环境创设中灵活运用艺术字,我们进行了POP字体练习。

最后魏老师总结到,我们一定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给幼儿时间、空间留下自己的探索痕迹,参与制作环境,真正让环境的内容体现幼儿的学习,让他们的发展看得见。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美好的开始。每一次反思,都是一场自我的修行。
每一次实践,都将跨越新的成长之阶。通过此次学习、实践与互动,教师们都觉得大有收获,会将所学切实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在环创方面更加灵活、变通,引领幼儿用不同的方式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份耕耘,份收获,每项活动的开展都在不断推断教师专业提升。在之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努,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38.jpg

2020  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00570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