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9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1-06-11 来源:本站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那么,
教研就是摇动树的手,推动云的风。
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走进材料投放组,
走进他们的教研吧。
在第三次沉浸式教研中,老师们已经对捣蛋实验室的材料有了更加直观的操作体验;教师亲历游戏,以孩子的视角进行探索游戏,从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材料。
美好教研,如约而至
为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及素养,掌握探究游戏中观察、分析和支持幼儿活动的基本策略,提高解读和反思幼儿行为的能力。2021年6月10日,老师们又一次重聚捣蛋实验室,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研活动。
悟践结合,深度碰撞
首先,材料组组长吴栋老师对此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本次活动由材料组孙淼老师组织进行,老师们以游戏者的身份加入到孩子的活动,“大朋友”和“小朋友”共同探秘游戏。
孙老师针对本次活动,详细介绍了相关的游戏材料。
光影秀之沙画
沙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是沙画家在特制沙画台上用一捧细沙、一双妙手,变化出种种惟妙惟肖、美丽动人的画面。
孩子们来到光影桌,拿起小贝壳、小树枝、沙子等自然材料,进行了创作。瞧,“大朋友”和小朋友多认真!各显身手,亲自感受光影下沙画奇妙变化的魅力,在动手过程中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运水小pk
老师和幼儿分为两组,她们选择了可以运水的工具:有小管子、漏斗、海绵、小勺子......,并进行了比赛。
比赛中,只可以走,不可以跑哦,看哪一组先把水运满。
哪队会获胜呢?跟着我们一起出发吧~
“虫虫”大发现
养蚕是一段快乐的科学探究历程,《纲要》中指出:“在日常的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喜欢、爱护小动物、愿意参加饲养小动物,爱护大自然。”
大家来到光影桌,拿起放大镜,开始观察了起来......
军军:快看呀,这边的蚕宝宝已经结茧了!
嘟嘟:呀!我这边还有飞蛾呢,是蚕宝宝变出来的吗?
军军:是的,我妈妈之前就和我说过,蚕宝宝结茧后会变成飞蛾。
蚕宝宝经过一段时间,身上会变黄,还不吃不动,原来那是“蚕眠”。蚕一生中一共要睡眠四次,蜕皮四次,每次蜕完皮,它们就会长大很多。
蚕宝宝到了五龄后就进入“蚕熟”阶段,胸部呈透明状,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
梦幻星空球
景景:穿上实验服,看我帅不帅呀,嘻嘻。
球球:你知道这个是什么吗?
老师:这个是海藻酸钠,你们可以看桌子上的步骤图来操作哦。
景景:我来试一试吧,
球球:哇~快看我做的!漂亮吗?
景景:我的也不错呀。
球球:我们再来多做几个吧。
炫彩的星空球真的太好玩了!没想到用小小一包的海藻酸钠,可以做出这么好看的星空球,大家也可以尝试一下哦。
实验原理:海藻酸钠是应用最广泛的水溶性海藻酸盐。海藻酸钠遇到钙离子可迅速发生离子交换,生成凝胶。利用这种性质,将海藻酸盐溶液滴入含有钙离子的水溶液中,就可以产生海藻酸钙胶球啦!
头脑风暴,激烈研讨
研讨是经验和智慧的碰撞。
活动结束后,组长吴老师带领老师们针对捣蛋实验室的活动进行了研讨,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结合本次活动的操作体验和对孩子的观察与交流,进行了细致的分享。
之后,组长吴栋老师对于活动中实验步骤图的形式、活动室水游戏等材料投放是否合理,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并指出:“有效的师幼互动的重要前提就是尊重孩子。互动的本质是教师与幼儿之间要建立联系,互动中双方是平等的,教师要帮助孩子打开思维,激发他们去想去做,这个过程就是孩子生长的过程,同时教师也是和孩子在一起学习的过程。
在孩子的世界里
我们努力成为一名追随者
追随着孩子好奇的目光
追随着孩子快乐的喜好
追随着孩子探索的脚步
在漫漫教研的路上
倾听,共享花开
看见孩子,遇见幸福
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一场思维“发酵”的过程,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场的教研之约!