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风:诚信、友善、合作、高效

【灵动西幼】新学期,新开始,新目标 —记西幼天佐路园教研组会议

浏览数量:45     作者: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0-09-01      来源:本站


仿佛就在转念间,进入了温文尔雅的秋天。虽无菊花遍地金黄,但拂帘而入的阵阵凉风却在斜风细雨处吹来一曲清悠。在这即将迎来开学的八月最后一天,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的各教研组老师,为接下来的工作开展举行了会议。

【课程审议组】

幼儿园课程审议是幼儿园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园课程问题得以解决、课程策略得以形成的过程。2020831日下午一点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课程审议组的全体老师在曹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课程审议组会议。

在会议中,曹老师明确了本学期的教研目标是:在课程中思考自然,促进教师观念转变;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学习能力;关注幼儿生活,挖掘自然课程资源;注意主题资源,材料的收集整理。

本学期课程审议组将重点放在“亲自然课程”和思考家长参与课程的方式,鼓励组内老师多发言、多表达。本学期主要将开展亲自然主题课程分享和“自然材料”去玩。通过课程审议这个平台,教师们的儿童观、教育观不断碰撞,在实践与反思中形成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的共识。

课程审议组2.jpg

【观察组】
为了深化落实“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对幼儿的行为观察提供有效的教育支持,观察组教师与2020831日下午13:00在会议室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会议。
在会议中,老师们对观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孙运祥老师说:在去年的观察中,偶尔会不知道观察要看什么、怎么去看,所以对孩子很容易陷入毫无目的的“观看”之中。
孙诗林老师说:观察应该围绕观察目标积极主动地捕捉关键信息,并持续专注地观察。不要停留于表面,做无意义的观察。
组长张永蕾老师也对本学期的教研组计划进行了宣读与说明。
张老师提到:今年的教研工作要在不同的阶段了解教师不同的需求,针对教师的需求以及困惑要进行计划的调整和指导。老师们也要将教研融入到日常教学中,结合每月的观察记录进行适时的交流与反馈,从而提高教研水平。
观察是一种持续的行为,而教育实践是“观察发现问题——分析并寻找解决策略——实施策略——再次观察并检验策略有效性”的循环往复。希望老师们在本学期的观察中,能够明确目标、细致观察,不断提高!

观察组1.jpg

【材料组】

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是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保证,材料是否有趣,可变,可操作,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对幼儿能否主动参与有很大的影响。在这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体验操作和交往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和表现,有效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是对集体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较理想的教育手段之一。在开学之际我们材料组的老师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了简短的安排和交流。会议上老师们基于幼儿发展需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多个角度对预设活动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从而保证活动材料能科学、有效地实施。此次交流活动,不仅提升了教师反思能力,也为本学期的工作明晰了思路。

材料组1.jpg

【环创组】

为了更好地贯彻《指南》中"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教育理念,我们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环创组教研会议。
此次组长魏璐芸老师就本学期环创组活动:美术创意月活动、日常教研活动、每月新闻稿推送及环境的布置展开讨论。本学期重点在于大力开发幼儿资源,让每一位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设计者,让班级的每个角落呈现出孩子成长的轨迹,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体现幼儿与教师合作的过程,提高教师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孩子们创设更为适宜的、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
张老师说:我们在环境创设时应更多的关注幼儿,给幼儿以更多的机会,将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设计者的想法落到实处。
何老师说:我们应用发现的眼睛,观察环境与幼儿,促进幼儿与环境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发现环境中隐形教育的所在。

撰稿人:毛梦莹 审稿人:赵欣 审核人:王婧竹 拍摄:各教研组老师


2020  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00570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