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风:诚信、友善、合作、高效

【灵动教研】教以潜心 研以致远 ——记西幼天佑路园园本教研活动

浏览数量:16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12-07      来源:本站

      携一缕冬日暖阳,赴一场教研时光。为推进幼儿园教研组活动的有效开展,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20231129日至20231130日,我园各教研组开展了本学期第四次园本教研活动。

图1.jpg

常规会议

材料组:材料投放组在组长潘老师的组织下在美工室召开会议。

会议伊始,潘老师先对本组观察记录撰写情况进行指导反馈,并提出要求:

  1. 明确观察目的,观察内容与分析紧扣观察目的。

  2. 根据自己的观察的重点进行捕捉儿童真实、自然的言行、详略得当。

  3. 能结合相关理论或专业书籍分析幼儿的行为,并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支持策略。

接着,针对“主题下图书区材料投放评比活动”进行反馈。潘老师鼓励老师多利用低结构材料,游戏材料应具有可操作性和探索性,能激发幼儿兴趣和创造能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注重对幼儿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创造力等多方面发展的促进和提升。

同时注意区域联动和幼小衔接,培养幼儿良好的坐姿。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材料,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随后,老师们组队进行实地观摩、相互学习,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观察组:为了更好地观察、了解幼儿,观察组在户外木工坊活动室开展了本月的教研会议。

首先,观察组组长夏老师针对十一月份的评比,进行反馈夏老师与组员一对一总结本次评比活动的优缺点,老师们也进行了分享交流和自我反思。

张老师:在本次评比中,我在同一主题下开展户外自主游戏通过追踪式观察撰写三篇观察记录,并聚焦幼儿某一个方面进行重点追踪式观察。这样的追踪式观察能针对某一到三个幼儿进行深入持续的观察,全面的搜集幼儿的信息,发掘幼儿有意义的行为表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丁老师:在观察及视频拍摄的过程中,作为老师,我们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通过这次互动、开放性的教研会议大家更加确定后期的研究方向,并根据组员间观察记录的互看互评进一步促进的教师观察记录撰写的能力。老师们纷纷表示对如何撰写好观察记录有了全新的理解,理解了如何有效观察、观察记录的关键点

环创组:

每次教研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每次碰撞都有一份新的收获,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是老师们的一次成长和提高。

会议伊始,环创组成员们首先互相分享了在本主题下,班级环境创设的一些方法和思考,以及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下与环境的一些互动,提炼出了环境在支持幼儿学习和经验成长方面的价值点,总结出了还可完善丰富的地方。

其次,赖老师和大家一起针对接下来要开展的评比活动进行预讨论:

  1. 怎样结合绘本体现儿童艺术作品展的特性?

  2. 如何根据绘本元素选用合适的材料?

  3. 作品呈现方式的创新性。

各班老师也根据班级主题下开展的绘本活动进行了创作思路的分享。

图8.jpg

课程组:

为进一步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帮助教师提升实施班本课程的能力,支持幼儿深度学习,满足幼儿学习、探索、发现的需求。课程组全体教师在美工室开展了十一月份的教研活动

首先,课程组组长徐老师针对我们课程组的评比活动,对每位老师的班本课程展的呈现进行了反馈,徐老师肯定了老师们在班本课程展中的用心与创新其次也指出了后期需要改进的方面比如班本课程展中要体现幼儿在课程中的参与度幼儿的作品呈现也需要在丰富多样一些、教师在介绍自己的班本课程展时也需要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重点提取的能力等等。

然后,徐老师向组员们介绍了十二月份与观察组关于主题下的木工坊活动的联动教研,同时老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比如:幼儿可操作材料结构较高,而低结构的材料,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幼儿缺乏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以及木工坊内作品及半成品展示区域过少,作品应该如何长期保存?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学习与交流。

材料组户外体验式教研

游戏是幼儿最根本的活动和学习方式,针对马上开展的绘本主题活动,带领教师探索中国原创绘本拓展活动及传统文化下低结构材料的投放。

以非遗活动——水拓画为例,教师们围绕低结构材料:石头、圆木片、树叶、布等开始体验式教研。教师在教研中,了解如何利用低结构材料开展水拓艺术,并关注幼儿在游戏中对材料的探索和发现。

体验过后,老师们共同聚在一起集中分享自己利用新材料收获的成果,并带幼儿尝试新材料的不同玩法,生发幼儿的新经验。

观察组户外实践式教研

观察组进行户外实践式教研此次教研针对木工坊环境与材料进行观察,并对木工坊活动的开展方法和困惑进行集中研讨。

通过观察,教师发现木工坊内的材料上,缺少各种形状的圆木片、松果、小圆柱、手套等木工材料,以及纸黏土、小眼睛、小亮片等辅助材料。

通过研讨,教师们指出可以根据小、中、大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开展不同的的木工坊活动,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小班可以引导幼儿认识木工房的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简单的低结构木质材料的拼拼搭搭,可以使用易操作的蓝丁胶等胶质进行粘合。

中班的幼儿则可以在自我创作的基础上及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使用胶枪等稍有难度的工具进行木质材料的粘合。

大班的幼儿则可以跟随主题的开展,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各种各样的木工作品,并进行简单的装饰以及木质材料的加工。

通过此次户外体验式教研,大家了解了木工坊目前的现状,材料的种类,环境的布置,根据班级特点思考了今后木工坊活动的开展内容及方法,也为12月即将开展的木工坊实践式教研打下了基础。

环创组、课程组联动式教研

环创组在与课程组的联动教研中,张慧老师进行了《班本课程下幼儿作品布置分享》,张慧老师从“班本课程小景创设分享”到“绘本原创作品展欣赏及布置策略”。

分享中提出颜色搭配的一些小方法和小技巧:

1.一方或双方加黑、白、灰色以改变一方或双方的彩度。

2.一方或双方各加对方的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求得类似。

3.通过一方或双方渐变缓冲对比。

4.以金、银、黑、白、灰色隔离,即我们通常所说用这种色的笔勾画物体的外形。

随后,环创组与课程组成员两两结对,针对于接下来环创组的“绘本主题下的幼儿艺术展”进行了出谋划策。

沉浸式阅读

时光浅浅 书香致远阅读以启智 阅读以明理阅读是一种美好的遇见

为了提升教师创新和实施班本课程的能力202311月,课程组的教师们进行了《班本化课程》的沉浸式阅读。

教师们通过张老师的领读和案例分享,明白了班本课程中幼儿间存在着明显的发展差异,因此教师更应该给予开放式的回应策略,悦纳幼儿的差异。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思则空。阅读结束后,大家积极的进行了交流与反思。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在教研的道路上,我园教师们携手共进,在实践的道路上,不断反思与构建,我们将带着新的成长与进步,期待下一个教研之约。

图14.jpg



2020  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00570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