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4 作者: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0-07-17 来源:本站
一学期的工作,
在学期末到来之际,
西岗幼儿园仙林湖园于2020年7月15日中午13:00,
在多功能室召开了教研组总结会。
观察组:
观察组组长陈秀老师分别从观察组的云教研开展情况、电子连续观察记录的撰写、察言观色的推送以及案例这四个方面对本学期观察组的工作以及下学期的计划进行了总结与说明。
陈秀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在疫情期间观察组共读的三本书,分别是《小故事中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观察的艺术》、《认识婴幼儿的游戏图示》。围绕这三本书以“线上打卡”和“主持人带领理论共读”的组织形式开展了研讨活动。观察组打破以往的纸质观察记录形式,通过不断的整改与创新,初步尝试以“电子连续观察记录”的形式呈现每一个幼儿的游戏表现。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是一切观察行为的基础,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察理念,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够有效地观察儿童。为此,我们观察组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制定了确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最后刘金秀老师作为组员代表,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收获与感想。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讨,老师们都在不断地进步和成长。未来学习的道路还很长,书山有路,学海无涯,愿我们都能成为一名有心的观察者。
材料组:
材料组组长吴栋老师主要围绕本学期活动亮点、活动反思以及下学期的教研方向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概述。
首先,本学期材料组利用云教研的形式进行了线上的读书分享,通过学习文章《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中的问题及其分析》和《开放性材料》、《教育的情调》两本书提升了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素质修养。
其次,组内老师在组长的带领下对科学区的材料投放进行了观察调整,并针对记录单的共性问题探讨出不同年龄段的改进策略。
最后,组长吴栋老师提出下学期将重点关注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提升半成品材料的使用效率。
材料组组员代表张佳银老师从本学期在材料组的学习收获和反思进行了分享:
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让老师们解决了区域材料投放方面的困惑与难题,在自制材料分享中,不断开拓思维,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在线上研讨中学习了材料投放及环境创设的有益经验,对后续的调整有很大的帮助。今后,我们将继续学习,不断充电,不断观察,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让幼儿成为游戏真正的主人。
环创组:
本学期我们环境创设组在组长何悦老师的带领下,结合疫情及主题下班级环境的创设进行了多次线上研讨,共同学习了《幼儿园学习环境的创设》,从理念上有了新的认识,老师们更为深刻的意识到环境创设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每次的线上研讨老师们都能积极参与,对科学区环境创设的疑惑和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并答疑解惑。疫情居家期间,我们依然不放松,读关于环境创设的书籍,做好读书反思;画一幅关于春天的作品,提升自己绘画能力。
本着取之儿童,用之儿童的原则,开学后各班科学区环境在孩子们的积极参与下精彩绽放,立足本班特色与亮点,充分认识环境材料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探索的脚步不断前进,何悦老师对下学期教研组的学习也提出了要求:理论学习、班级环境创设评比及微信推送。关于各年龄段的环境创设,从色彩搭配、材料提供、空间布局等多方面进行讨论、整合,并做好有效地推广至全园实施应用的准备。
组员陈影星老师也总结了自己在环创组的收获。通过教研活动让她看到自身的不足,有了新的学习方向,并且与大家有了近距离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对班级科学区环境创设有了新的思考,从而更好地创设环境。
课程组:
课程组组长蔡玮老师对本学期课程组的工作和下学期重点工作计划分别进行了总结和说明。蔡老师对本学期利用线上教研,学习讲座、推文以及一起共读《小故事中的一百种语言》的活动进行了肯定。针对课程组开展的“主题活动中的课程小故事”的评比,蔡老师也对其PPT制作、课程故事的内容、教师评析等方面进行了反馈。同时确立下学期工作重点是课程建设和课程故事,期待课程组老师们精彩表现。
其次,组内成员沈璇老师也谈论了自己的收获和感想。沈老师表明在这学期的课程审议组开展的活动下,她明白了老师应成为幼儿更好的伙伴者、倾听者、支持者和引领者,从而帮助幼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接下来,杨园长对本学期的教研工作进行了总结。
首先,杨园长肯定了各组教师在教科研工作中的付出与努力,确立了下学期教研的方向和目标。杨园长提出,将促进不同教研组的联动效应,以点带面把各组的教研成果落实到全园的实践工作当中。
其次,杨园长就课题组的发展提出要求:课题研究还需继续落实,课题阶段性资料要认真撰写并及时完成。要用心对待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多看、多学、多总结、多反思,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本次教研总结会,
回顾一学期的点滴,
在总结与反思中不断稳步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园将继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希望老师们在教研之路上研有所获,
更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