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3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11-11 来源:本站
乌申斯基说过,“大自然是教育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不采取这种手段,即使是最细心的教育,你是枯燥无谓的、片面而不能引人入胜的。”大自然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户外探究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形式,是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主要途径。为提升户外研究区的活动质量,挖掘自然资源在户外探究区中的价值,给幼儿带来更多的健康和快乐。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材料投放组于2022年11月10日组织开展了“亲自然主题下户外探究区材料投放评比活动”。

户外探究区有着广阔的活动场地和丰富天然的活动材料。前期准备工作中,材料组的老师们结合主题背景及幼儿兴趣,思考如何将科学探究融入到好玩有趣的活动设计中,充分调动幼儿听觉、视觉等方面发展。认真撰写了完备的活动方案设计,并就活动开展需要提供的材料做了充分的准备。
评比活动开展中老师们各有风采,充分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和需要投放材料,组织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户外探究活动。
大二班
李老师根据前期对幼儿的访谈统计确定了活动主题,投放了丰富的秋天的果实供幼儿探索。活动中,大二班的孩子们发挥了优秀的动手操作能力,将品类丰富的果实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加工。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秋天各类果实的特点及用途,也在操作中培养了幼儿的探索兴趣。
中一班
张老师与幼儿共同寻找了秋天的事物,结合孩子们的探究兴趣。提供了具有秋天特色的活动材料:柚子、丝瓜瓤、黄豆、树叶等。中一班的孩子们利用这些材料,进行了有趣的探究活动,柚子洗洁精、磨豆浆、丝瓜瓤清洗餐具……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秋天带给我们的生活便利,同时也探索了秋天事物中的奥秘。
大三班
朱老师结合户外探究区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关注到孩子们对蔬菜种植区蔬菜生长情况的探究兴趣,开展了本次活动。朱老师提供了绳子、树枝、树叶、尺子、吸管、操作记录单等材料,四种不同探究侧重点的操作记录单,助力幼儿观察、测量蔬菜的生长情况。同时孩子们在活动中还对菜地里各种生物进行了探索,发掘大自然的奥秘。本次活动既促进了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又进一步推动了孩子们记录的习惯。
小四班
王老师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前期开展过的集体活动《秋天在哪里》,与小四班的小朋友们一起来到户外寻找秋天。王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具有层次性的材料,帮助幼儿更好地“留住”寻找到的秋天。活动小四班的孩子们化身“小侦探”,在户外探究区开心地寻找关于秋天的事物,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秋天”呈现出来。
中二班
在《美丽的秋天》主题活动中,中二班的孩子们运用多种感官了解了秋天的基本特征,给了他们充分探索、观察和了解大自然的大好兴趣。邢老师充分结合结合园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提供了不同种类的探索记录单,便于幼儿在探索过程中针对发现的秋天的特点进行记录。助力幼儿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享受活动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多姿。
为了更好地打磨户外探究活动,分享奇思妙想。评比结束后材料组的老师们进行了总结,各位老师对自己本次开展的活动以自评的方式多方位地进行了反思总结,大家共同分享优秀的想法,指出亮点与不足之处以便改进。
张卉:目标贴合本班幼儿特点,导入部分与活动部分的衔接还需思考改善。材料准备缺少就地取材,材料投放上增加了幼儿对剪刀的使用,促进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
李竹青:目标的制定不够全面,材料投放上有一定局限性,活动侧重点更多倾向于幼儿探究过程中的观察与记录。场地规划过大,可适当收缩聚拢。特色活动烤面包中可适当挖掘户外探究区本身的材料,如蔬菜等。
邢缝丽:设计意图以主题为依据,发掘相关自然材料就地探索,教师更多地为幼儿提供操作工具。幼儿对自然的探索兴趣较大,对操作单的探究兴趣相对少一些。材料投放的层次性较弱,还需再改进。

朱海燕:在目标的制定上,幼儿能用不同测量仪器进行测量且较好。在材料投放上,我准备了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活动的记录单,有层次的提供给幼儿。不足:1.幼儿只观察了本班的蔬菜,对其他蔬菜没有兴趣。2.记录单形式较复杂。
王婧竹:活动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对材料的投放有一定的层次性。有考虑到就地取材的利用但引导用语还需再精炼明确,避免幼儿不理解取材方法。同时对材料投放位置表达不够明确,还需注意。
最后组长王思敏老师对本次评比活动的活动目标、活动流程、就地取材等与老师们进行了总结。也结合本次评比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对老师们如何进一步指导游戏,如何开展游戏,游戏材料是怎样提供的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想法。
幼儿园户外探究活动的开展需要我们每一位幼教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做一位有心人,学会观察、实践、反思、再实践,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寻找更多更好的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我们期许着孩子们在天地之间快乐的游戏,在游戏中获得锻炼和成长,更在成长中体验一份童年的真善美。我们将以本次评比活动为开展户外探究的基础,为孩子们营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