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风:诚信、友善、合作、高效

【灵动西幼】善研思远,共享智慧 ---记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教研组会议

浏览数量:1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12-21      来源:本站

为了切实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质量,落实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生活化、情境化与游戏化,有效支持教师们教研能力发展。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于2023121415日下午1300组织开展了各教研组会议。

12.jpg

【环创组】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可以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20231214日下午13:00环创组长魏老师带领成员在美工室展开本次的教研组会。

本次环创教研组会议分为三部分,首先是环创组成员主题环境的观摩学习,班级教师对主题活动下的环境创设进行介绍。

小一班:新开展了《图形碰碰乐》的主题活动,收集幼儿感兴趣的图形并将幼儿的问题在主题墙上呈现,重点创设了幼儿个人海报展示区。

小二班:我们用集体海报的形式让孩子们表征出冬天如何保暖的以及用什么方式让自己身体变得更强壮。

中二班:开展《你好,朋友》主题活动,我们以朋友船个人海报的形式呈现自己的好朋友并进行表征,活动趣味十足也增进了朋友之间的友谊。

中三班:开展了《好邻居》的主题活动,追随幼儿对邻居这一概念的理解,鼓励幼儿大胆表征出邻居家所在的位置,并以集体海报的形式创设在主题墙上。

大四班:在《拥抱冬天》的主题活动中,将孩子对本主题的问题和已有的经验表征在集体海报中,个人海报中自主记录自己对冬天的观察。

其次是朱海燕老师分享论文《从自发到自觉:培养幼儿户外种植区兴趣和意识的研究》通过本次论文的分享,教师们明确了如何更加科学的激发幼儿对于种植的兴趣。

会议最后,环创组长魏老师带领成员进行儿童海报的学习。老师在今后的主题活动运用集体海报、小组海报、个人海报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海报呈现了幼儿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过程,教师也要充分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

通过本次教研会议,教师们不仅对主题环境的创设收获了更多的建议,也在教育观念上也有了新的想法,教师们也应解放原来传统的观念,由孩子的主导者变为孩子的引导者,将环境创设交还给幼儿,让幼儿做环境的小主人,相信孩子,一定能行!

【课程审议组】

为了更好地促进儿童深度学习、有效推进主题实施,20231214日中午,课程审议组的老师们围坐一起,在组长胡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主题研讨、幼儿学习故事分享及理论学习。

首先,小三班姚老师对《天冷我不怕》主题推进情况进行了分享。详细介绍了幼儿在游戏、运动、生活实践中体验冬季魅力各项情况。活动的开展中,幼儿走进冬天,得到了多方面经验的提升。
听完姚老师的分享,组内老师们进行了研讨。

张老师:小三班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引导孩子们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冬天,探索冬天

姚老师:本主题在实施过程中,班级环境的调整及区域材料的投放使幼儿更好地感知冬天的季节特征,了解冬天防寒取暖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幼儿不怕冷的意志品质。

接着,老师们对主题下幼儿学习故事进行分享交流。

姚老师:“洗手”这样一件平常的事对于小班的孩子们来说,也充满了探究和趣味,当孩子遇见“打湿”的袖子,一段故事便开启了

华老师:蘑菇钉材料具有丰富的创造性,可以玩出很多很多的花样,最近孩子又迸发出了新的创造性,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的创意玩法。

潘老师:开展小小值日生活动后,幼儿对劳动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诺诺关于值日生活动“有话要说”。

张老师:幼儿在搭建天空之城的活动中,发现积木在垒高时摇摇晃晃,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底座的秘密,在不断地尝试中找到答案。
最后组长胡老师带领全组老师对幼儿园环境创设进行了理论学习,再次明确环境创设中老师需要遵循安全性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幼儿参与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以及经济性原则。
潘老师班级环境创设的过程要注重幼儿的参与性,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与合作精神
胡老师我们在创设班级环境的时候,要考虑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发展的需要,为每个孩子创设与其相适应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孩子全面和谐发展。

16.png

【课程审议组/环创组】联合教研

针对班级美工区的环境创设,课程审议组与环创组进行了联合教研。由小三班、中一班、大三班对主题下班级美工区的创设情况进行了分享并提出困惑,环境组的教师对自己在美工区创设中的想法和智慧进行交流,两教研组老师相互学习,进行开放式的分享教研。
李老师:今天通过对课程组老师的分享,我们看到了我们身上所欠缺的对课程内容的追求,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关注了空间布局、和作品展示,合理利用这次的联合教研机会,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王老师:看过课程组老师们的分享、发现我们要学习的地方很多,当然这次学习的机会给了我们很好的体验,合手一起创设,将环境与课程进行真正的融合,让教研落实到位。
教育因交流而更精彩,教研因探索而更美丽。主题推进过程是教师的思维碰撞、相互学习的过程,是支持幼儿主动学习,体现、展示主题推进的痕迹。
在本次教研组活动中,老师通过互动研讨,对主题活动有了新认识,对美工区环境优化有了新的思考,实现了经验共享、优势互补。后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会更加勤于思考、不断优化调整,为构建更好的主题不断前行,为幼儿欣赏美、创造美的需求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材料组】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聚焦观察,从幼儿需求出发,进一步引发教师对目前游戏材料投放现状的深思,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师“站在幼儿视角”投放游戏材料的能力。

材料投放组于20231215日,在王思敏老师的带领下老师针对各班级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了有关自然材料的分享。

闻老师说:中草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一次偶然的相遇,对中草药产生兴趣,我们适时抓住教育契机,一步步走近中草药,探秘中草药。

邢老师说:大自然中,树是我们常见的植物也是我们亲密的朋友,生活在周围处处可以看到树木的身影,小朋友们在树下玩捉迷藏,和树做朋友探索着关于树的一切。

汪老师说:种子给予了孩子们最美好的感受,也给予了他们最真实、有意义的教育,带着孩子们走进自然,走进生活,从而促使他们了解自然和丰富生活经验。

夏老师说:小班幼儿游戏特点是独立游戏和平行游戏,活动从源起—寻石之旅—玩石—推进和支持,教师提供给幼儿充足的材料和机会,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不断积累经验,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材料的投放以及幼儿与材料的互动等都是老师们关注的问题,本次教研活动中自然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投放与使用切入点,让自然材料与幼儿进行最合适、最有益的“对话”。同时老师们也在活动中学习、在互动中进步,取长补短、开拓思路,为孩子创设更加有兴趣、有学习价值的区域环境。

【观察组】

我们都是探索者,行走在孩子的世界里,我们观察孩子的游戏,聆听孩子的世界,研究孩子的学习,与孩子一起在游戏中成长。

20231215日中午,观察组成员进行了本学期亲自然游戏持续跟踪观察记录总结分享。

孙老师说:整个幼儿游戏活动中,孩子表现出“好奇、好思、好坚持”的科学品质,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能与同伴互相讨论、自我提升与总结,教师在跟踪观察中,要让幼儿进行自主操作、体验、探索

王老师说:观察了“搭建明城墙”这个游戏,从设计图纸、合作搭建、分享交流讨论等活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一次、两次、三次甚至是更多的自主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束老师说:在游戏中,孩子们置身于大自然中,主动探究自然界奥妙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有趣。 我们教师在一次又一次的跟踪观察中进行支持,促进幼儿发展。

何老师说:在观察中,针对自然环境中的问题,可以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收集更多的数据和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原因。根据提出的解决方案,采取相应的行动,实施解决问题的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梁老师说:“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游戏中我们观察到,幼儿可以自己进行角色游戏,在游戏中,教师需要把握介入的尺度。

【观察组/材料组】联合教研

现场观摩

20231215日上午,观察组和材料组组员走进班级,针对区域游戏进行了现场观摩

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积极与材料、工具、同伴进行互动。丰富的材料作为介质,为孩子提供神奇灵活,不可预知且具有创造性反应的活动,成为孩子学习的重要方式与途径。教师在游戏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良好的师幼互动中,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真实、全面的促进孩子的发展。

分享交流

中午,观察组与材料组成员针对区域游戏自然材料投放与观察指导进行分享与研讨,讨论本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可取之处,两组成员提出自己的想法,共促成长。老师们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

问题一:1、结合今天的自然游戏,在自然材料投放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从材料、师幼互动等方面观察)

问题二:2、讨论如何运用自然材料来促进幼儿的室内游戏,有哪些优化方式?

孙老师说:在游戏中,教师如何介入、何时介入;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在集体游戏中,部分幼儿对于新问题感兴趣,脱离了教育目标,教师该如何取舍?

梁老师说: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接触自然的环境的机会,帮助他们能更好的亲近自然,挖掘自然材料,创造更多幼儿与大自然接触的条件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此处插入64

邢老师说:优化游戏材料材料是幼儿进行游戏的物质基础,孩子们能够在创意游戏中享受快乐

夏老师说:注重材料投放的的安全性、适宜性、生活性、动态性、对提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些低结构材料

材料组组长王老师总结:我们组组员各班级的材料投放都很丰富,也在幼儿作品的呈现上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美观性,可操作性,做到了一物多玩。

观察组组长张老师总结:教师对游戏的观察不仅是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进行游戏准备的基础,而且还是教师参与幼儿游戏、进行游戏指导的前提。

最后,赵园长针对此次联合教研活动做出总结和指导:材料组教师非常用心的在各班级提供了丰富的游戏材料,创设了有意义的环境,在观察时,我们要进一步思考所投放自然游戏材料在小中大三个年龄段中是否适宜,材料是否多元化,是否体现了层次性,要关注自然游戏材料对幼儿的价值,进行观察时要更加深入,进一步的理解师幼互动。

本次联合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搭起了互帮互助、互相促进的研究平台,深化了教师们的交流与沟通,搭建了共同成长的桥梁,帮助老师们解决了教学中共有的问题,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一场教研活动的结束不是终点,是另一个实践的起点。因地制宜,提供有效的自然游戏材料,需要老师们在实际工作中且行且思。让我们加强学习,主动探究,在“观察—研讨—反思—再观察”中来回返场,期待下一次的精彩继续

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每一个问题的研讨,都是成长的契机;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是教育生命力的进发。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好幼儿教育路上的点灯人。

50.jpg






2020  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00570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