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4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11-18 来源:本站
观察为教师改造环境、投放玩具材料提供依据,可以让教师对幼儿的支持更适宜、更有针对性,有质量的观察为评价儿童的发展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观察也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为了贯彻和落实课程游戏化理念精神,提高教师的观察水平,帮助老师们真正的走近幼儿,了解幼儿,从而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西岗幼儿园香悦澜山园观察教研组于2022年11月17日中午,进行了“追踪式观察记录/案例”的评比,本次评比活动由梁园长、潘园长、李园长、武老师担任评委。
教研组的老师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结合自己自开学以来的观察进行简单的介绍。
房老师:《指南》中指出,小班的幼儿在想加入同伴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论是在游戏时,还是在和同伴交往时,幼儿的行为多体现了具有较好的愿意与他人交往,但是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够自信。可以在游戏后通过分享的方式, 鼓励他们大胆介绍他们的作品,增强其信心,根据对寻寻的持续观察,结合实际情况。
戴老师:通过跟踪式幼儿观察记录,可以了解到幼儿的生活习惯、思维特点、特长爱好、性格、能力以及弱点等,从而掌握幼儿发展状况,以及随着时间而发生的发展变化信息。这样有利于教师进行分析与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毛老师:《指南》指出,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探究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途径,教师应当给与足够的支持,材料上的充足,精神上的支持,操作中的帮助,引导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周老师:经过几个月的观察,看着他这些点滴的变化与进步,我越来越感觉到: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着手于每位幼儿的特点,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使得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幼儿园里每天都在发生很多故事,让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发现他们的美好的,陪伴他们共同成长。
解老师:在这段时间的观察中,班级建构区的材料、布局和收纳调整都更加贴合本班孩子的需要和想法,材料和标志的制作过程孩子们参与其中,每个孩子对自己的班级环境也多了一份参与感和荣誉感。从自身而言,本次跟踪式观察让我对孩子的了解更加深刻,认识也更加立体。对于怎么引导孩子、鼓励孩子、支持孩子有很大的帮助和视野的开拓。在日常的观察工作中,也能更灵活地根据孩子和班级的需要随时调整合适的观察方式。

刘老师:《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活动中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游戏中也是如此,教师应充分尊重每一位幼儿,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因为他们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情感的独立个体;也不要用成人的规则去约束孩子,因为他们是在游戏,在自己的儿童世界中尽情玩乐;同时,也不要用成人的想法去锁定孩子,因为你不能代表孩子。在游戏中,我作为一名旁观者,自始至终都是带着思考的眼光去观察孩子们的游戏行为,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
王老师:通过对孩子的持续观察,发现老师的教育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仔细耐心的帮助他,对他微小的进步要加以肯定。不时的鼓励会让他对自己充满自信,也会渐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心,这样会让他慢慢与老师和小朋友接触,也会逐渐知道做任何事都要顾及到周围人。
蒋老师:作为家长,作为教师,审视自己的惯性思维,正视孩子的所需所求。我们读新书、做教研,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它们投入实际,引导和支持孩子活动。学无止境,勤则可达。学,不仅仅是学知识,更多的是学方法、学态度;勤,也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勤,更是思想上的勤。
最后,武老师针对本次评比活动进行总结:
1.通过老师们的分享,能够感受到老师们在日常观察中能将幼儿园一日生活、游戏、教育教学活动科学性的相结合,不仅激发了幼儿积极主动探究周围世界的欲望、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体验科学探究和发现的乐趣。
2.老师们能及时地以视频和便签的形式将幼儿游戏的真实场景记录下来,及时整理自己的观察资料。
3.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儿童,正确解读孩子,并为幼儿提供支持。同时武老师也提出,评比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们的观察仍要继续,继续思考,继续前行。
通过此次评比,老师们在交流、分享中获得了经验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相信老师们一定会不忘初心,持续观察,深入地走进儿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